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和刘锦棠秘密商议之后,定下了一条计策。左宗棠在前往肃州的途中,路过董福祥部队驻地。突然,一名老兵从队伍中跑到左宗棠轿前,大声呼喊,谁也拉不走。左宗棠当这人是疯子,毫不理会,但官兵们听到老兵的话,无不惊骇。老兵喊的是:“我是老统领派来的,老统领要出关打先锋!大家吃饱了,随老统领去打新疆!”
“老统领”说的是刘松山。刘锦棠率领的湘军本是刘松山的部下,刘松山战死后,刘锦棠接任,被称为“少统领”。湘军老兵们突然听到老统领英灵下凡,还要带队去打新疆,原本畏战的士兵都变得热血沸腾。刘锦棠故意找到那个老兵的长官,问是怎么回事,对方说:“这人平时好好的,在营里五年了,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刘锦棠又故意问那老兵,老兵说:“那阵子忽然感到一阵冷风,老统领就来了,让我说那些话,后来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消息就此在西征军中传开:老统领知道左帅要西征新疆,就先来了肃州,让少统领率兵出关杀敌。左宗棠当即命令全军设祭,祭奠刘松山,还写信给留守兰州的人,若有其事地说:“忠壮(刘松山谥号)殁后,遇有大战,必先示梦其部曲。忠义之灵,固常在也。”
这出老统领显灵的大戏,正是左宗棠和刘锦棠为激励士气刻意安排的。当时,上至贵族、将帅,下至士兵、百姓,都有浓重的迷信思想。借士兵们对老统领的崇敬,激励他们的士气,是左宗棠无奈中想出的妙招。
日期:2016-12-30 17:19:35
1876年4月7日,左宗棠抵达肃州,指挥各军入疆。西征军先到哈密,随后翻过天山,穿过戈壁,逼近乌鲁木齐。
天山北路被阿古柏侵占后,原来陕西回军的首领白彦虎逃至新疆,投靠阿古柏,背叛了国家和民族。此时,他正代阿古柏占据乌鲁木齐。1876年8月,刘锦棠部从阜康出发,进逼乌鲁木齐东北的古牧地。阜康到古牧地的路程一百余里,有两条道路可选:大道平坦,却要经过50里荒无人烟的戈壁;小路途径黄田,水源充足。白彦虎故意放出黄田有重兵把守的消息,希望西征军走大道进戈壁,自己好偷袭。
刘锦棠将计就计,派人佯装走大道,实际上悄然走黄田。白彦虎正准备偷袭,却被突然杀来的西征军反偷袭。黄田叛军一触即溃,西征军乘势追击,1876年8月17日,历时5昼夜的狂攻,西征军用德制的后膛炮攻破古牧地城池,以伤亡600人的代价歼敌6000余人。
第二天,刘锦棠率兵长驱大进,直捣乌鲁木齐。阿古柏听到乌鲁木齐危急,急忙派兵增援,但还没到乌鲁木齐,就听说城池失守,白彦虎仓惶逃往南疆。西征军3个月就收复了北疆。
日期:2016-12-30 17:20:12
丢失北疆之后,阿古柏企图借天山天险,靠着英国的支持死守南疆。1877年4月,休整了一冬天的西征军主力悄然从乌鲁木齐出发,直奔达坂城。南下之前,左宗棠再次申明纪律,严禁杀掠,对于依附敌人的各族同胞,只要真心反正,一律宽待。
达坂城是通往南疆必经之路,其得失关乎全局。4月17日,西征军包围达坂城,却苦攻不下。就在这时,城内的维吾尔族群众冒死送出情报,说城内守军准备弃城而逃。西征军得到情报,坚定了攻城决心。19日夜,西征军攻下达坂城,阿古柏心腹爱伊德尔胡里等1200余人被活捉。刘锦棠把俘获的敌人押赴肃州大营,但对被胁迫附敌的各族同胞一律发放衣物粮食,送回原籍。几天后,刘锦棠进抵托克逊。托克逊城中的维吾尔族同胞冒险出城报信:“敌人听到达坂城失守,惶恐至极,正在各处烧杀劫掠,准备逃跑。希望官军速进,解救百姓。”刘锦棠当即下令西征军进攻托克逊,敌人望风而逃。
