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末路 (细解与明亡有关的那些事)》
第8节

作者: Wubeifa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样疯狂的举动把朱祁钰给吓了个半死,惊慌之下朱祁钰急忙就要入内躲避,幸亏被于谦给一把拽了回来,请他当场宣布马顺等人罪该万死,朝臣们打死这些人无罪。左顺门在清代改称协和门,东边是文华殿、文渊阁等,西边就是奉天门(今太和门)和午门之间的广场。当时尚是监国的朱祁钰所举行的朝议在午门左门,而并不是御门听政所在的奉天门,更不是大家所想象的奉天殿。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要让一群士大夫们从奉天殿下那么多级台阶,然后穿过奉天门,一路边跑边打,到左顺门才把人打死,这会先要了他们自己的老命。明朝的官服绝对不适宜于打架和跑步,而明朝的士大夫平时也绝对没有跑步锻炼的习惯,穿着这样的官服边跑边打是不可想象的。而从午门左门到左顺门就基本抬脚就是了。

  日期:2016-11-23 19:59:21
  景泰八年,早已回到明朝并已被软禁了七年的英宗朱祁镇借助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帮助,成功复辟,也就是历史上的南宫复辟,也称夺门之变。此后朱祁钰和于谦都被都踩到了地底下,于谦被冤杀,朱祁钰病中被废为王,且在病死之后被恶谥为戾。但宪宗皇帝对自己的这位叔叔还是很够意思,重新给他上了个帝谥。于谦也被彻底平反,之后孝宗又给于谦追赠一系列加官并隆重祭祀,从官方得到了民族英雄所早就应得的待遇。

  于是从成化年间开始,随着朱祁钰和于谦被正名,以正统朝的这些先贤们为榜样,明朝的左顺门在此后二百年间就成了革命圣地一样的所在,为了学习先贤们把小人直接打死的革命壮举,左顺门成了法办小人之处,朝臣们没事就以各种正义的理由聚集在左顺门,而据说只要是在左顺门,打死人可以不偿命。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正统年间第一次左顺门流血事件之外,无论是张璁等人这次跑到左顺门集会,还是后来影响更大的哭左顺门事件,都和事实上的正义没什么关系。如果说打死马顺等人是正统朝士大夫们为国家社稷一时义愤所作出的非常之举,虽不一定合法却很有血性,那后来的左顺门集会就都成了于国计民生没有什么实际好处的口水仗、官场秀,与打死马顺等人的动机有云泥之别。明朝士大夫的品质之逐渐庸俗化可见一斑。

  日期:2016-11-23 21:59:09
  回到嘉靖,有了前面的几次独断给的甜头,有了以张璁为首的一批士人的舆论支持,嘉靖也开始越来越像我们所熟知的嘉靖,认准的事那是十匹马也拉不回来了。外有王妃滞留通州,内有张璁等人鼓噪,上有嘉靖以辞职相威胁,杨廷和等人终于扛不住了。
  十月初一,杨廷和作出妥协,以尊奉皇太后懿旨的名义草拟了一份旨意发给礼部,说慈寿皇太后命令给兴献王加帝号,称兴献帝,而王妃蒋氏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兴献后,朱厚熜的奶奶宪宗的贵妃邵氏被尊为皇太后。杨廷和无奈妥协,假托皇太后的旨意给兴献王加了帝号,这是《明史纪事本末》的说法。而《明实录世宗实录》的说法则是朱厚熜“亲洒宸翰”,也就是嘉靖亲自下笔拟诏,说慈寿皇太后有懿旨,命我给我爹我妈我奶奶加这些荣誉称号。《实录》的记载无疑显得朱厚熜更加独断,并且隐含着朱厚熜此时已有胁迫慈寿皇太后的行为,慈寿皇太后究竟有没有这道懿旨,谁也不知道,从常理看没有的可能性更高。慈寿皇太后可能已被憋出了内伤。

