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我儿这面相神态,定是成大器之人!”狄知逊也被逗乐了,满心欢喜地附和起来。
言谈之际,屋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发礼花弹腾空而起,刚刚还一片漆黑的夜空,瞬间散发出了绚丽的色彩。
这一夜,长安城灯火璀璨、烟火四射。皇宫内外,所有人都在庆祝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的俯首称臣,只是在狄知逊、卢氏的眼里,这是在祝贺他们长子的降生。
狄仁杰伴随着照耀夜空的烟火,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日期:2015-10-02 17:15:37
第二回 享天伦爷孙论牧誓 伤别离京官作参军
狄知逊时常在感慨,自己才能有限,以致一生平庸,实在没有什么好怨天尤人的。不过,儿子倒是生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幸福,往往不是来源于富足,而是对生活的希望。
常年的战乱,曾经给这片土地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的破坏力,最直接的表现便是人口的急剧减少。隋朝大业年间,全国的户数是八百九十万户,到贞观初年,只有区区三百万户。
户数锐减三分之二,土地大片荒芜,朝廷的赋税也大打折扣。
话说贞观六年,李世民在一些地方官员的怂恿下,顿生封禅之意。群臣皆随声附和,唯独谏议大夫魏征认为国力尚处于虚弱之中,还没到封禅“论功”的时候。
“朕功不高耶?德未厚耶?华夏未安耶?远夷未慕耶?符瑞未至耶?年谷未登耶?何为不可?”李世民对魏征的异议显得十分不满。
在李世民连珠炮似的追问下,魏征直言道:“陛下功高,然民未怀惠。德厚,然泽未旁流。华夏安,然未足以供事。远夷慕,然无以供其求。符瑞至,然法网犹密。积岁丰稔,然仓廪尚虚。……今自关中之洛水,至东海之泰山,荒草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国家,可谓千疮百孔、积贫积弱!
狄仁杰一天天长大的这些年,在“旷世英主”李世民的领导下,大唐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片承平景象。到贞观八年底,朝廷的财政收支终于大幅度地好转,仓廪充实、府库丰盈,中书舍人高季辅 上疏建议增加官员的俸禄,涨薪养廉,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
对于狄知逊而言,待遇的提高,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狄知逊虽身披官袍,但这京官与地方官之间,境遇有着天壤之别。区区八品京官,俸禄极低,能有所补益、勉强维持日常用度的,一靠“恩裳”,二便是地方官员的“孝敬”。
狄知逊身在太子宫中,又担任着可有可无的闲职,自然与“恩裳”无缘,更谈不上跟“孝敬”打上几个照面了。
这些年来,随着次子狄仁贞、三子狄仁节的降生,狄知逊的日子过得颇为艰难。尽管有父亲狄孝绪的时常接济,狄知逊依然十分犯愁。
如今好了,朝廷增发“禄米”,总算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眼看着长子狄仁杰聪敏好学、彬彬有礼,狄知逊心里自然是欢喜异常。
这日傍晚,狄知逊回到家,将狄仁杰的功课检视了一番,挑出几处不甚妥当之笔,正准备俯身提笔教授,只听仆从柱儿从门外进来,扯着嗓子喊道:“老爷,老爷……老爷回来了吗?”
狄知逊放下本子,抽身踱到院中,只见柱儿拎着一兜家用的杂物,嘴里喘着粗气,大汗淋漓。
“柱儿,何事如此慌张,也不怕邻舍笑话。”狄知逊故意阴着脸数落道。
柱儿知道狄知逊素来平和,主仆之间玩笑惯了,便笑答道:“老爷真是多虑,邻舍皆有自己的生计,谁有工夫笑话小的,能把肚子笑饱不成?”
“看你贫嘴,”狄知逊举起右手,做出一副要打的架势,“到底何事?”
柱儿见问,将兜子放在树下的石桌上,伸手从衣服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狄知逊,答道:“晌午时分,太爷差人从汴州送来一封书信,夫人又到庙里上香去了,是小的收下的。”
“送信的人呢?”
“信交给小的便走了,说是到京城有公干,顺带着捎的信。待公事办妥,过几日再来接小少爷,他说是太爷吩咐的。”
“接小少爷?”狄知逊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家父有何要事,赶紧打开书信,侧身坐在树下通览了一遍。
原来,狄孝绪不过是思念孙儿,此次差遣汴州官员到京城交割赋税和贡品,想让狄仁杰搭着便船,去汴州玩耍几日,见见世面。
老人思亲之心,狄知逊不敢违拗,等夫人卢氏上香归来,两口子赶紧张罗着收拾行装。狄仁杰得知要到千里之外的汴州看望祖父,高兴得跳将起来,围着狄知逊问这问那。
“阿爹,从长安到汴州,是不是要走黄河?”
“黄河是不是很宽?”
“汴州有长安这般繁华吗?”
“路上得走上多少时日?”
……
“好了好了,”狄知逊被追问得不知从何说起,“等你走上这么一趟,自然都明白了。”
数日之后,狄仁杰跟随几名汴州官员,乘船沿渭水顺流而下。过了潼关,便汇入黄河,只见大河两岸,绿油油的麦苗随风舞动,不时望见几名农夫,躬身在田间劳作。
狄仁杰平生的第一次远行,显得异常兴奋,一会凭栏远眺,一会独立船头。几名小吏担心刺史的孙儿有所闪失,惶恐不堪地护在左右。
远途不晓时日,狄仁杰还沉浸在满怀新奇之中,船队早已过了河阴,由汴水直抵汴州城下。
须发花白的狄孝绪站在码头上,伸手接过狄仁杰,紧紧地抱在怀中,两汪热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倔强地不肯滴落下来。
在汴州的这些日子里,狄仁杰可算饱了眼福,也过了玩瘾,而让他兴致盎然的,是爷爷书房里堆积如山的书籍。
天气晴朗的时候,狄孝绪总会捧着一本书,坐在院中品读,小狄仁杰就绕着爷爷奔跑嬉戏。狄孝绪不时捻起胡须,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
古稀之年,孙儿绕膝,天伦之乐,莫过于此!
狄仁杰年齿尚幼,却聪明过人,不仅《千字文》背得烂熟,还能摇头晃脑地诵上几句《论语》、《中庸》,这让狄孝绪更加欢喜。
一日,狄仁杰在书房里捧起一本书,跑到狄孝绪的跟前,眨巴着一双小眼睛恳求道:“爷爷,今天给我讲讲这本书吧。”
狄孝绪把书接了过来,定眼一瞧,原来是“五经”之一的《尚书》。微微点头默赞“孺子可教”之后,狄孝绪翻开书本,指着一篇诵读起来: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