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7-04 14:00:00
第十六章 回乡
但这次我真的要回家一趟,因为我老家有许多建筑队。
我老家万佛湖距离九华山二百里路,那个地方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去处,这几年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战略,老家变化巨大,有些地方变得我都有点不认得了。
我一到村边,就看到陈大妈在地里锄地。
陈大妈和我家是老邻居,两家关系甚好,她和我母亲相处几十年,从未拌嘴过。我是她看着长大的,陈大妈看我就像看她自己的孩子。所以,当我一眼看到陈大妈时,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我立住脚,喊道:“陈大妈——”
陈大妈当时正在锄地,听到有人喊她,就停下来,直起腰看我。可她似乎认不出我了,以一种惊异的目光看着我,半晌,她问:“你是哪个师傅?我怎么不认得啊?”
“您不认得我吗?”我笑着说。
陈大妈怪怪的看着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愣愣的瞅着我,还是不敢认我。
我索性走到陈大妈跟前,让她仔细看看,这下她看出来了。
陈大妈大惊道:“你怎么变成这样啊!”
陈大妈的惊讶在我的预料之中,我相信,老家人看到自己成了和尚,都会惊讶的。
我呵呵笑了笑。
陈大妈指着我的袈裟,说:“啊喓喓,这衣服哪是你穿的!你哪能穿这衣服呀!”
我说:“那您说我该穿什么衣服?”
“你是大学教师,应该穿大学教授的衣服才是啊!”陈大妈说。
“大学教授没有制服,我这是制服!全世界统一的!不好吗?”我说。
“你看你头发也没有了!你那么好的头发也剪掉了!太可惜了!”陈大妈惊叫道。
“不可惜!头发剪掉了轻松多了。”我说。
陈大妈陪我一起回到哥嫂家,大哥看着我,半天说不出话来。
日期:2016-07-05 08:12:00
乡亲们听说我当了和尚,纷纷跑来,像看猴戏一样的看着我,一个个窃窃私语,唏嘘不已。
村上的老寿星王奶奶,年近九旬,听说我出家归来,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走来了,一边拨开人群,一边说:“我来看看是不是真的——”
我见王奶奶来了,忙站起迎上前。王奶奶一把拉住我,惊异得嘴巴都颤抖了起来,说:“孩子啊!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呀!这可怎么办啊!”说完,以万分怜惜的眼光看着我。
我笑笑,说:“王奶奶,我非常好!真的很好!”
王奶奶一拍我的胳膊,怪罪道:“人家几年不见,当了大官回来了,你几年不见,当了和尚回来了,这哪是什么好呢?”王奶奶很瘦,瘦得皮包筋缠。
王奶奶幽幽叹息了声,旁边的人跟着王奶奶长吁短叹。
我无语。
陈大妈的儿子华强也赶来了,一眼看到我,就说:“几年不见,我们以为你出国了,没想到你出家了——”
我说:“对我来说,出国不会引起轰动,出家才会引起轰动。”
华强哥满脸堆笑,说:“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你会出家,出家都是农村那些衣食无着、走投无路的人干的事,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只会出国干大事的,怎么会出家呢?”
我也笑笑,说:“出什么国啊!出国那是随波逐流,出家才叫超尘拔俗。”
“在哪里出家?”华强哥问。
“最初在丽江,现在在九华山。”
“成了山大王呀。”华强说,“在庙里呆着寂寞啊?”
“不寂寞。热闹着呢,五湖四海的香客都来朝拜,有什么寂寞啊?寂寞好啊,那叫清净!我倒想寂寞点,可是不行啊!你知道九华山的香客太多了。”
“庙里伙食怎么样?”华强又问。
日期:2016-07-06 13:39:00
“伙食不错!吃下去能减肥!你看我现在是不是比以前苗条了?”
“是比以前瘦多了,肯定弄不到好的吃。哎,当和尚有什么好啊?”
我知道,在人们的心目中,当了官回老家,这叫衣锦还乡;当了和尚回老家,那叫落魄还乡。此时此刻,我给人的感觉就是落魄还乡。
我需要为自己辩解吗?我说过了,面对这种情形,辩解是毫无作用的。
乡亲们的惊异,在我的意料之中,对他们的强烈反应,我早有思想准备,所以面对他们的品头论足,我很坦然。再说了,对于世俗,我早就有了出离心,所以世俗的声浪再大,对我已没有任何影响——任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树欲静,风不止;风不止,树自静。
直到夜幕降临,村子才恢复了平静。
大哥关起门来问问我的详细情况,我把这四年来经历的事情如实告诉大哥。看到我过得很幸福,大哥感到些许安慰。
正说话间,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了,来者是我的堂兄志高哥。
我和大哥连忙起身迎接,请他上坐。
志高哥高中毕业,在我那个村子,他的文化水平算高的了,他的反应和别人果然不一样。
他说:“你出家了,他们都大惊小怪的,我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人各有志,你有你的信仰,他有他的信仰,你有你的活法,他有他的活法,有什么好奇怪的?我说我来去看看。”
志高哥的话让我心理暖暖的,甜甜的。我说:“志高哥,还是你理解我啊——”
志高哥说:“佛教是门很深奥的学问,农民不懂,所以大惊小怪的。我跟他们说,独客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做事不可能随便做的,他既然选择了出家,肯定有他充足的理由。你们哪懂人家的心思啊!”
我对志高哥点点头,说:“谢谢志高哥给我解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