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之谜:一百八十岁周易大师人生实录——大国隐士》
第31节作者:
程小程1 穆彰阿一党的阴谋,黄爵滋和邵如林看得一清二楚。只是无力抗衡。
日期:2015-12-08 18:48:00
林汝舟写信给父亲,要他权宜。林则徐摇头不止:“这还如何权宜?圣意难违,执行就是。”
如此一来,矛盾彻底激化,英国国内一片大哗,要求打开大清国门的呼声从大洋彼岸传到大清。
英人不等国内发兵,先派商船水兵把大清的口岸给堵了。你不让我进来,我也不让你出去。
这是要开战了。
林则徐每天一封八百里加急文书,向朝廷禀报局势。
道光帝此时也慌了手脚。
林则徐鞭长莫及,在朝堂之上全无话语权。穆彰阿一党人多势众,左右视听,剩下为数不多的人据理力争也无济于事。
廷议时,朝堂上出现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
拥护闭关锁国的成了主和派,拥护开放国门的成了主战派。
既然有勇气拒洋人于国门之外,你倒是喊打啊,此时不敢了。找出种种理由,申明开战的弊端。当然这都是唯穆彰阿马首是瞻之流。
反倒那些主张开门通商的官员,一致主战。打就打吧,国门都关上了,不信你能破门而入。
穆彰阿领衔的军机处,主战主和各占一半。这是最让道光难为的地方。到底听谁的呢?
争论一天,全无结果,道光皇上不胜其烦,挥手退朝。
穆彰阿走出大殿,太临追出来道:“中堂大人留步,皇上叫您后廷单独回话。”
日期:2015-12-08 18:51:00
道光帝斜倚在软榻上,让太监给穆彰阿赐座。
穆彰阿谢恩坐下。道光道:“不是叫你们军机处拿个准主意吗?怎么今儿个在朝堂上争论开了?”
穆彰阿见皇上不悦,道:“皇上圣明,依臣拙见,战与和关乎国本,让大臣们议一议也是好的。”
道光坐起来道:“咦……”
穆彰阿忙跪下道:“皇上息怒,臣以为,战有战的道理,和有和的章法。开战是万不得已之举,和谈则是掌控主动之策。”
“坐下回话。”
“是。臣前日请鸿胪寺少卿邵如林推演卦象……”
穆彰阿狡猾无比,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在皇上面前擅拿主意。他知道道光深信天象,遇事喜欢请示神明,于是说了一大通车轱辘话,把邵如林给推了出来。
道光帝早已让钦天监预测过眼下局势,只因是战是和,决策过于重大,因此才要听大臣们都怎么说。
邵如林是嘉庆帝旧臣,他登基之后,黄爵滋才请调过去做助手的。道光帝后来得知邵如林乃宋朝邵康节后人,出身周易世家,精通阴阳之术,很是后悔了一阵子。
好在自从他荣登大宝后,并没什么大事,不需要多么高明的术士指点,渐渐就把邵如林忘在了脑后。
如今穆彰阿一提,道光帝道:“邵如林?你不提朕倒忘了,传他进来。”
日期:2015-12-08 18:53:00
邵如林已经销假回鸿胪寺办差,听太监宣他进宫,不用算,他一想便知是南方局势的事情。
皇上请问天意,自有钦天监,为何找他?黄爵滋肯定不会推荐,那就只有穆彰阿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了。
这个穆彰阿,居心何其险恶,此时正当紧要关头,别人避之惟恐不及,却把他推上前去,这是要他帮腔说话呀。究竟该如何应对才好呢?
邵如林惶恐不安想了一路,直到走进宫里也没有个主意。
邵如林给皇上请过安,又见过穆彰阿,站在一旁等皇上问话。
道光道:“朕听说你已预测过南方局势,说来听听。”
邵如林瞅了一眼穆彰阿,穆彰阿面含笑意,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已成儿女亲家,况且孙儿还在他手上,凉他邵如林也不敢拆台。
邵如林厌恶地皱了皱眉头,跪倒说道:“启奏圣上,臣……没有皇上谕旨,臣不敢擅测国家大事。”
道光点点头道:“穆彰阿身为军机大臣,要你预测一下军情,以作参照,不算僭越。”
“皇上圣明。”
“起来回话。”
“谢圣上,回皇上话。穆大人是要臣预测过军情。臣已将卦象如实禀报中堂大人……”
“朕要你来说。”
“是,依照卦象,与英人必有一战……”
日期:2015-12-08 18:57:00
林大人在前方鼎力举天,为国事操劳,公而忘私。穆彰阿在朝中耍阴谋诡计,为一私之利,置国家兴亡于不顾。
这个情形,和宋朝多么像啊!岳武穆浴血奋战,秦桧釜底抽薪。如果任穆彰阿一党弄权,那么林大人就是第二个岳飞,大清朝也必将重蹈宋朝覆辙。
邵如林是不会助纣为虐的。他不希望看到历史重演。
邵如林知道穆彰阿心里怎么想的,想让他用天意要挟道光,不战而和。
他也知道与穆彰阿作对的后果。天门已经预言过了,家破人亡。没什么可怕的,他就死好了。邵家迁回老家,从此远离这块肮脏之地,未必不是子孙的福。
邵如林抱定鱼死网破的决心,直接告诉道光,这一仗必须要打。
穆彰阿以为已主动示好邵如林,两家有结亲之盟,邵如林也知道他的底牌,必定会站在他这一边,顺着他的意思说服皇上,讲和不讲战。没料到邵如林这么不识抬举,固执己见。
穆彰阿不由得勃然变色,指着邵如林道:“你……”
道光看过去问道:“怎么啦?”
穆彰阿意识到失态,忙跪倒陈情:“皇上,前日邵如林不是这样说的。因此臣怀疑他,心怀不轨,矫传天意。”
道光问邵如林:“穆彰阿说的对吗?”
日期:2015-12-08 18:59:00
邵如林不愿当场揭穿穆彰阿,此时若弄得图穷匕现,于大局无益。
邵如林斟酌一下,委婉地说道:“回皇上,中堂大人说的没错,前日的卦象是一团和气,有不战之象。今日臣求课,天意已转圜,非战不可。”
“哦,天意变得真快啊。到底是你在变,还是天意在变呢?”
“回皇上,臣的职责在鸿胪寺,军国大事本不容臣置喙。但臣也是大清子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臣略懂阴阳卜筮,恰逢中堂大人为国事忧虑,要求臣求课问天,臣不敢妄加揣摩天意圣意,仅以实情相告,绝无私心杂念,请皇上圣裁。”
邵如林虽没有按穆彰阿的意思说话,但也没有戳破他,稍稍放下心来。不过仍对邵如林主战的态度深感不满。
穆彰阿道:“既然天意要战,请问邵大人,可断得出胜负吗”
邵如林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之不谋,何问天意。”
“你这叫什么话?预测之术不是预测未来之事吗?测不出胜负,哪儿来的必战之说。”
“中堂大人前面的话不错,后面的话谬也。战与不战在人,胜负也在人,即便测得准天意,也测不准人心哪?”
两人在道光面前,你来我往,争辩不休,把道光帝气得不轻,喝道:“成什么话!”
两人同时住嘴,听皇上垂训。
日期:2015-12-08 19:01:00
道光说道:“邵如林,你说的测不准人心是何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