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你读书万卷,且到此处来,听野老谝闲 (乡村奇人奇事的真实记录》
第23节作者:
竹素园主人 宪兵队在西大街薛家专城,门楼上插一面膏药旗,大门口一左一右站着两个岗哨。两个岗哨比花牛矮一头,不过腰圆膀子粗,种猪般强壮,都木头桩子般站着,只有眼珠子在转动。那眼珠子忽然盯上了花牛——盯住了花牛腋下的刀把子。
刀子都拿布裹着,但裹的只是刀头,刀把却露着。鬼子嗨哟一声,挺起了刺刀。
日期:2016-03-31 18:32:00
杨大拿忙鞠躬,回手指指身后的花牛,陪着笑脸道:太君,他的,杀猪的干活,给太君米西米西的!说着,以手为刀,演示着杀猪的动作。
鬼子收起了枪,杨大拿点着头进门。花牛跟着进门,却不料,叭,叭!左边的小鬼子一扬手,连打花牛俩耳光。
原来花牛又忘了给鬼子鞠躬。
杨大拿回头骂道:妈的,就知道赚钱,连给太君鞠躬也忘了!顺手又是一耳光。
花牛给打得眼冒金星,也只得自认晦气。
进大门拐过影壁,是座开阔的大院子,又穿过几道过厅,一直走到专城西北角的一个小院子,才是宪兵队的厨房。小院子一角支一口大锅,是常备的杀猪设备,锅里已经盛满了水。一头半大公猪被拴在一棵梧桐树下,正满不在乎啃树皮。墙角还拴着两只羊,看样子是饿坏了,蔫蔫地卧着不动。厨房里出来个厨子,是个说汉话的高丽人。
高丽人劈头问:又是你?
花牛说:烧火!
杨大拿交差走了。花牛打开腋窝下的布包,摆开家具。除了剔骨的尖刀,割肉的弯刀,斫骨的方头砍刀,还有吹杆、挠钩、挂钩之类。先拿挠钩钩住猪下颏,猪惨叫着往后退,花牛又拿过尖刀,一刀捅进猪心,猪就倒地。接下来,在猪腿上割个小口子,把吹杆插进口子吹气;猪给吹得气球般鼓起来,就扔进开水锅刮毛,然后开剥。紧赶慢赶,红日当头时终于完工,这时鬼子开饭的号声也响了。花牛洗洗刀具,依旧拿布裹住,夹在腋下,低头出门。花牛正感到肚饥,寻思着到街上买两个贴芝麻的大烧饼充饥,忽感面前一黑,猛抬头,便见一双喷火的怒目,知道又忘向鬼子鞠躬了,却早迟了。叭!叭!一连又是两耳光。
这是个鬼子军官,打惯了耳光的,功夫深,打得花牛立时满脸淌血,踉跄了一下,差点没跌倒。花牛常打人,也常挨打,却未曾这么被痛打过。到底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乖乖低头站在路边,静待吃饭的鬼子一个个过去,才敢抬起头来走自己的路。
日期:2016-03-31 18:33:00
鬼子都吃饭去了,大院子水冲过般干净,只有几只鸽子蹦蹦跳跳找食吃。钟楼上还站着两个鬼子,身边支着一挺机枪,自管瞭望着远方。花牛用衣袖擦擦脸上的血,委屈得几乎要哭了。大门口依旧有两个鬼子岗哨,也不知道是不是刚才那两个,还是木桩子般站着。
花牛汲取了教训,一出大门,就侧身弯腰,准备鞠躬。如果两个鬼子岗哨省点事,花牛也就打道回府,拿他的一斗麦去了。偏偏鬼子一眼看见了花牛脸上衣袖上的血,立即紧张起来,眼里闪出疑惑,那肢体也下意识地在酝酿着什么动作。什么动作?花牛看得真切,是指头尖在动。
