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之谜:一百八十岁周易大师人生实录——大国隐士》
第30节作者:
程小程1 天门回过身来,指着霓儿说:“住手。”
让人想不到的是,霓儿果然就收住了手,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天门道:“我自己会走。”
天门抬起左腿刚迈过门槛,霓儿在他身后怯怯地叫道:“天门哥哥,不要走,我不让你走了。”
穆彰阿和乔头两人仿若也被天门定住一般,好大一阵子没有反应。
乔头摩挲着脸上的手指印子叹道:“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穆彰阿脸上带着笑意,心底暗暗妒恨邵如林,他这是哪世修来的福报呢,天降神灵落在他门上去了。有这样的子孙后代,有神灵守护,家门岂有不兴旺的道理。
日期:2015-12-07 19:08:00
霓儿叫天门不要走,天门没听见一般,眼看着两脚都迈出门去。
霓儿“哇”的一声哭声震天,冲着穆彰阿喊道:“爷爷,不要叫天门哥哥走。”
乔头这才醒悟过来,把天门拉回屋内。
天门说:“我找响地妹妹。”
穆彰阿道:“不急,和你霓儿妹妹说说话,陪她玩会儿,你们两个熟络熟络。”
霓儿主动上前示好:“天门哥哥,你陪我玩,我叫人买樱桃给你吃。”
乔头的表情异常难看,脸上的伤痕隐隐作痛,心里直叫苦,这个姑奶奶又来了,怕是又要闹,大冷天的去哪儿给她找樱桃去。
天门说:“不吃。”
霓儿亲热说道:“天门哥哥,你想吃什么?”
一说到吃,天门真感觉到饿了。说:“响地妹妹喜欢吃馅饼儿。”
“响地是谁?”
“我媳妇。”
霓儿不懂媳妇是什么,问穆彰阿:“爷爷,媳妇是什么?我也要做天门哥哥的媳妇。”
穆彰阿不懂天门小小的年纪,怎么会说出响地是他媳妇这句话的,不假思索地对天门说道:“响地不是你媳妇,霓儿才是。你要记住,霓儿是你媳妇。”
天门说:“你说的不算……”
日期:2015-12-08 18:40:00
在广州禁烟的林则徐,头顶钦差之名,却身边无近臣,手上无兵勇,每行一步,掣肘重重。
他渐渐感到势单力薄,力不从心。
林则徐是怀着做一个孤臣的心请命禁烟的,没想到,随着禁烟运动步步深入,眼看要大功告成之时,英人轻轻反戈一击,他真成了孤臣。
不能怪大清国的官员无能,也不能怪大清国的官员贪婪。要怪只能怪洋人狡猾,怪洋人舍得银子,怪自己太自信也太相信大清官员的良知。
林则徐一开始的雷霆万钧,的确让洋人慌了手脚。烧了洋人的大烟之后,叫好声四起,加之圣上亲自表彰,朝野上下一边倒的大呼“灭洋人威风,长志气。”
禁烟是一项长治久安的国策,颁布法令,推行政策,不分洋人国人,一视同人。怎么能与威风、志气扯上关连呢?
这种说法实在昏聩之至,既对推行法令不利,又易激起洋人的愤慨。
林则徐其实也被朝野上下的欢呼蒙蔽了,他认为这是民意,是国人的心声。法令严厉,民意鼎沸,国人拥护,一小撮来华做贸易的洋人,岂有不客随主便的道理。
林则徐错了。欢呼之声,一阵风就可吹得干干净净,利益坚如磐石,谁也搬不动。
自古以来,利益就是一匣箭,配戴在所有人身上。不动不发,一旦触动,所有人便成了武士,定会同仇敌忾,万箭剑齐发,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日期:2015-12-08 18:42:00
大烟之毒,吸食者受害最轻,中毒最深的是大清的官员。他们是大烟贸易链条上的利益既得者。
这点林则徐是清楚的,但是没想出妥善之策维护官员的利益。洋人也是清楚的,从一开始他们就绑架了大清官员,也绑架了整个大清国。
洋人反击林则徐的策略早就预备好了。你烧我的大烟,我断官员们的孝敬。还有一些瘾君子欠下英商人的烟债,洋人开始逐一上门催债,没钱好说,把名单递交林钦差。
几乎一夜之间,英人便控制了广州各衙门的大小官员。
也就是一夜之间,林则徐感到了寒意。环顾四周,笑脸散去,欢呼哑声,再去看人,人人面冷如霜,个个怨气冲天。
林则徐叹道:“大清国是万万人的国,国之不存,万万人哪里去?!”
家人林升心里说,人只要家,哪有顾国的。大明国亡了,不是换了大清吗?没人操心国之兴替,只有人关心饥寒饱暖。
林则徐满腔心事无人可诉,问林升道:“你来说说,到底是先有国还是先有家?”
林升道:“大人,我给你梳梳头吧。”
日期:2015-12-08 18:43:00
林则徐瞧了一眼林升,慢慢坐到椅子里:“林升,你在我身边三十多年了吧?你也老了。”
林升在林则徐面前跪下,颤微微地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递给他,哽咽道:“老爷,您问小的先有国还是先有家,小的愚钝,不懂国和家的分别,只知道,家在哪儿,国就在哪儿,没有家,国对天下百姓来说,算得了什么呢?”
林则徐接过银票,数额竟达百两之巨。吃惊地问道:“这是哪儿来的?”
“英国烟贩子颠地送的。小的不敢收,他硬塞进小的手上。”
林则徐冷笑道:“他好大的手笔,对一个下人出手且这样大方,如此看来,衙门里那些官员人人都有份喽?独我没有是吗?”
林则徐颓然倒在椅子里,不禁热泪盈眶,喃喃说道:“我也有家啊!”
林升拿起梳子,把林则徐花白的头发散开,慢慢地梳理起来。边梳边哽咽道:“老爷,你的头发全白了,脑后这一片脱落了不少。”
林则徐怅然道:“眼前的事尚且管不了,哪还管得了身后的事。”
日期:2015-12-08 18:45:00
到了年底,风向已经大变。官员们对禁烟之事闭口不谈,有查禁职责的,也多应付差事,睁一只睁闭一只眼。
英国烟商将大船停得远远的,每到深夜,化整为零,用许多小船运烟上岸。烟贩子与烟鬼们,也幽灵般钻出来,躲在黑暗角落里交易。
林则徐对大清官员与英商勾结之事,心知肚明,却束手无策。眼看禁烟的法令要流于形式。只好上奏道光帝,请朝廷定夺。
在上奏折之前,林则徐先给长子林汝舟写过一封家信,说明禁烟遇到的困局,让林汝舟找黄爵滋邵如林等人,商议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供他参考。
黄爵滋与邵如林一致认为,应该奏请朝廷,改革大清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政策,放开正常贸易,与英人通商。如此英人可以在其它货物上谋取利益,对禁烟令再无抵制的借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接到林汝舟的回复后,林则徐考虑再三,极为认同黄邵的提议。于是在给皇上的奏折里,很委婉地加上一条建议,恳请朝廷议定与英人正常通商事宜。
但是,廷议时,穆彰阿一党坚决否定了开放国门的建议。并指斥林则徐数典忘祖,意欲卖国。
穆彰阿不仅否了正常通商的建议,并且奏请皇上,下旨严令林则徐关闭口岸,英人的船只不许进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