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九皋(一位老民警的破案经历系列连载)》
第6节作者:
漱心2016 “说下一次。”
“去年冬天也偷过,在崇文区龙潭湖南边的一条胡同里,是一辆普桑”
王敬轩用笔在纸上刷刷地记着,一共32条,也就是32辆车。“我的天!抓住大鱼了!”他心里那个兴奋。
“还有没有?”他全神贯注地关注着马俊龙,手底下不停地记着。而此时屋子里已经站满了人,奇怪,他们什么时候进来的?居然还有人趴在他身上看着他写。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伸过手来把他手里的纸和笔抢了过去,还把他从椅子上挤到一边,说:“你歇会。”眼睛却看着马俊龙,“你们偷完车都开到什么地方?”
“小樊有一个固定的停车地点,我可以带你们去。”
王敬轩站起身来,一看是郭强,便笑了一笑,并不生气。他知道马俊龙是彻底地撂了,这并不完全归功于他和侯瑞民,近两天的留置肯定是对马俊龙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他和侯瑞民只是做到了两个字而已,那就是“坚持”,电话机只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小把戏而已。
王敬轩把系在马俊龙手上的电线取下来,示意侯瑞民赶紧收起来,侯瑞民便一通忙活。王敬轩挤出人群,看看表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了,也就是说距离这三个人解除留置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他推开门,站在楼道里,其他那两间审讯室里传来民警的呵斥声,原来侯瑞民和范有文已经回到了樊正祥和李光柱的身边,而樊正祥和李光柱知道了马俊龙这边的情况以后,也开始如实地供述了。
日期:2016-05-29 06:59:58
第五节(隐退)
王敬轩走到大门口,在夜空中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此时的他有着成功的喜悦,巨大的满足感致使他脚步无比的轻松。接下来就是到被盗车辆的停车地去认地儿,然后再到当地派出所核实有没有人报案,王敬轩等人带着马俊龙指认了三辆车,基本确切,而其它的因为天还太早,人家派出所内勤还没上班核实不了,就只能回来,进警署大门的时候刚好凌晨六点整,天早已经大亮了。
跟在他们身后又从大门外驶进来几辆警车,从车上下来了十多名干警,为首的是分局的赵副局长。原来赵副队长已经在史政委的授意下向分局刑警队报告了他们审讯的情况,分局意识到案情重大,所以连主管刑侦的副局长也亲自出马了。领导们到会议室开了碰头会(王敬轩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后来在赵副局长的指挥下兵分几路,刑警队员们有的去核实案子,有的去取赃物,有的去抓收赃主犯,却没有人再叫上王敬轩。
整整一天,王敬轩站在警署空旷的院子里,看着出出进进忙碌的同志们,感觉有说不出的轻松和快感,同时也有一丝失落,他开上自己的破夏利,消失在黑夜里。
通过樊正祥等三人,分局一共破获了36起机动车盗窃案。三个月后,刑警队在这起案子的基础上顺藤摸瓜,又抓获了号称北京最大的盗车王,名叫刘龙行,端掉了一个巨大的盗车团伙。
日期:2016-05-29 07:12:35
因为回忆是由远及近,所以,最早写得故事可能记忆有些模糊,可能写得不很精彩,本人觉得后面的越来越精彩,后面还有绑架案、杀人案、绑架案、贩毒案等等。
日期:2016-05-31 14:28:40
绑架案(第一节)
秋天的清晨特别有味道,飒飒的秋风吹在身上,吹走了酷热,带来了清爽,而此时笨重的棉衣还没有上身,让人浑身轻松自在。树叶半黄半绿的,在秋风中摇曳,偶尔会落下几片,落到你的手上,让你能够清楚地数出它的脉络,之后再感叹这浓浓的秋意和时光的飞逝。于是王敬轩在上班的路上心情既舒畅又有些悠悠的怅然。
踏进第六警区的院子,遇到的每个人都和他一样心情不错。张会、王立平、李明、马光个个都把兴奋写在了脸上。1998年的夏天尤其闷热,时间也长,也难怪大家都很兴奋,是因为终于摆脱了几个月的苦夏。
他们第六警区是一个平房小院,房屋矮小,本来就不通风,又加上空调窗机是杂牌、不耐用,像个咳喘又流着涎的老人趴在窗台上挣扎,挣扎不了了就罢工。可以想象一下,一共12个人的警区,总共8间十平米的平房,两间作为警长办公室,两间用来集体办公,一间是库房,剩下三间是10个人的集体宿舍,住宿条件便可想而知了。要是赶上空调罢工,在屋里睡觉简直就跟蒸桑拿一样。
现在好了,闷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兴奋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最近大家“比学赶超”地竞相购买了手机。不论在哪儿,都会看到有人在摆弄手机,还有事没事的给这个人打一个,给那个人打一个,一副认真对话的样子,其实就两字----显摆。
早8点准时点名,一般是刘警长和胡副警长点评几句,学习点儿文件和通知。除了昨天出警的两位同志和值班的马光没到,一共8位民警都集中到一间比较大的公用办公室进行学习。刘警长,个头不高,寸头,大圆脑袋,肩宽背厚,大肚子,短腿,很像小兵张嘎里面的胖翻译。他的体型与他爱吃肉不爱运动有直接的关系,民警私下里叫他“刘胖子”或者“刘大脑袋”。他拿出一叠文件卖力地宣读,内容是警署下发的关于秋季打击方案。
日期:2016-05-31 14:29:36
第二节
突然,马光电光火石般地跑到屋门口,几乎是在喊:“110!刘警长,110”马光向刘警长说道,“西里一号院一个女住户报警,说一个老头跑到她家屋里不出去。”那个时候“有困难找民警”的口号已经宣传很长时间了,110的报警数量明显地增加了很多。而马光刚参加工作,态度极其地认真。
西里一号院是王敬轩的管片,今天又是他值班,他赶紧站起来,把询问的目光投向刘警长,等待着他的命令。刘警长低着头没有看他,“张会、李明你们俩去一趟。”张会、李明应声而去。刘警长继续念着文件。王敬轩心里很泄气,人却装作若无其事,郁闷地又坐了下来。
刘警长早就对王敬轩有看法,他不喜欢他的桀骜不驯,不喜欢他的执拗固执,不喜欢他的爱出风头。为此他也认真地与王敬轩谈过一次,而王敬轩并不买帐,他认为他的桀骜不驯是他要干好丨警丨察的原动力,固执可以理解为执着,而爱出风头正是干好一名丨警丨察的热情体现。因此刘警长开始腻歪王敬轩,认为他不向自己靠拢,不是自己人,便开始疏远敬轩,甚至会把他置于对立面。王敬轩不知道自己的一贯作风会招来警长的诸多忌讳,就因为他是个直性子,又没有丝毫的政治头脑,所以刘警长的态度他并不在意。可这件事毕竟破坏了他一早上的好心情,他突然感觉到屋里的空气都凝重了。
此时的他心里正瞎琢磨着刚才的报警是怎么回事儿,刘警长念的什么他几乎一句也没有听到。
晨会散了,看着刘警长胖胖的身躯挪进了他的办公室,他自我安慰,也许刘警长会给他安排其他更重要的工作,也许……等着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