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第17节

作者: 齐州三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2-27 11:51:00
  家丁一听话头儿不对,明白刘安生是个生瓜蛋子,也不懂“规矩”,就大喇喇的说——哦,这年头儿,都说是亲戚,不是打秋风就是哭穷,哼哼,有帖子吗?哪来的?叫什么名字?
  刘安生一听勃然大怒,顾不得擦汗,虎目圆瞪,就想动手,看这瘦了吧唧的家人,一拳一个没问题。
  转念一想,自己来了生地方,寄人篱下,不能第一次就让人下不来台。
  想着就拿出父亲的信,递了过去”劳烦老哥,送给你家主人,就说山东临清刘安生来拜!“
  ”懂规矩吗?“家人接过信翻来覆去看了看,伸出一只手。
  :什么规矩?!刘安生的火一拱一拱,
  “哦!合着您进京连规矩都不懂啊!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们这是天子脚下,干啥有干啥的规矩,这里不是天桥的杂八地儿,是兵部宋老爷的家,就凭您一封信一句话,我就得跑来跑去好几趟,您不得意思意思?”
  刘安生一伸手,噗的声抓住家丁的胸口衣裳,怒道——爷不懂!滚进去,见了宋老爷,就说他老兄弟的儿子,亲自来拜访,不然。猛地一松手,家丁摔了个大马趴。

  ”好小子!你敢打人!来人,把这个要饭的疯子抓起来,送…………。“
  话音未落,只听一声断喝”门口怎么回事!晚上饭没吃就开始撒呓挣啦!“
  刘安生一看,摇摇摆摆走来一人…………。
  三
  刘安生定睛一看,来了一个50出头胖墩墩的官儿。
  这身肉,足有190多斤,颤巍巍的像怀了孕的妇女,身材中等,两只铜铃眼,一双扫帚眉,一对鼻孔却小如黄豆,不知道的猛一看——活脱脱一只野猪成精!
  头上戴了一顶亮纱嵌玉的瓜皮帽子,一块碧玉帽正不打不小,细蓝布的大褂,斗大的蒲扇手上,还附庸风雅的拿了一柄湘妃竹的扇子摇来摇去,胸前垂着一架墨晶眼睛,这打扮,说文官吧,不靠边,说武官呢,又装腔作势的厉害。
  “老爷,这小子不知道什么来历,在这里大呼小叫的,还想打人!”

  当官的上下左右仔细打量了刘安生一番,不认识。礼数上还好,也是这些年官场里待得久了,早就成了油锅里的豆子——滴流儿圆滑。
  “给宋老叔请安!”刘安生叉手打千。双手递过信。
  宋胖子接了信,左看右看,原来是老把兄弟刘某人给他托孤的遗言——顺带着,还说了一件往事。
  原来,当年平了长毛,俩人一起在军营同吃同喝,带兵冲杀,端的是好的一个人儿似得兄弟,在追缴捻子军时,宋胖子的营中了埋伏,眼见就要全军覆没,还是刘安生的爹亲自带兵从捻子后头搂头就打,才救了宋胖子一命,为了这,宋胖子当场指天为誓——结拜了生死弟兄,宋胖子还答应以后俩人成了家,结个亲家。
  白云苍狗、世事如烟,说起来,这都快25年前喽,自打两人分地做了官,宋胖子在京城也算混的风生水起,比老把兄弟强的多了。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可靠着他大脑袋瓜里学来的官场那一套算盘经和从军时抢来的金银财宝的大撒把,着实显赫了,加上官职越升越高,跟刘安生一家早就没了音信,当年的誓言,也忘到爪哇国去喽。
  最近,靠着为老佛爷60万寿,捐了2000两的孝敬银子,朝廷恩赐由兵部候补员外郎,加三品衔,又因为跟兵部堂官大人走动的多,上头早就传下话来——分发外省,遇缺即补。
  这份大运,在众多早就风流云散的老兄弟们里头,那是头一份儿!
  日期:2016-02-27 21:50:00
  今儿见刘安生来投靠,先有三分不快————心说”这刘某人也忒不懂事了!这么多年往事了,还好意思说!门不当户不对,这些年也没见你刘某人的孝敬银子和年节礼物,这就托孤了?!
  再者,你看看自己混的这个熊样子,模样长得倒还行,可这身衣服,真够人瞧得!别说女儿已经许了人,就是没定人家,也断然不会嫁给刘安生这穷叫花子!
  刘安生也是读过书的人,见宋老叔看了信,闪烁不明,心理有数,正要说话。
  宋胖子把信放进袖子里,笑了——哦!是刘年侄!怎么落魄至此?最近京城不太平,花子要饭的不少,我让家丁看的严点,你别往心里去。快进来!
  宋胖子这里,是个两进的大四合院,上房三明两暗,住着宋胖子夫妇,后头一个,住着未出嫁的儿女。

