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你读书万卷,且到此处来,听野老谝闲 (乡村奇人奇事的真实记录》
第12节

作者: 竹素园主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3-22 16:19:00
  老高花钱如流水,没钱就卖地。秀妮看看不是事,一再提醒。老高满不在乎道:你放心,不会让你母子讨饭的!
  然而不到二年,高家的地就卖得只剩不到百亩了,老高这才突然醒悟似的,开始吝惜钱财了,有上门告借的,一律婉拒。
  不料,不久村里又出了一档子事:因为拖欠河捐,村长老乔给抓进了大牢。乔家是大族,十几个大男人一齐来找老高,进门就喊:高大爷你行行好!
  老高说:这事情要在前两年,有啥说的?如今俺的光景你们也看得见,俺拿啥救人呢!
  乔家人齐刷刷跪下,乞求道:为难你高大爷了!俺们实在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才求到你门下,你高大爷是远近闻名的活菩萨,不会见死不救的。你好歹把人救出来,花多少钱,俺们会加上利息还你的!
  老高心一软,叹息道:好吧好吧,把俺南洼子五十亩地卖掉吧!
  送走客人,秀妮拿起烧火棍照着老高头顶就是一棍,流泪骂道:乔家好几十户人家,地比你少吗?挨得着你卖地吗?
  老高委屈道:那么多大男人跪在地下,咋推得掉呢!
  又慨然道:咱家好歹还有三四十亩地,不会叫你们母子讨饭的!
  于是老高又拿出看家本事,种瓜。亏了地好,又是老把式,日子还过得去。种瓜是苦活,瓜一坐胎,人便得住在瓜庵子里,一遍遍压蔓掐芽,把个高大爷累得像个鬼。
  日期:2016-03-22 16:20:00
  这天老高又在瓜地忙活,路过一群响马。响马们见是高大爷,结纳过的,就纷纷过来嘘寒问暖,顺便饱餐一顿甜瓜西瓜。这晚有响马到村抢劫,是哪一伙响马,说不清,但白天路过的那伙响马嫌疑最大,老高便有了响马内线的嫌疑。类似的案子天天有,县警署哪有功夫管,但一听说高耀琪是嫌疑人,马上就有了兴趣。多亏有朋友报信,老高在丨警丨察进村前携带妻儿仓皇逃窜。丨警丨察们就在高家的大院子里住下来,掘地三尺找贼赃。一家人在黄河边的一眼山洞里躲了一夜,第二天晚上老高冒险向几位受过施舍的人家告借,却被一概婉言回绝。看看已是有家难回了,一家人只好渡过黄河,逃难到山西。

  老高正当年,按说不愁找不到卖力气的活儿干,却因留着一口怪异的大胡子,竟没人肯雇他,更勿论讨饭了。秀妮劝他把胡子刮掉,他却坚决不干。于是便由秀妮牵着两个儿子去讨要,他坐享其成。虽然落到这步田地,老高却依旧乐善好施,有一回一冲动,竟把全家仅有的一个大白馍送给了一个生病的老乞丐。秀妮气坏了,差点没把老高赶走。
  日期:2016-03-22 20:05:00
  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便彻底断送了老高坐享其成的乞丐生涯。
  那天秀妮和儿子照例去挨门讨饭,老高到地里去拾柴(热冷饭用);走到一块瓜地边,见有个五六岁的男娃正拽着他妈衣襟哭闹不休。原来甜瓜熟了,香气扑鼻,孩子想摘瓜吃;女人如何敢依?孩子却实在想吃,坚持不懈地哭。
  老高看了一会,便忍不住说:俺也种过瓜,吃个瓜算啥,只管摘你的!