  日期:2016-11-23 22:02:09
  对于嘉靖和蒋氏来说,奉迎礼仪搞定了,老公也得了个帝的称号,尽管还没有“皇”字,但饭总得一口一口吃,路总得一步一步走。如果实在把慈寿皇太后、杨廷和等人逼急了,恐怕也不是好事。目前的结果已经是初步的胜利。在这样的考虑下,正德十六年十月初四,已经成了兴献后的蒋氏以母后的礼仪堂堂正正地从大明门的中门入了宫。异常失望的礼部尚书毛澄没几天就提出了辞职,嘉靖慰留,两天后毛澄再提出,嘉靖再次不许。阁臣蒋冕也提出辞职,嘉靖当然还是不许。

  到这里,大礼议的第一个阶段已告结束,比赛结果是朝臣们完败,想让嘉靖认孝宗作爹的愿望根本没有达成,但嘉靖实际也仅是小胜。嘉靖在初做皇帝的数个月中,以非常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快速地掌握了皇权的使用窍门,无论是自己即位的方式还是父母的名号还是母亲的奉迎礼仪,嘉靖都通过与朝臣们顽强的对抗和强势的独断取得了胜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样的过程对于嘉靖来说是掌握帝王之术的最佳实践,作为藩王之子的他,从来都没有人教过他帝王术,所以只有通过实践去领悟,所谓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实践嘛,总是要受到挫折的,总是要摔跟头的,很快嘉靖就踢到了铁板。

  日期:2016-11-23 22:08:47
  第一回合的胜利让嘉靖有点飘飘然,认为朝臣们在自己无上的君权面前只有瞎咋唬的能力,最多了就是以辞职相威胁。辞职我不允许就是了,你还敢自己卷铺盖走人不成。被胜利激励的嘉靖决定再接再厉,在维权的道路上再走远一点。
  先是让司礼监晓谕内阁说他想给自己的母亲加尊号,兴献后听着已经不过瘾了。杨廷和等人忍了,给拟了个兴献太后的尊号呈送了上去。嘉靖一看,继续努力,在内阁呈送的意见上加御批说:“加一皇字。”。岂料,这一批就捅了马蜂窝,内阁彻底怒了。站在杨廷和的立场上,拿到这封御批,我们的手也要开始抖了,我们也应该出离愤怒了,这是在欺负人呢么。
  十月刚把你那宝贝妈给迎进来,大摇大摆地进了大明门,王妃变成了后,我们忍了。现如今才两个月不到,你又说兴献后不行,我们也忍了,给她拟了个太后的尊号,已经很够意思了吧。你如今居然还要变本加厉,居然还要加皇字。是可忍孰不可忍,杨廷和发飙了,带头上疏说:“前两天皇帝你让司礼监跟我们说给兴献后加尊号,我们体察你的心思,拟了个兴献太后的尊号,自以为是已经到顶了、到头了,不可复加了。”, 杨廷和的原文是“自以为至矣、尽矣,不可复加矣。”这样的口气,在奏疏当中已经算很不客气了,可见阁臣们有多恼火。

  杨廷和接着说:“我们知道圣上你非常孝顺,有不得已之情,但是巴拉巴拉,纲常、公论、巴拉巴拉……,所以我们斗胆封还了您的御批。还按原来的意见呈上。请皇上你让我们去亲自觐见兴献后,让我们用我们的愚见给她慢慢开导。”
  嘉靖的意见被公然打了回票,并且大臣们提出要充当义务讲解员,去给嘉靖那个石头脑袋的妈好好开导开导。其实杨廷和等人这是在指桑骂槐。
  封还御批,也就是在行使“封驳”的权力,即退还皇帝不当的诏命,或者退还决策中枢不当的政令。这是自汉朝以来中国帝制社会历代沿袭的政治制度,一直到清中期才遭废除。封驳制度是对皇权的一大约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行政监督,也证明了至少在清朝之前,中国的皇帝绝非为所欲为的独裁者,中国传统的帝制也绝非有人所说的那么完全黑暗。历代掌封驳的职位不同,汉朝没有设置专门的职位,对皇帝封驳的大权由丞相或丞相级的官员拥有。唐代则有门下省专司封驳之权。到了明代,封驳权力则掌握在六科给事中手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