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一梦——你从来没听到过的印度声音,笔者长期在印度工作纪实连载》
第35节作者:
小禅GF 随后我们进入古堡参观。应该说,白天的城市宫殿是让我有点失望的,因为我们早已看不到五百年前的人心,只能在一间又一间迷宫似的屋堂里穿梭。那门还特别矮,我有一次头结结实实地撞在门梁上,之后的旅行一直伴随着疼痛。我对乌代前辈的身高是否匹配他的地位表示极度的怀疑。除了这点八卦让我乐了一乐,对割据史着实提不起兴趣,所以干脆坐在花园里观看游客、猜国籍。
之所以强调“白天”的失望,是因为晚上,这里将会迎来一番迥异的大气象。在这之前,景区下午六点钟就会关门,游客需要重新购买夜间票入内。
我们利用这时间去吃晚餐,然后进那些琳琅满目的小商店只逛不买,任凭那些小贩磨破了口舌也从我们身上掏不出一卢比。好在印度人脾气好,你不买东西,他们照样报以笑脸。他们问到国籍,泽维卡说以色列,老板像恍然大悟一样说:“哦哦,沙龙国,沙龙国!”(希伯来语里见人问好和再见都说“Shalom”)拉谢尔有些得意:“看看我们以色列多么国际化!”
我也不得不佩服这小贩怎么连这都知道。不过拉谢尔没得意多久,有家美食俱乐部墙壁上挂了一块黑板,用粉笔写着十个汉字:“印度妈妈教你做印度菜。”我指给拉谢尔看,她只好耸耸肩甘拜下风。
到了晚上八点,我们重新买票进入城市宫殿,票价已涨成五百卢比。繁华散尽,昂贵的门票阻挡了大部分的游客,进入的不到一百名被安排坐在宫殿对面的看台上。我们面对宏大的宫殿,像在看一块IMAX。背后,灯火阑珊的城市被踩在脚下。
气势恢宏的灯光秀开场了。这里用声光重现了战争的现场,Mewar之战的故事、对白和杀戮声,都由巨大的音响播放出来,伴随着城堡起伏的灯光,在苍穹之下、湖滨之上恣意地回响。
这是超越我期待的恢弘演出,虽然是英语,可是那空灵的声音早已超越语言,让我看到古人的金戈铁马、纵横捭阖,直感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我突然觉得中国的很多景区还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比如赤壁之战。如果在赤壁之战的现场,也有这么一场灯光秀,曹孟德、周公瑾、诸葛孔明的步步惊心,铜雀春深锁二乔的香艳迷逸,还有火烧赤壁的惨烈厮杀……全部再现,会是什么效果……
哗,想想都陶醉。
表演结束,有几个印度青年就着“IMAX”为背景,请我帮他们照相,完了问我来自哪里,能欣赏这表演吗?我说我们中国也有五千年的历史,统一的割据的都有,挺好理解。
正巧观众里还有另一位中国人,率先发现了我:“你好,我在新德里工作,你呢?”由于长期没机会用中文说印度地名,我突然发现我已经无法用正常的语速说出下面这个句子:
“我来自古吉拉特邦的艾哈迈达巴德。”
日期:2016-06-20 21:53:18
(三)
又一天过去了,泽维卡的身体恢复得相当不错,我们将前往位于拉贾斯坦和古吉拉特两邦交界处的大布山,作为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
面对交通问题,我们是这么考虑的:来的时候我们三人光是大交通就合计花了1500卢比,加上小交通轻松破两千,如果我们先到大布山,再回艾哈迈达巴德,再回钱德凯达的住处,大小交通要花三千卢比以上,而且还很不方便,于是就向酒店老板询问包车情况。
这里介绍一下第四种在印度的旅行方式——包车旅行。如果有足够多的钞票,那一定是一种享受。我们三人包一个出租车,司机从酒店载我们到大布山,并且在大布山停留三个小时等我们游览尽兴,再载我们回到钱德凯达,按照这个订制,司机在电话里问出租车公司,说一共只要八千卢比含税。拉谢尔不干,又讲了一下价,谈成了7500卢比,平均一人2500,比买票旅行贵一倍多,但是点对点,时间灵活自由,我们一致同意:“就这么干。”