  那女人却聪明,一定要等主家来。
  孩子还是哭,种瓜的还不来,老高就自己下手,迈进瓜地摘了个熟透的黄皮大甜瓜交给孩子。孩子不哭了,女乞丐带着孩子满意而去,不迟不早,瓜主人来了。
  原来是个有名的恶棍,人称五尺虎,当下一把揪住老高的衣领,要一个大洋的瓜钱。
  老高说:一个瓜咋能值一个大洋?俺要有大洋还讨饭吗?
  五尺虎冷笑说:我的瓜就这个价,谁叫你摘呢?
  老高说俺给你磕个头可以吧?
  五尺虎说谁要你磕头?没钱,叫你女人来陪我睡觉!
  老高撕扯着要走,五尺虎抓住不放。老高看这主儿着实不善,就用点力气,一脚将对方踢翻在地,抽身回村,招集老婆孩子逃跑。一家人刚出村,五尺虎带着一伙汉子追来了。老高只好打发老婆孩子先走,使出真本事,三拳两脚,打得一伙强徒狼狈而逃。本以为摆脱了纠缠,不料没走多远,一伙人又抄着家伙赶了过来。老高拾起一根树枝站住不动,准备拼命,一伙汉子也站住不动,不敢靠前。老高回头赶路,一伙人又追着不放。如此反反复复,好半天老高才走脱,急忙去找妻儿,却哪里找得见!

  从此老高便成了失群的孤雁,跑了三个多月,路跑得倒是不少,讨到的食物却少得可怜。秋风吹过,冬日来临,老高一连几日没吃到东西,最后冒着大雪到了我们村,终于昏倒在东院爷爷的院子里。
  日期:2016-03-22 20:07:00
  熬到春末,东院爷爷死了,老高得到的遗产是一副铺盖,几个破碗。那铺盖是东院爷爷用过的,狗剩嫌脏,扔给了老高。老高一家仍住关帝庙,晚上两个儿子盖被窝,两口子钻麦秸堆。照旧老婆孩子讨饭,老高坐享其成。这天过来个河南讨饭的老婆子,拖着个四五岁的小孙子,一时走不动,在庙里歇下来。拉呱起来,原来竟是高家的老佃户。老高一激动,就把仅有的那副铺盖做了礼品。晚上睡觉,两个儿子发现铺盖不见了,哭闹不休;秀妮更不用说,差点没和老高打起来。

  老高却在我们村留下来了:李旺财瞅中了这个人,雇他做长工。李旺财原来的长工是狗剩,一年四石麦,狗剩嫌低,另谋高就去了。老高一年只拿三石麦。开过年上工,干活不吝气力,是大家见过的性价比最高的长工。秀妮母子从此才总算扔掉了讨饭棍子。
  一年后老高又被石丁山看中,挖了过去,一年五石麦子。三年后老高交了一块大洋,在我们村正式落户,又买下一座破院子住下。不知不觉两个儿子长大了,母子三人死死把持住老高,再不让他糟蹋家业。一家人苦打苦闹,由扛活到租地,由租地到买地,又过几年便有了一点小产业。土改时老高已经年过过六十,虽然有几亩地,仍是响当当的老贫农,大儿子高水龙是我们村的民兵队长。
  老高是合作化那年死的,我和几个小伙伴打着纸幡为他送葬。背地里听大人们议论,高大爷的两个儿子很忤逆,老人平时独来独往,没人理睬,人死了连哪个时辰咽的气都不知道。
  老高有个孙子叫永民,是我们村小学第一批学生,金大锭的高足,挨手板最多,进步也最大,后来竟一路上了大学,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县委当秘书,一直干到教育局长。永民早已退休,诸事如意,没事时就在县城里一圈一圈地转,时不时拐到我家,一坐就是好半天,天南海北地神聊,有几次便聊起他死去多年的爷爷。有一回他突然喟叹道:我爷爷是个败家子呀!
  我不由一惊,知道这是他从长辈那里传承过来的观念,根深蒂固的了。我说:你爷爷要是不败家,恶霸地主一个,你一家还不都有今天?怕早给消灭了。
  永民点头说:那倒是的,不过咋说我爷爷也是败家子。
  我还想再反驳几句,却也一时无语——这显然是个一时半会说不清的问题,那就不说了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