《中医这样学(二)内功篇『黄帝内经』》
第45节

作者: 归然子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厥寒来则利,发热后,利必自止,若利止而反汗出,此为热气有余,上冲咽喉,则候喉痹。
  仲景说: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先厥后热,热气有余则上冲咽喉为喉痹,若不上冲而下泄,便脓血,热从下出,则喉不痹。
  仲景说: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下利,便脓血,其热下泄而不上冲,则无汗而喉亦不痹。
  日期:2016-08-06 18:03:20
  厥阴为肝之经,肝藏血,营血温暖充经脉而流注全身,若营血虚少,则脉细而肢寒。
  仲景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营血虚少,则手足厥寒而脉细,宜当归四逆汤补血通经去寒,若内有久寒,宜加吴茱萸生姜以去久寒。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细辛二两,通草二两,甘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细辛二两,甘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吴茱萸一升,生姜半斤。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煎五升,分温五服。
  当归四逆汤用当归、芍药补营血之虚,桂枝、细辛、通草去寒通经,甘草、大枣融合诸药。我们举一个当归四逆汤证。
  《经方临证指南》记载一案,白某,女,32岁,深秋季节,在田间劳动时,适值月经来潮,因在野外就厕,当时自觉寒风吹袭**,冷冽非常。不久即出现少腹冷痛,腰痛如折,难以忍耐。舌苔白润,脉弦细。此属经期风寒入客厥阴,络脉瘀滞而为病。与当归四逆汤加鸡血藤、石楠藤通经脉瘀滞,二剂病愈。

  厥为寒盛,应当救逆回阳。
  仲景说: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以上三条都是内寒盛,逼阳外出而大汗,外热而内寒,亦四逆汤回阳救逆。
  若本来就因为内寒而下利,医却吐下之,那病就更重了。
  仲景说: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本来就寒下,医又用吐下之药攻之,寒气更盛,吐下的更严重,寒盛则格阳于上,饮食入口即吐,宜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三两,黄芩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煎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用干姜、人参补中焦之虚寒,黄连、黄芩去上焦之虚热。我们看一个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
  《临证实验录》记载一案,郑某,女,45岁。向来体弱多病,或失眠,或腰痛,口不离药。今年盛夏之际,突然呕吐,自以为暑湿为患,服藿香正气胶囊不见好转。两日内水谷不入,入则即吐。观其面色萎黄少华,形体瘦削,神气疲惫不堪,舌红少津,苔薄而微黄。切其脉,滑数无力。诊其腹,腹壁薄弱,腹肌挛急,心下、脐周无压痛。食入即吐,为上焦有热,与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一剂呕吐便止。

  厥阴阴极之脏,其阴盛亡阳之死证亦多。
  仲景说: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发热而下利至甚,里寒外热,厥不止,土败阳绝,必死。
  仲景说: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六七日,里寒未盛而不利,突然发热而利,脏寒盛而阳外亡,汗出不止,阳愈亡而阴愈盛,有阴无阳必死。
  仲景说: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以上几条都是阴盛亡阳之证,下利,脉微,手足厥冷,躁不得卧,皆阴盛阳脱之候必死。
  若阳回,利止,足温则又能起死回生。
  仲景说: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脉沉弦者,为里寒盛,下利就更严重;脉大为阳虚,利未止;脉微弱数者,阳气来复,利欲止,外虽发热而里阳来复,不死。
  仲景说:下利,脉数而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而有微热,汗出,为阳气来复,当自愈。如果脉紧,为寒未去,病未解。
  仲景说: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以上几条都是阳回利止证,脉数,微热而渴,都是阳回生热之证,但热不可太过,过者郁蒸营血,而便脓血。
  仲景说: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欲饮水为有热,热盛而利更重,则应清热以止利,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连三两,黄柏三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白头翁汤用白头翁清少阳相火,黄连清少阴之君火,黄柏、秦皮泻厥阴之湿热。我们看一个白头翁汤证。
  《经方临证指南》记载一案,姜某,男,17岁。入夏以来腹痛下利,每日六七次,下利虽急但排泄不爽,用力努责,仅有少许脓血黏液。伴见口渴思饮。六脉弦滑而数,舌苔厚腻。此属厥阴湿热下利。此案非常符合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也。宜白头翁汤,与药四剂而愈。
  以上就是厥阴经的大概内容。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证状到此也就讲完了,当然了这些只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而非全部内容。
  六经之病,在表,在太阳时最易治疗,急早治疗使病解于太阳,则内不传二阳,里不入三阴,病越往里传越难治疗,而且也越要人命。经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所以善治者,治太阳,但是有很多医生在治太阳病时,由于辩证不准而误治,误治之后使病从太阳经传到别经,形成别经之证,是为治坏了的病,但是病从太阳而坏,是为太阳坏病。我们下一节讲一下太阳坏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