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第60节

作者: 齐州三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3-25 22:20:00
  说完,抬腿就走,山田张了张嘴,心里又急又闷,就是说不出话,眼看宗本大师到了玄关要换鞋。
  “大师留步!哎呀,山田一男!你这个笨蛋!还不赶紧说实话吧!大师,留步!”
  原来是山田太太在侧屋听了俩人谈话,看山田还是一意孤行,赶紧出来挽留。
  山田太太也算见多识广,一面挽留,一面痛骂丈夫,说的山田面红耳赤不得不一起挽留宗本,死说活说得拉着大师落了座,又换了茶,山田太太这才抹着眼泪哭诉道:“都是这个人!说是出国前在佛前许了什么愿,不知什么时候跟中国朋友去南京栖霞山游览,看上了这尊古佛,是鬼迷心窍,才做出这种不知羞耻的丑事!山田,你还不说实话?!”
  山田见事情再不能隐瞒,只好把当日盗割佛头的事,原原本本给一脸肃然的宗本大师说了个清楚。

  听罢,宗本大师闭目许久,才缓缓道:“山田啊山田,你已经坠入魔道,不可复返!罪过罪过!这十恶不赦的大罪孽,竟然是一位崇信我佛的居士做出来的,真令人难以置信!可十八层阿鼻地狱,不会因为你大富大贵就饶恕于你,连贫僧今日听了这话,都难逃罪过!”
  山田两口子顿时苶呆呆傻了………………。
  日期:2016-03-25 22:21:00
  宗本大师又起身要走,被山田两口子跪在地下死死拉住不放,山田太太嚎啕大哭,拧着山田的耳朵痛斥不已,山田此刻,才像斗败了的公鸡一样耸拉着脑袋,满眼泪痕。
  不料想当日的欲念一起,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可到底怎么办呢?除了眼前的宗本大师,山田实在想不出还有别人能帮他,俩人提溜交流,拽着大师磕了无数的头,闹得宗本大师心慌意乱。

  宗本毕竟是佛门中人,慈悲为怀嘛,尤其见不得善男信女们有苦有难,可想想山田的所作所为,又有些气馁愤怒,左右为难了半晌,宗本才肃然道:“南无妙法莲华经!山田施主,你恶业已成,罪责难逃,别说贫僧,就是你有钱,把各大寺庙的大师都请来,在你家摆下罗天大斋,也难逃劫难!”
  山田一把鼻涕一把泪苦苦恳求:“小人知道!小人就是粉身碎骨也难逃我佛天眼洞见!只是内子和儿女毕竟没有参与此事,请大师法外开恩,指点个妥善处理的方法,不然,小人一家子的命运只怕……………………”
  叹了口气,宗本双掌合十念佛,终于又坐了回去,山田太太见大师留下了,肯定有解决的方法,千恩万谢的说了无数好话,赶紧预备斋饭去了。留下山田一男束手无策苦巴巴盯着宗本大师,要求一个活命祈运的法子。
  宗本思索了一会,把念珠缠在手上,双掌反复发了几个手印,缓缓说道:“山田施主,看在你诚信悔过、又笃信我佛多年的份上,贫僧试着为你解析解析,不过,灵验不灵验,贫僧不敢、也绝没有这个资格保证!你可听清了!”

  “是!是!是!只要大师能开金口,指教一番,要什么、怎么办,小人就是倾家荡产也…………。”抓住救命稻草的山田从宗本的话里听出了一丝希冀!
  “也罢。山田施主,我来问你,方才我进屋瞻仰佛头,为何震惊,你知道吗?”
  “额………………这个小人看不出。或许是大师见到如此古佛,激动所致?”
  “非也。老僧虽然年迈,却不眼花!”宗本大师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严肃的怕人。
  “方才一进屋,老僧就看出些许端倪!佛头古朴典雅、神妙自在,乃隋唐之前的物件。灵气充盈、慈和净空,然脖颈处有金铁刀斧的痕迹!细看,耳朵上还有损伤,法身又不见,必然是被歹人盗割下来的!”

  “是………………”山田一脸羞红。
  “见你佛堂杂乱无章,又无格局,又无阵法,却金玉佛像杂陈,珠宝争辉。这就有大蹊跷!贫僧虽未去过中土,也对其略知一二。他们那里的民众跟我们不同,虽民智未开,民国政府混乱,教育又不普及,比不得我明治陛下重视教育。但其民众内心对神佛的敬仰,却是从古时以来,根深蒂固。
  中土民众信仰,多神多佛,与我国神道很相似,百姓们传承已久的信仰,不会被时间和年代所限,你说你买来的,试问:这尊佛头脖颈的痕迹还很新,哪个百姓、匪徒敢随意盗割千年古佛呢?!
  恰如我国东大寺正仓院的宝库,历经千年、沧桑岁月,无论朝廷、将军、幕府还是民众,每一代都守护如仪,才流传至今,中土虽国力衰微比不上我国,然民众的信仰力量却依旧在。
  因而,这绝不是什么匪徒盗取的,而是对我佛们有大诚心、大愿的居士,一时贪念作祟所为。除了施主,还有哪个?”

  “大师明察秋毫!小人佩服之至!”山田由衷赞道。
  “再者你来我寺院,贡献银洋匪浅,可言谈中闪烁其词、遮遮掩掩,早在来时,贫僧就心中疑惑了。可怕、可悲。果然被我料中了!”
  “大师,为今之计怎么办?我………………。”
  “施主莫急。你虔诚叩拜我佛数十年,早先家中也是善居士,可拜佛求福,并不是天天叩首,天天进香就是功德。
  佛经有载:毁坏三宝、尤其是毁佛、谤佛、不敬佛经者,罪孽尤重!

  《观佛三昧海经》里有一位优填王,因思念去忉利天为母说法的佛陀,就特意铸造了一尊释迦牟尼佛的金像,天天顶礼供养。
  后来佛陀从忉利天回到人间,他用大象载金像去迎接。金像见到佛陀之后,从象背上下来向佛陀顶礼。佛陀也合掌向金像顶礼,虚空中百千化佛也向金像合掌长跪。佛陀对金像授记:“我灭度之后,我的弟子就托付给你了……”从那时起,世间上就有了佛像。即使佛陀后来示现了涅槃,但众生仍有礼拜、供养的对象。
  此说的经论,乃隋唐之时,由中土传入我国,也是我佛门历代尊奉的法典。
  据中土所传,佛有三身,乃法身、报身、化身,是为三佛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