托克逊之战后,南疆门户大开,阿古柏精锐部队折损大半,他感到十分惊恐。维吾尔族同胞对阿古柏的残暴统治早已深恶痛绝,听说西征军要来了,相互转告,准备配合。阿古柏知道大势已去,日夜哭泣,最终服毒自杀。阿古柏死后,他的儿子相互争斗,西征军则继续扫荡残敌。
1877年10月,刘锦棠大军进攻库尔勒,白彦虎掘开开都河,妄图阻止大军前行。当地蒙古族老百姓主动给西征军当向导,找到开都河的浅滩处,西征军顺利渡河。刘锦棠大军进入库尔勒城后,发现已是一座空城,粮草供给断绝,又是当地维吾尔老百姓带西征军找到了白彦虎藏粮的地点。白彦虎向阿克苏逃亡,结果城内百姓紧闭城门,不许其入城。但等到刘锦棠大军一到,百姓立即夹道欢迎。1878年1月,西征军收复和阗,盘踞新疆12年之久的阿古柏匪帮终于被全歼,新疆回到了祖国怀抱。
日期:2017-01-01 10:11:50
第十一章 左宗棠收复新疆
第二节 一战定北疆 古牧地之战
1876年4月。随着大军出关日期的日益临近,天气也变得越来越暖和了,春天的足迹悄然来到了左宗棠所在的肃州大营。大营四周一片热闹祥和的气象。士兵们脱去了沉重的冬装,在长满青草的草地上紧锣密鼓地操练着。肃州周边的老百姓听说左宗棠为了方便指挥收复新疆之战,亲自驻扎战略前沿,都很兴奋,他们拿出了冬藏的沙枣、蜜瓜,前来犒劳将士们。
看到这一切,左宗棠的信心更足了。战士用命、百姓支持,胜利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他坚信,只要他一声令下,数万清军就会迅速完成收复新疆的历史重任。
然而,作为收复新疆一役最主要战将的刘锦棠,却并不像左宗棠那么乐观。作为统帅,左宗棠自然可以举重若轻,而作为战将的他,却不得不举轻若重。每当大战来临,他都非常注意士兵的状态。多年的战斗经验使他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理念,那就是战前准备的任何疏忽,哪怕只是一点点,都有可能导致战斗的失败。
最近军队的一些情况令他感到担忧。他所统率的一万多军队,除了董福祥率领的少数军队外,都是湘军,士兵绝大部分来自湖南。这些人,习惯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来到陕甘作战已经很不适应了,现在听说又要去比陕甘环境还要恶劣百倍,满是沙漠戈壁的新疆作战,都不太愿意,甚至有些畏惧。
作为收复新疆一役绝对主力的湘军尚且如此,其他部队就更加不要说了。金顺、张曜、董福祥等人的部队,全在看湘军行事。湘军勇猛向前,他们就紧追;湘军畏战,那他们也不敢向前。得知这些情况后,刘锦棠认为,必须想办法提升湘军的士气,否则全军萎靡,不能打胜仗。
这是关系到新疆作战能否胜利的大事情,刘锦棠不敢擅自做主,只得去请教左宗棠。刘锦棠走进左宗棠大营,略显焦急地对他说:“季帅(左宗棠,字季高),目前军队的情形有些令人担忧。湘军中有不少人畏惧去新疆打仗,而金顺、张曜、董福祥等部一向唯湘军马首是瞻,湘军畏战,他们也不敢向前。如果任由这种情绪蔓延下去,势必影响作战。当年,我军奉命北上‘剿捻’,很多人不愿意,我叔叔(刘松山)大怒,当即诛杀了几个为首的,这才稳住军心。现在虽然可以用当年的老办法,但总是这样,难免会使士兵轻视我们,影响军令的畅通。所以,我有些踌躇。还请季帅拿个主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