不过拉谢尔还特意强调了一句:“因为我们是三人平摊,我才愿意这么干,如果只有我和泽维卡两人,我们还是宁可买票。”我看她早就在心里盘算好了两人和三人旅行的成本,再谈成7500刚好被三整除。我对犹太人锱铢必较的金钱观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庆幸你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客户。
司机很快就来了,我们就此告别乌代布尔,踏上新的旅途。本想更好地看风景,却看到:一路上,无数的穷孩子,在道路的两侧等待着过往的游客。他们端着簸箕,里面有一些野果子。
有一些超载无数的火三轮经过,这些孩子无暇光顾,大概也知道穷人的钱不好赚,但当他们看到我们的小车时,便一拥而上,要兜售果子给我们。拉贾斯坦邦的土地很贫瘠,看不到像样的农作物,不知道他们去哪里搞来这些果子,也不知道一天能够成功卖出几个钱,但他们似乎很投入这个活路。
我们的车并没有停下来,只是开得很慢,怕挂倒了那些孩子。那些围在圈子外面的孩子,明知道不可能成交,还是欢呼雀跃地举着那些果子向我们吆喝,仿佛这本身就是生活。一个姐姐在给矮她一头的弟弟作指导,似乎在说,你怎样怎样做,会更容易卖出果子。
这景象绝不仅仅是一处,整个路上,这样的孩子连绵不断。我来的时候没有看到,是因为大巴太高。这一来,原本轻快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
这就是印度媒体不时挂在嘴边的未来超级大国?
还有一家人,在路上拦腰设了一个非法路障,但连那路障看起来都是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他们硬是要了我们十卢比才放行。
进入景区,我们盘山而行,一路上看到很多长尾叶猴三五成群地坐在车道两边望着我们。
下车以后,有一只猴子立刻跳到我们车顶上,挑衅车下的一只狗,狗儿无可奈何,对着猴子狂吠不止,两畜生的表情像是猪八戒和沙和尚在流沙河对喊:“你上来”、“你下来”。
大布山是一个风景区,有山有湖,有一块特大的岩石向外凸着立在山顶上,是大布山的一绝。很多小贩依着湖畔卖各种各样的小商品,其中两个很可爱的小姐妹,大的看上去五岁,小的约莫两三岁,他们安然地跪在一起,在烈日下帮大人开开心心地守着两个铺子,一个铺子卖菠萝芒果,另一个铺子卖一些粗糙的纪念品。虽然摊位无人光顾,她们自己却没有任何这个年纪小孩子该有的躁动,几次看到她们,都是一样的跪姿。或许,可以帮助她们的家人,对她们来说,就是一件多么值得开心的事情,至于各种人间冷暖,又岂是她们这个年纪体会得到?
然后,是一个离别的时刻。
我最后收到拉谢尔的两条短信,是他第二天问我要不要到教师休息室参加一个告别会。当天我房间空调坏了,下午等着工人来修,先回复说不参加了,然后想到了什么,问:“是你的告别会吗?如果是,我一定要来。”
她回复:“是,我想给你一点礼物。”
教师休息室里坐满了IITGN的领导,他们分别发言,欢送拉谢尔和泽维卡。我因为不是当事人,没有被点名发言。拉谢尔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感谢这里遇到的所有的朋友、所有的故事,感谢印度。
会议结束,拉谢尔叫住了我:“我们后天就要回国了,你能来,我真高兴。”
她给了我三个礼物:一个以色列的国旗别针,两个以色列的硬币——谢克尔,然后把一个红绳子饰品系在我的手腕上:“它会一直保佑你。”
我给了她崭新的五元面值人民币,以及一套十二生肖的邮票。
那一天是我最后一次看到拉谢尔和泽维卡,在短暂的相处之后,以色列元素从我的印度生涯里彻底消失,但我铭记他们带给我的丰富回忆。
爱默生说过:“生活是一辆永无终点的公共车,当你买票上车后,很难说你会遇见什么样的旅伴。”不必太伤感,反正这里见到的每一个人,从我在国内发送那封应聘简历开始,就注定了要和他们一一离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