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九皋(一位老民警的破案经历系列连载)》
第28节作者:
漱心2016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朱明进屋来,推推他,他睁开眼一看是朱明,便问他怎么样了。朱明说,刚给刑警值班室打电话了,把所有的情况都对刑警说了,值班室的民警请示了值班领导后,答复说这个案子是按人口走失接报的,而现在的证据还证明不了巧巧的确是遇害了,所以还是不能立案,刑警先不派人来,让派出所先查证。
“哦(。)”他应了一声,对于这个答复,他并不感到惊讶,也没有一丝失望,如果案件立了,对于尽快侦破肯定会有帮助,可如果不立,敬轩仿佛也早有了思想准备,而且还暗暗的庆幸这个结果。本来嘛,对于这个案件,他或者说他们,都十分坚信巧巧是遇害了,对于下一步的安排,他也有了一个近一步的设想,倒不喜欢刑警半路来插手,将他的侦查计划打乱,这是他心灵深处的阴暗面,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刚才说让朱明请示刑警,是为了应付张政委,想起张政委的态度,他的心中就是一凛,说不上是什么滋味,总之是紧张和不快。有些人根本不是从公丨安丨工作实际和性质出发,把所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都当做政治斗争来看待,再加上心胸比较狭隘,便会见不得身边有能人,只要自己能左右时局,那些能人就都要给我靠边儿站,这些道理王敬轩也只是分析到了一部分,当然不能向朱明讲。然而这些反作用力也激励着他,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案子破喽,为了金巧巧,为了法律的正义,也为了他自己能扬一下眉、吐一口气。
“立案的事儿就这样吧!等会儿孟所长回来以后咱们一起去朝阳吧。”他的语气很平和、心情很舒畅,令朱明多多少少有些诧异,眼睛瞪大了一些。“哥们儿,别把刑警神话喽,咱们不是什么案子都要依靠刑警的。你现在帮忙去公丨安丨网上把李秋水和宋金田的所有亲属的户籍登记全打出来。”王敬轩暗笑着说。
“没事儿吧,王哥,您跟我说‘帮忙’?”小朱转身往外走,边走边说:“告诉您,这案子破喽可有我一份功劳啊!”同时把手里的材料挥了一挥。
中午饭的时候,孟天成才回到所里,又嚷着有些累,小睡了一会儿,下午两点,才叫上王敬轩和朱明,三人往朝阳进发。又碰到了堵车,王敬轩最烦堵车,一路上心急火燎,无名怒火腾腾的往上冒,像一座就要喷发的火山。最可气的是等你用了二十分钟,千辛万苦的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转出了原本两分钟就能转出的环岛之后,好不容易进了四环主路,却还是个堵。
四环路上的堵又不同于环岛上的堵,还可以每小时五六公里的速度一点点往前挪,但是等你七拐八转的超过很多车之后,才发现前面根本就没有任何事故,而是因为有两辆车的驾驶员,由于驾驶技术差的缘故,将车开得奇慢,二人又并辔而行,像血管中的血栓,将大量的车子压制在了身后。凡是瞅准时机从他们身边超过的车辆均像脱了缰绳的野马一样,拼命地狠踩油门,从他们身边掠过,文明点儿的只是想用机器的轰鸣声向他们发泄一些不满,而有的司机却故意以同样的速度,与这两辆车并排行驶一阵,偏要歪头再看一眼这两位蠢蛋之后才超车,仿佛要在瞬间记住他们的尊荣一样。不文明者,则摇下车窗,恶狠狠的咒骂一句才飞驰而去。那两辆车的司机一男一女,却心安理得,若无其事的,熟视无睹,这可真是我行我素,可谓心理素质超强者也。
王敬轩也想狠狠的骂上一句,他就是这么急脾气的一个人。不过今天那些就要溜到嘴边的脏话,还是被意念束缚住,终究被生生地咽回到了肚子里。并不是怕孟所长、小朱听了之后有什么想法,而是一到这时候,他就会告诫自己,他是丨警丨察,代表着正义,道德底线应该比一般人更高一些。这是他给自己没敢骂出口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内心里是怕人家追赶,这年月,被老百姓骂一句他可以接受,丨警丨察要是开着警车骂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发着疯地追上你讨说法,因为丨警丨察越来越好欺负。
在这似火烤的天气里,汽车开着空调本身声音就大,敬轩再用一脚猛加油,伴随着轰鸣声,他把新配备的大屁股桑塔纳的时速,瞬间提高到每小时一百公里,但开出去没多远,又遇到了同样的堵车状况,郁闷。
到了铁营村已经接近下午4点了,他们又找到了房东张阿姨和卖菜小俩口中的媳妇,张阿姨还是一个人在家,卖菜的男子还没回家,王敬轩和朱明分别给她们两人记了笔录,因为上次走访没记,之后王敬轩把李秋水的房间指给孟天成和朱明看。接着他们让张阿姨带领着,找到了村东口有公用电话的那家小商店。这是一户本村人开的小卖店,店面不大,商品却玲琅满目。店前不远处一条铁路与整个村庄擦肩而过,在铁路和小商店之间有一排高大的杨树,给小商店门前铺满了绿荫,于是人们在杨树下支上几张矮桌子,放上几把板凳、马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开始打牌、聊天,那场景如果不是旁边的铁路作梗,还真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
“秋菊--”张阿姨向斜倚着商店门框的一位40岁左右妇女喊道:“这几位是公丨安丨局的同志,向你了解点儿情况。”她正磕着瓜子望着最近的一个牌桌微笑。
这一声“秋菊”让敬轩立刻想起了巩俐,可眼前这位大个子,体态较胖,大圆脸上面色红润,一双大眼清澈明亮,看着与巩俐长相的天壤之别,他暗笑,此“秋菊”非彼“秋菊”也。
既然张阿姨已经介绍了,王敬轩便赶忙上前点头招呼:“您好,大姐。”
打牌的人们只有两位抬起头来望了一眼敬轩他们,然后继续打牌。
“你好。”被张阿姨称呼为“秋菊”的妇女转过脸来,嘴里答应着王敬轩,脸却看着张阿姨。“什么事儿呀,张姨?”说完才把眼睛转向敬轩。她吐字清晰,语速很快,一听就知道是个爽快人,让人顿生好感。
“大姐,咱们进您的店里说行吗?”王敬轩亲切地说,他可不想让门口的人知道他们找“秋菊”的目的,即使在他们走后张阿姨和“秋菊”都有可能对他们讲起,他也不愿现在被别人听去,这多少也算是一些侦查的常识吧。
“行,进来吧。”说着她先进了屋,王敬轩、孟所、朱明相继进屋,使只有十几平米的小店儿内部很是拥挤。张阿姨没有进屋,站到了牌桌边上看同村人打牌。
“是这么回事儿,您先看看您认识这个人吗?”王敬轩从本子里拿出李秋水和宋金田两口子带孩子照的那张照片,用手指着上面的李秋水问她。
“她不就是住在张姨家的‘小李子’吗。”“秋菊”很肯定地说。
“您跟她熟悉吗?”敬轩问。
“倒不是很熟,她经常来我这里买东西,打电话,有时候客气几句,人挺开朗的,她让我们叫她‘小李子’,因为她的牙特别黑,所以我对他的印象比较深。”
“您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什么时间?”王敬轩逐渐把话引入了主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