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二十四史》
第59节

作者: quanyanyy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2-29 19:29:17
  105、帝乙归妹
  相比于东南的夷族,西方的周人对帝乙的威胁似乎更大。
  不得不说季历的能力确实很高,他上位前,周国不过是个蕞尔小邦,老爸刚被戎族打得不要不要的,自保尚且不暇,“天下人”什么的想都不敢想。然而季历即位后,周族专治各种不服,战功赫赫,而即便他本人被文丁所害,本国的实力也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于是帝乙即位的第二年他们便出兵攻打商朝。
  小弟出兵打大哥,乖乖,这是何其的威武霸气!这要么说明周国的国力已经强大到可以与商朝一较高下的地步,要么则说明他们确实民风彪悍,颇有游牧民族之习气,光脚不怕穿鞋——这种血性是非常令人恐怖了:我打不过你,可我就是要跟你打!有意见?那你打我啊!
  商人当然也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西方问题,但鉴于周人的大本营又窝在关中那旮旯里,他们出关容易而商人入关难,再加上武丁当年就是死在渭河那里,帝乙大概是不想重蹈这覆辙吧?

  这个“居关中而制天下”的东西对抗的模式之后还会在中国上演n次,往前追溯的话,是否神农、轩辕也是如此崛起的呢(按史书记载,他们都是陕西人)?耐人寻味。不过帝乙表示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他现在必须趁早解决掉东西方两个问题中的任意一个,不然真要被周人和夷人给夹击了的话那就只有亡国的命运了。
  假如我们以德国来比作商朝的话,东夷就像是东边的毛子,地大人多,跟它打似乎会被活活被拖死;而周国就像是西边的法国,人虽少了点,但文明程度更高,而且现在的周国比法国还要多一个地理优势,那当然就更难缠了。
  按一战的逻辑,那就是德国打垮俄国而法国最终赢得了胜利,而今天的我们都知道,商人最后也走上了这条道路,他们打垮了东夷,却最终命丧于周人之手,不过一件神奇的事件却延缓了历史的进程——周人伐商的第二年,岐山发生了地震。
  地震这玩意儿在今天都是足以让任何国家头痛的灾难,何况三千年前的商朝,抗震救灾是要花费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亲朋好友遇难也肯定让大家无心与商人作战,所以周人是势必要停下复仇的步伐。
  不过一切都需要一个理由,不然你今天才动员大家为父报仇,明天就偃旗息鼓,这老脸往哪儿搁啊?
  正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商周之间触发了“帝乙归妹”事件。
  这又是一起未记载于后世史书的事件,但是细心的历史学家们还是从另外两本“非史书”中找到了其存在过的痕迹。一本是中国最玄乎的那本书——《易经》,上面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另一本则是先秦诗歌集《诗经》,其《大明》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很显然,这两段话的主人公是一个比周更高贵、而且敢与天媲美的国家的公主,那么想都不用想,当年只有商朝符合这个国家条件。

  所以所谓的“帝乙归妹”,应该就是在商朝无力两面作战而周人遭遇天灾祸害的情况下双方达成的妥协方案,大国“屈尊”以自己王室的女子(谁知道是不是帝乙的亲妹妹呢)嫁给小邦首领以换取大家相互间的和平,这个剧情各位应该很熟悉吧?不得不说商朝确实是一个很有创造性思维的王朝,你看好多政治先河都是从他这里开启的,假使它不灭,是否能在源头纠正一些我们今天所反感的传统文化?

  当然,这种假设未免太无意义,因为你现在纠正了这些,或许就要失去另外一些,这里面没准就包含了很多优秀的东西。怎么说呢,顺其自然吧,反正历史无法重来!
  安顿好西方后,帝乙终于发起了对东夷/人方的大规模打击。不过时不予待,帝乙在世期间没能抓住周人被迫休整的机会彻底解决东方问题,于是历史的重任便落到了他的儿子身上。
  这个娃娃叫帝辛,而我们一般称呼他的另一个名字,那就是——纣。
  商朝和商朝篇,即将结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