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传奇》
第15节

作者: 朱乙丑
收藏本书TXT下载

  (5)
  青衣老太说:“我们去劝劝她吧——”
  “好的,这么多人劝她,她不会不听的——人多力量大吗。”妙音法师秀眉朗目,清秀温婉。
  来到青莲庵的屋后,我看到一个黑瓷缸,顶端盖着几把茅草。缸上写着:莲花法师灵缸。

  奇怪的是,大缸散发出缕缕幽香,似是檀香。
  缸前跪着一个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姑娘,泪流满面,正在悲咽。这个姑娘猛一看去,有惊世之美:长圆脸蛋,俊眼修眉,秀发飘逸,玉骨玲珑,身材高挑,衣衫雅淡,娇润如花。
  可她悲泣的样子,好生动人,让人看了不禁恻然于怀。
  大家一起上前规劝道:“姑娘,不要哭了,我们都是善男信女,有什么话,跟我们说说吧,哭坏了身子,可对不起缸中的人啊!”
  的确人多力量大,那姑娘看到这么多人在劝她,就停止了哭泣,抬起头看看我。青衣老太和妙音法师一人拉一只胳膊,把她扶了起来。

  姑娘起身,含着脸,用手帕擦干泪水。
  我对她合掌道:“阿弥陀佛!施主要节哀啊!”
  发现我是个年轻的和尚,姑娘静静的注视着我,眼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辉。
  妙音法师说:“姑娘,到我的寮房坐坐吧,喝喝茶,谈谈心,好吗?”
  姑娘点点头。
  姑娘走路的姿态完全是模特的样子,风姿绝世,似欺风杨柳。

  寮房非常简陋,后沿是个小小的灶台,前面放一竹床,床前是一张条桌,另加几个凳子,如此而已。
  墙上有一张旧照片,照片上的女子清秀俊美,微微含笑。妙音法师告诉姑娘:“这就是你姨母圆寂前的照片。”
  姑娘举眼望去,泪水又扑簌簌的掉下来。
  妙音法师给我们一人沏一杯茶。
  日期:2016-05-25 12:14:00
  妙音法师问:“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啊?”
  姑娘用手帕擦干脸上的泪痕,抚了抚头发,说:“我叫水月,上海人。”
  “你和你的姨母多少年没见面了?”妙音法师又问。
  “二十年了!她出家后,我们就再也没见到面了,她出家时,我只有几岁。”水月说话时青眸闪闪,有如明珠仙露。

  “怪不得你今天见到她的坐缸,如此伤心动情。”妙音法师说。
  水月凄然道:“我姨母命很苦!姨母很小的时候,我的外婆就去世了,家里穷,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后来学了裁缝,在上海开了一家服装店。23岁那年,邻居帮忙给她定了一门亲事,但后来男方以她文化水平低而退了亲,姨母从此不想再嫁。她独自在上海开了服装店,做裁缝活。后来突然决定出家,但遭到家里人的强烈反对,尤其是我外公。她为了逃避外公的看管,就女扮男装,离家出走,就再也没有音信。直到2003年,她才给我母亲写了一封信,告诉我们她在九华山修行。但姨母并没有告诉我们她在哪座寺庙修行。九华山太大了,我找得好辛苦!不知道问了多少人,才问到这儿来了。可我见到的,却是一个冷冰冰的大缸!”水月说到这儿,泪水又要下来了。

  妙音法师说:“水小姐,不要伤心了!每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你的姨母她想了脱生死,她追求的是一种彻底的解脱,才到九华山潜心修行。我和她在这个庵里共同生活了很长时间,她的修行非常严谨,信念非常坚定。在这青山丛林中,礼佛颂经,靠种茶、种菜、砍柴维持生活,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她在九华山修行二十多年,一直没走出九华山。别人看来,生活很清苦,但她活得很幸福。她有信仰啊!她出行也好,种地也好,常常小声哼唱着,看得出,她内心是充满着欢喜的。我深受她的感染,我一直努力向她学习,跟她一样修行。”