  进了书房,刘安生见满屋的斯文气,不是书架就是笔墨,可都没动过似得,崭新。心里暗笑不已。
  宋胖子坐了正坐,叹了口气说————大侄子,这些年少有存问,你父亲也许久没有音信,教我想的好苦,不想,我们老哥俩沙场一别,就这么永远见不着喽!老哥,你走的太早啦!
  说完,假模假式的嚎哭了一场,滴了几滴眼泪,话里却有话———你老哥也没把我放在眼里嘛。
  刘安生没听说来,还陪着悲痛了一回——小侄父母双亡,潦倒至此,如今听家父遗言,前来投奔老叔,就找碗饭吃,请老叔接纳。
  说着跪了,泪水汪汪。

  宋胖子没有答话,低头叹息一声,起身踱步撇撇嘴——这是从哪里说起?别提这些伤心事了,大约你还没用饭吧?大热的天儿,也得换换衣服,好好休息休息,我如今不比那些外官,应酬的事儿太多,不能多照顾你,你先安心住下吧。有事找管家宋贵,其他家里人我会吩咐的,不至于厌弃你。
  说着,掏出一块银壳怀表看了看,吩咐道——贵子,备车,七王爷府里的管家请我吃酒,你休息,我先去了。
  说罢,宋胖子迈大步走了。
  刘安生捏呆呆坐在那里,自己原来看过父亲的书信,知道结亲一事,现今见宋胖子绝口不提亲事,又遮遮掩掩口是心非,再听闻后边叫嚣——老刘!随便颠陪点吃的得了!又不是正经主子,还给他准备八大碗呢!
  心里不禁闷闷不乐——这正是,富在深山有亲友、穷在闹市无人知!
  刘安生就这么住下了。起初,睡在厢房,还有个家丁伺候着,吃喝都跟宋胖子在一块儿,后来,连吃饭也早一顿晚一顿,不让他上桌了,吃的都是宋家剩下的残羹剩饭,住处,也从厢房,搬到了下人住的地方。
  各种冷嘲热讽纷扰而来,宋胖子又躲着不见人,刘安生只得打叠精神,除了每天帮宋家干活,就是读书练武。
  刘安生来了宋家,别人都瞧不上,后院住的宋小姐,却看上了。

  这是宋家的第三个女儿,才17岁,生的落落大方,宋胖子没儿子,只得过继了一个亲侄子继承自己这一房头,却把女儿当儿子养,从小请了先生教她读书,开始也就是为了博自己乐,不想宋小姐秀外慧中,不大便读了几百篇好文章在肚子里,写得又是一手好字,引得宋胖子的同僚好友们,无不称赞。
  可那当儿,男女大仿嘛,礼制在那儿摆着,两人虽然在一家住着,可后院像宫闱禁地一样,成年的男家丁都不能随便进,何况刘安生一个外人呢?
  宋胖子打着好主意呢————他看出来了,这个老侄子读书练武,都不错,而女儿有出落的美丽大方,如果刘安生能考中个举人进士的,想想还能凑合凑合。如果不成,兵部、刑部的大人们家里,儿子有的是,还怕委屈了女儿?
  这就是宋胖子尽管不喜欢刘安生,还能给他一口饱饭吃的缘由!
  日期:2016-02-27 21:51:00
  这个双保险的法子,自然只能存在宋胖子的肚子里。不过事与愿违,那几年,先是老佛爷的万寿节庆,让东洋人小日本给搅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朝廷大败,又派了李中堂去日本议和,原定的恩科免了。
  宋胖子这个候补员外郎分发外省补缺的好事,当然也免了。

  后来,朝廷大肆借款,又消减各衙门开支,差点把宋胖子给减下来。
  而再后来的顺天府乡试,刘安生又名落孙山。
  一件事挨一件事,让宋胖子对这个老侄子彻底死了心。
  亲自操办着,把女儿许给了刑部司马大人之子,定了婚书,就等成亲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