花牛当然明白那是要干什么,脑子里轰的一声。花牛无论如何不能再挨耳光了,花牛的脸快要给打烂了,花牛还没娶媳妇呢!一时间花牛完全失去了思维能力,想也没想,闪电般从腋窝下抽出那把方头砍刀,一挥手,嚓的一声,鬼子的头就连带着军帽滚到地下,落地后好像还瞪了花牛一眼。
没了头颅的鬼子摇晃一下,又木桩子般站直,脖腔子喷泉般喷出一个血柱,那试图打耳光的手似乎还抬了抬,却还是无可奈何地轰然倒地。
这边喷起的血花子还没落地,那刀又向对面的鬼子砍去。对面的鬼子先是纳闷:同袍的头咋飞离了肩头?惊愕得眼珠子快要蹦出来了,鼻头也在剧烈抽搐,却还是被施了定身法般,木桩子一样站着。实际上呢,花牛的动作也极快,哪里容得他反应过来?又一道闪电,嚓!第二颗人头也落地了。
花牛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痛快,依旧握着刀,看看倒地的两具还在淌血的无头脏体,这才注意到撂在血泊里的两支步枪。这玩意不就是詹子龙说的三八大盖吗?嗨,就个这,看把他詹子龙神秘的!于是弯弯腰,捡起两支枪,连带着把子丨弹丨带也解下来,挎在肩头,依旧提着方头砍刀,紧走几步,撒腿跑起来。
钟楼上的鬼子看不见大门口,只有几个过路行人看见了那惊人的一幕,也都惊呆了,蜡雕般站着。直到花牛翻过城墙,城里才噼噼啪啪响起了枪声。
日期:2016-03-31 18:34:00
詹子龙没食言,把他腰上的盒子枪送给了花牛,而且任命花牛为中队长。
鬼子抓不到花牛,杀了柳篮村的村长,把杨大拿也抓了起来,打得皮开肉绽。又到处张贴布告,悬赏大洋一千元买花牛的人头。这布告便成了花牛的广告,参加宋支队的青年一时大增,都指名要到花牛的四中队。
花牛于是开始了他抗战生涯。精彩故事很多,都是些非常离奇且不可复制的故事。举个例子。有天晚上宋支队趁鬼子上山扫荡,去袭击火车站。火车站有个碉堡,碉堡里一挺歪把子嘎嘎地扫射,游击队一下子给撂倒两个。詹子龙看看要吃亏,准备撤退。花牛说:急啥,等我过去看看!他摸到碉堡边,跃身而起——但不是扔丨炸丨药包,也不是扔手榴弹,而是一把抓住机枪枪筒往外拽。鬼子惊呆了,这是何种战法?普天之下谁见过?于是也下意识抓紧枪托往里拉,像是一场中日战地拔河赛。碉堡里还有三个鬼子,也惊呆了,作了拔河赛的观众。只是这拔河赛时间短暂,也就一两秒的功夫,花牛获胜,夺过了机枪;紧接着,花牛的盒子炮响了,一梭子把鬼子消灭了。
我爹说:谁说日本鬼子不怕死?那看他们遇到的是谁!有一回,五六个鬼子到我们村,进村就找到村长,要花姑娘。花牛正在邻村,闻讯赶了过来。花牛提着盒子炮的身影在村口一闪,鬼子就慌了,先是往村外跑,没跑几步想想不对,又慌慌张张折回来,找到村长,跪下就磕头。村长无法,出村见了花牛,说:花牛,这几个鬼子好收拾,可是杀了鬼子,咱们村咋办?鬼子能不报复吗?花牛无奈,只好撤兵。
花牛是在一九四五年春天抗战胜利前夕牺牲的。当时花牛刚从太行老区的军校学习回来,受命去攻打土匪马葫芦的一个据点。作战之前,花牛找到詹子龙,反复察看地图,又认真分析了敌情,研究出了一套针对性的战法。詹子龙感叹道:花牛不再是昔日的花牛了,是位合格的指挥员了!然而战斗打响不久,一颗流弹飞来,正打在花牛额头上,花牛就那么一声没吭倒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