  那个没门牙的老太说:“你姨母真的是个修行人,待我们非常好。她喜欢采一些草药,我们每次来,她都要给点草药让我们带回家,有个头痛脑热的,就熬她的草药,效果非常好,比在医院里买的药,效果好多了。再说了,现在的医院,什么都贵,我们家人生病了,都不敢上医院。她很会做裁缝活,我们家有什么衣服破了,她就叫我们带来,她给我们缝得好好的。”
  水月说:“我现在是个服装模特,我对服装感兴趣,就是受姨母的影响。小时候,我经常到姨母的服装店里玩耍,我自小个子就比较高,姨母就把她做好的衣服让我试穿。姨母待我非常好,我出世后,我父母本打算送人的,由于姨母的阻拦,才没送成。我多次生病,都是姨母想办法把我治好的。”

  日期:2016-05-26 13:33:00
  (6)
  我问妙音法师:“莲花法师是什么时候圆寂的?我刚才在缸前怎么闻到了缕缕香气?”
  “这正是我要郑重告诉水小姐的,也是我要向她报喜的!”妙音法师朗声道,显得有点兴奋。
  “报喜?”水月微微一怔。
  “对!”妙音法师说,“水小姐,其实看到你姨母的圆寂,你不应该悲哀的,为什么呢?我告诉你啊,她已经成菩萨了!在九华山修行的僧人很多,能成为菩萨的不多,而你姨母就修炼成了菩萨。”
  “成菩萨了?”水月又是惊喜又是疑惑,“您怎知道她成菩萨了?”

  妙音法师说:“在我们九华山,僧人圆寂后,遗体都会被放到大缸中,这叫坐缸,是我们九华山特有的丧葬风俗。坐缸七天后,如果遗体发出腐臭气味,遗体腐烂了,就把缸底的孔打开,用火点燃里面的碳和木屑,遗体就火化了,火化后不会有舍利子的。如果坐缸七天后,遗体没有腐臭气味,就不火化,继续保留下去。遗体保留三年半后,仍未腐烂的,那缸中的僧人就成菩萨了,叫肉身菩萨,也叫应身菩萨、真身菩萨。你姨母坐缸快到四年时间了,没有任何不好气味,而且时间越长,香味越浓。因此我们断定她的肉身肯定是完好的,已经成为不朽肉身,也就是说,她已经成了真身菩萨了。九华山自从唐代开山以来,僧人数以万计,但能修成真身菩萨的很少,到目前为止出现了十五尊,比较出名的有金地藏,无暇和尚,大兴和尚,明净和尚,慈明和尚,以及仁义师太,这些高僧的不腐肉身都装金供奉,有的建了肉身殿,有的建了肉身堂。”

  “但是有一点,我还是不懂,为什么肉身不腐就是真身菩萨?”水月问。
  “有一部佛经,叫《金梵明经》,那上面说,高僧大德通过戒、定、慧的修炼,在圆寂后,就会得到舍利。这舍利非常难得,是最上福田。舍利分两种,遗体火化的会得碎身舍利。遗体不火化的,会得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和全身舍利只有形态之别,没有高下之分,都是修行的结晶。凡圆寂后获得舍利的,就证明这个人修行成功了,结了正果,也就是成了菩萨。一个修行者,能不能获得舍利,在圆寂后七天内就可以看出来。圆寂七天后,遗体没经过任何技术处理而不腐臭的,就会有舍利。腐臭的,就不会有舍利出现了。遗体不腐臭的,火化的,就会得碎身舍利,就是骨灰中出现的五彩结晶体。不火化的,就会获得全身舍利,那就是肉身菩萨,也叫真身菩萨。你姨母圆寂四年了,遗体没有任何腐臭气味,而且散发的香气越来越浓,她肯定成了真身菩萨。她几十年的虔心修行,终于结了正果!是戒、定、慧熏修的结果,可喜可贺!因为我们这个庵是小庵,比较偏僻,香客稀少,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多少人知道。要是在某个大寺,被众多香客传开,早就成为轰动九华山的大事了!”妙音法师意兴盎然的说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