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为何?”狄仁杰更加迷惑不解。
“先帝在世时,曾主持编修过一部《氏族志》,世侄可曾记得?”
“如果侄儿没有记错,当是贞观十二年颁布施行的,侄儿当时不过八、九岁。”
“说得不错,太宗皇帝编修《氏族志》,目的在于巩固陇右贵族的地位。五姓七家,可称得上是我大唐第一等的士族,遭废的王皇后,便出身于太原王氏,还是太宗皇帝在世时亲自操办的婚事,岂能说废就废?”
“原来是这样。”狄仁杰暗自感叹。
“还有,这武昭仪出身于并州武氏,并不在五姓七家之列。这些老臣认为,寒门小族,岂能母仪天下?”
“《晋书》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门阀之风,竟遗祸至今!”想起狄氏一门在官场的种种境遇,狄仁杰显得有些愤懑。
“世侄,此番言语,可只能在这里说一说。”徐昊连忙劝道。
“侄儿一时失态,望徐叔莫要怪罪。”狄仁杰自知言语不慎,慌忙表示歉意,接着又问道:“既然老臣皆持异议,圣上又何以决断废后?”
“废后一事,本已搁置不提,结果英国公李懋功一语定乾坤!”
“英国公说的什么?”
“哈哈,”徐昊不由得笑了起来,“英国公所言,世侄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圣上家事,何需问计于外人?”
“原来如此。”狄仁杰显得有些羞愧,也跟着笑了起来。押过一口茶,狄仁杰又问道:“方才徐叔说朝廷今时不同往日,莫不是这废后风波?”
“也是,也不是,”徐昊回答得模棱两可,“这废后之事,的确让不少人吃了苦头。先前王皇后的母亲柳氏遭人举报搞‘厌胜’,柳氏的亲侄子柳奭,在吏部尚书任上被拉下马。再说赵国公长孙无忌,武昭仪原先没少笼络他,又送赏赐又荫封子嗣,但终究是不改初衷,往后这日子,恐怕不好过。还有褚遂良,前些日子被贬到潭州做都督去了。如今的朝廷,说得上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哪!”
“依侄儿之见,这也忒过了。”想起几位老臣的遭遇,狄仁杰一时五味杂陈。
“这还不是主要的,”徐昊又说,“自打武昭仪做了皇后,对《氏族志》就一直耿耿于怀,也想推倒重来。”
“这倒不失为明智之举。”狄仁杰不禁有些兴奋。
“世侄又轻狂了,”徐昊故意阴下脸道,“昔日宰辅李义府与礼部尚书许敬宗联名上奏,提议重修《氏族志》,遭到长孙无忌的弹劾。李义府被贬到壁州作司马。若不是许敬宗的外甥王德俭给李宰辅出了个主意,让他倡议立武昭仪为皇后,恐怕此时的李司马,只能在崇山峻岭之间望天而叹了。”
“侄儿愚见,武皇后若能撼动《氏族志》这座大山,倒是能让普天下的读书人广受恩泽。”
“哎,”徐昊摇了摇头,“世侄之见倒不差,只是别忘了,‘士族’‘门第’之风由来已久,先帝倡修《氏族志》,也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还有,这宫闱之事,向来风云诡谲,皇后动了《氏族志》,在一些人看来,便是动了社稷的根基,圣上岂能轻易许之?”
“不过,”徐昊意犹未尽,又接着叹道,“圣上向来宽仁平和,皇后之议,恐怕也会照准无疑,只是搞不清楚,群臣会有何反应。”
徐昊无意中提及当今天子,倒让狄仁杰若有所思,沉思片刻之后,小心翼翼地问道:“侄儿还有一事不明,当年太子被废,太宗皇帝为何弃魏王李泰,而册立当今圣上为太子?”
“世侄聪慧过人,这其中奥妙难道还没参透?”徐昊反问道。
“侄儿愚钝,再说皇家之事,岂敢妄加揣测。”
“说来也并非不可理解,太宗皇帝是不想手足相残哪!”
“此话怎讲?”
“魏王李泰素有太宗皇帝遗风,魄力有余,怀柔不足,他若做了天子,废太子也好,晋王也罢,岂能有安身立命之所?”
“这倒也是。”狄仁杰点头思忖道。
“晋王,啊不,当今圣上自幼仁厚,太宗皇帝立他做太子,将来方能兄弟和睦,各安其命。”
“太宗皇帝文治武功,乃千古未有之圣君,只是……”狄仁杰又要“口出狂言”了。
“徐某明白,世侄也是对这《氏族志》耿耿于怀啊!罢罢罢,令尊托付徐某,务必杀杀你的傲气,这一番言谈下来,徐某恐怕只能铩羽而归了。”徐昊说罢,苦笑着摇了摇头,神情中又不乏爱才之意。
“侄儿岂敢。”狄仁杰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两只手不由自主地搓来搓去。
两人你来我往,交谈甚欢,徐昊特意嘱咐他,考完试务必到府上一叙。不知不觉已是日中,狄仁杰在徐昊的强留下用过午饭,方才告辞而去。走出徐昊的府邸,狄仁杰沉思了一路,时代的风云际会,让他心绪难平。他明白,一旦及第入仕,前方的道路会更加艰险。
“狄怀英,你可要以苍生为念,莫被这此起彼伏的漩涡搅坏了精魂!”狄仁杰一边走,一边暗自下着决心。
日期:2015-10-23 20:44:42
自从隋文帝开创科举以来,“学而优则仕”的儒家理念,总算有一个现实的途径。诚然,寒窗苦读十余载,何谓“优”何谓“劣”,单凭这一纸答卷,恐怕有失公允,但相比于荫封子孙、门阀举荐,这已是对寒门士子最大的公平了。
且说狄仁杰考的“明经科”,与“进士科”区别甚大。“进士科”包括诗赋和政论,考察士子综合运用经典和驾驭文字、声律的能力,唐朝的律诗文赋能流传千古,恐怕其中也有科举的功劳。“明经科”相对容易得到,不过帖文、墨义和时务三种题型。
“帖文”亦称“帖经”,取儒家经典中的词句,遮上几个字,由考生凭记忆补全。“墨义”稍进一层,题干为完整的经典词句,考生需凭记忆补充这一句的“疏”或者“注”。“时务”则是考生结合当下国情,引经据典,写一篇短文,抒发感想,类似于简化了许多的“政论”。
狄仁杰与众多士子一起,从考场走出,神情中不乏志在必得的自信。凭借自己多年来练就的“过目不忘”的本事,“帖文”、“墨义”自然不在话下,而想起“时务”,狄仁杰更加感觉到自己将傲视群雄。
按照徐昊先前的嘱咐,狄仁杰回到客栈稍事休息之后,便起身前往徐府。
此时日已落暮,徐昊刚从吏部衙门回来,听仆役说狄仁杰早已等候在此,便三步并作两步,走入堂屋,隔着老远便寒暄起来:“世侄,科考顺利否?快快说与徐某知晓。”
狄仁杰听声,赶紧走到门前,深深作了个揖,回道:“承蒙徐叔挂念,侄儿自觉差强人意。”出于礼节,狄仁杰言语谦逊,但话语中已流露出“舍我其谁”的韵味。
徐昊在主位落座,示意狄仁杰坐下,方才赞道:“世侄自幼聪敏,徐某岂能不知。‘明经’岂能难倒世侄?只是……”
“徐叔有何顾虑,不妨对侄儿直言。”
徐昊押了一口茶,问道:“徐某问你,‘时务’之论,世侄是如何作答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