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一梦——你从来没听到过的印度声音,笔者长期在印度工作纪实连载》
第53节

作者: 小禅GF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做无线网卡,一张卡只能赚一百卢比,我的员工日以继夜一个月去推销两千张卡,也只能赚二十万卢比,这还不算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算下来,我个人一个月只能赚十万卢比左右,这钱虽不少,但是我没有什么幸福感,员工的待遇也提不上去,我始终觉得对不起他们。可是如果我做这类玩具,一个就可以赚八千卢比!印度和中国的贸易一直不太发达,那些有眼光的商家,从中国进口玩具转手一卖,早就赚翻了!太好了!那么多外国人,我怎么就那么巧交上你这个中国朋友了!”

  他迫不及待邀请我和他一起干。
  我说:“我也很想挣钱,不过我在印度是入境签证,如果被发现做生意是要坐牢的。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用中文和这些商家沟通,你只需要去了解一些外贸相关法规就行了。”
  机场大厅VIP大厅实在是个憧憬事业、展望人生的好地方,他拿出纸笔认真地计算起来,怎么算都是一副涅磐重生的表情,随即表示回家以后立刻着手准备。他有广泛的人脉,有经商的头脑,有吃苦的决心,只要改掉光说不做的毛病,我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那三个小时的候机时间,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一个开心的尼廷。他的开心,只为了彻底告别那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个梦魇的起点,我就要来了。

  日期:2016-06-30 16:07:13
  (三)
  拉贾斯坦邦,粉红之城——斋普尔。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拉贾斯坦邦,上次在乌代布尔的回忆还历历在目,这四个月我去了不少地方,看到了不少印度,然而印度幅员辽阔,我原本不打算在同一个邦旅行两次,但这次是例外,只因为这里是朋友的故乡。

  我们在天黑以前抵达斋普尔机场,这里对我很新鲜,尼廷却多愁善感起来,他提出了一个请求:“郭先生,自从我母亲来艾哈迈达巴德以后,我已经三年没有回过斋普尔,我今晚想一个人静一静,去我的小学,还有我的老街,看看卡米妮和我的过去。你自己去游览,我们明天上午汇合好吗?”
  刚开始,我对他要抛下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毕竟这不符合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但后来想想,也不错,这几天飞来飞去,车来车往,我也没有机会独自宁静一下。晚上天气也凉了,反正明天还有一天,于是我说:“好主意,你去怀你的旧,我去到处走走看看,但是你要答应我,明天你必须跟我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
  “你放心,明天我还会带你见一些朋友,去一个特别的地方。”
  告别了尼廷,我打开手机地图,从机场独自往北步行。
  斋普尔大小也是一个旅游城市,外国游客短期内游印度,特别是那些中国跟团游客,往往会走这么一个“黄金三角州”路线:新德里——阿格拉——斋普尔。新德里和中国有直飞航班,这三个城市距离很近,而且景点很具有代表性,所以非常适合中国人短期出境游。
  当然斋普尔主要是沾了光,和阿格拉的泰姬陵相比,斋普尔要逊色不少,它的景点与乌代布尔非常雷同,在北面有很多粉红色的宫殿、城堡,晚上也会上演灯光秀。这个城市还有延绵的山麓,有粉红的城墙,是摄影师的天堂。
  我单纯地步行着,看到夜色中的人们与我擦肩而过也会心旷神怡,可是越往市中心走,空气变得越糟糕,肚子也饿起来了。我得赶紧找个地方吃饭住宿,却发现我走了整整一个小时,居然没有一家通俗意义上的“餐厅”,只有蛋糕店和零食店。
  就这么走到了一个岔道,被面前一个高架桥和铁路给拦了下来,旁边有一家看起来很低档的旅店,提供住宿和食物。我又累又饿,直奔天台上的餐厅吃饭。

  只有我一个食客,空荡荡的,不过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在天台上悠转。这里视野开阔,四周可见沉浸在灯火中的斋普尔全城,我不禁猜想着尼廷一定正在某个灯火阑珊处涕泪涔涔。
  炒饭端上来五分钟,被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灰尘污染成了灰尘炒饭,一口吃到嘴里可以感觉到很多沙子,难怪这里一个客人也没有。斋普尔位于沙漠附近,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选择在露天的天台上开餐馆。我吃了一半,再也受不了一咀嚼就嚓嚓作响的感觉,结账撤退。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我每天都要呼吸这么多的颗粒物,难怪印度医药效果那么好,人均预期寿命还没我们长。
  至于住宿条件,由于价格不高,我也就不挑剔了,只要热水能用,空调有效,就是天堂。老板说没问题,都有的,让一小伙子带我去检查。第一个房间,那花洒喷出来的水像是鸡爪,几股朝着不同的方向,我不满意;第二个房间还不错,但是当我洗完澡往床上一躺的时候,才发现我作了一个如此愚蠢的决定!一列火车开过,伴随着轰鸣声,整个房间如同地震一般颠簸起来。
  我干嘛非要找一家铁轨旁边的旅馆?可惜钱已经交了,只好将错就错。
  那一晚,我被蛮不讲理的火车震醒了四次。
  日期:2016-06-30 17:57:15
  (四)
  北斋普尔一系列景点的门票并不贵,包含七个景点的套票仅需四百卢比,但全是孤堡荒城,寰宇雷同。我已经领略过乌代布尔的廊庑深幽,了解过割据的逸史野乘,兴趣不大了。
  步行到一个餐厅,我一边吃饭一边跟尼廷发短信。尼廷说他还有点事,安排了他的两个朋友开车来接我,并给了我他们的姓名和电话,一个叫马诺吉(Manoj),一个叫维维克(Vivek)。
  下午两点左右,我见到了他们,两人都是二十七八岁,马诺吉看起来显老,维维克和年龄正相匹配。他们英语流利,穿着时尚,举止体面,绝对是阶级斗争要打倒的对象,但中产身份倒让我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两人都是尼廷打小学就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伙伴,对尼廷的过去了如指掌,长大以后,尼廷远赴古吉拉特邦另谋生计,马诺吉和维维克则在斋普尔合伙开了一家叫做Luxora的室内装修公司,小伙伴们就此多了一个身份——“印度合伙人”。他们在前几年都结了婚,马诺吉有了孩子,维维克的老婆正在十月怀胎。两人都已经买了房,而这辆印度品牌的车也是维维克的私家车,我判断他们的生活水平高于尼廷。

  不到而立之年,他们三人就都立了起来,即使是IIT的学生刚毕业几年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在我接触的印度工薪阶层中,除了IIT的老师和学生,其他的上班族无一不是拿着微薄的工资在挣扎,在孟买的房价直逼北京的今天,简直看不到一点希望。在越贫穷的国家,剥削阶级和打工仔的生活质量差距也越大,正如他们所说:“在印度这样一个国家,盼不到政府,等不起发展,只能靠自己。”
  和尼廷一样,他们非常虔诚,载着我去印度教寺庙祭拜。我们待到下午三点左右,尼廷和我们汇合。
  我问:“接下来去哪?”
  尼廷在附近的酒店买了一箱啤酒,神秘兮兮地卖着关子说:“昨天说好的,去一个值得回忆的地方,去了你就知道了。”
  维维克开车载我们继续往北,一会儿便离开了城区的主干道,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行驶,终点是纳哈加尔堡(Nahargarh Fort)。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