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是齐国统一了六国?假如齐国统一六国,历史会不会不一样?》
第10节作者:
曼妮伊斯内衣
齐占了燕后,却把燕当成公室掠夺财富的工具,导致消化不良。
孟子在回答齐宣王的大是大非上,是非常有底线的,这正是中国士之精神光辉的地方,无恒产但有恒心,坚持底线不动摇。
孟子对于“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这一观念一直是后世帝王的一把头顶之剑,人类社会上最大的贼是什么,贼仁之贼!贼义之残!这种人,人人得而灭之!
齐宣王一朝,还是有很些作为的,一是乘燕乱50天占领全燕,而且是从海上出兵进入燕国的。二是改其父弱赵为扶赵,使秦东出多了一个强敌。比如放手让赵取了本来是齐的附属国中山国,还派出一些人才去赵国,支持赵国的发展。三是改齐楚联盟为齐晋联盟,所以才能在后来的垂沙之战中彻底打掉楚军主力,使秦楚联盟在军事上没有意义,其对齐国的威胁降至最低。其后,孟子的弟子匡章攻破秦函谷关打下了基础,我们有理由认为,齐国的实力是存在的,齐闵王差点被燕国乐毅灭国,其实是齐国自己内部发生田文出魏导致的。
齐楚联盟的大背景,是齐威王时代制订的战略,当年齐威王与梁惠王徐州相王,楚国带大军在徐州打败了齐国,逼着齐国与楚国结盟。
齐国制订了北取南挡的政策,与楚结盟。
齐宣王时,50天攻燕成功,却没有能成功消化这个意外的肥肉,被秦国联合魏韩两国在濮水一战损失较大,齐国不得不放弃了燕国,经过濮水一战,齐宣王发现联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被动局面,所以决定改为联晋,即联合魏韩,攻击秦楚。事实上这个策略是非常成功的,如果齐宣王不死,当年攻进函谷关,消耗秦军主力的任务就非常完美的完成了,之后秦与赵国那场历时四年的长平之战结局就很难说了。
垂沙之战是齐国发起的,却是从魏韩两国利益出发的,这就是齐宣王战略上的厉害,垂沙之战的攻击方向是楚国最大的税收来源地,南阳盆地,这一带若是被拿下,楚国就等死半条命,但这场战役却一直打了半年,在一条可以跑步过去的小河那边不紧不慢地打,其实就是在等秦国主力出来救楚国,因为那个时候正是秦楚联盟的阶段。秦国政权掌握在楚系外戚手上,宣太后一家却做了一个突然的决定,秦国不仅没有去救楚国,反而派兵攻打楚国,占地为主。
秦国不是不想挽救秦楚联盟,那个时候的楚国被消耗得厉害,从联盟的角度不仅帮不上忙,反而成为负担,秦国的战略就改成占楚实地,抢实利为主了。齐宣王派了一个叫周最的人到前线去骂匡章,这在历史上是很有意思一件事,据说骂得非常难听,其实是在向诸侯做交待,齐国围楚打秦的计划失败,将要进行下一步就是直接攻击秦国的函谷关。齐宣王死后函谷关被匡章攻破。
日期:2017-02-27 21:20:07
1、秦国的实际形势分析:
自秦献公是从魏国回去,学习魏国的吴起很多的改革,在其夺得政权后,就开始慢慢在改革,做了一些前期的工作,为商鞅变革做了铺垫。
梁惠王时期的秦国,战略上采取的是联齐灭晋,为何必须要拉上齐国?一来齐国很强,属于当时的一霸,二来齐与秦之间隔着几个国家,秦即使要打齐国也很难。而和齐国一道分掉其他国家是可以实现的,就有点类似二战前,德国想要统一欧洲,先要和前苏联订个秘密协定,一起瓜分波兰,分治欧洲等等。
马陵一战之后,齐国国力大增,特别是孙斌给齐国战略上打开的新格局被齐威王全盘利用,齐国对自己如何经营大战略也有了完整的谋划。围魏救赵和马陵一战,灭掉当时强魏的最核心的部队,打得魏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齐国接下来,第二步的战略是攻燕,为了攻燕,齐国必须弱赵。怎么弱赵,齐国实施的方法是联合被自己打怕的魏国一起去实施弱赵攻燕的第二步战略。齐国的战略对秦国来说是明的,而秦的战略当时最不为天下人所知。
秦国对于强齐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以向齐国派出了大量的间谍人员,齐国的战略也能大概分析得出一二,特别齐魏相王这么明显的大事,秦国分析出齐国要攻打燕赵,所以也在积极准备配合齐国弱赵,以帮助齐国创造攻燕的条件。
秦惠王上台很幸运地找到了当时的战略大家张仪。张仪认为,列国没有把秦国放在眼里,这是一件好事,但秦国若想有所作为,最好的方向就是蚕食楚国的地盘,山东其他国家,比如韩魏,若是先打下来,那就必然会面对楚齐赵等其他国家拼死围攻。秦国最好的选择就是联合魏韩,先把楚国打残,再攻赵国。为此,秦惠王不惜送自己的女儿去燕国做太子妃,这就是为攻赵做准备的。
很多人在分析,秦明明知道齐要攻燕,秦惠王甚至把自己的女儿送到燕国去做童养媳,不是为保燕国吗?大国战略,在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没有人情味,秦在称霸六国,最大的对手就是齐国,齐国一旦实现攻燕成功,必然会实力大增,为什么秦国的国策反而是支持齐国攻燕,秦国动用自己的国家力量帮助齐国一起消耗赵国,让齐国放心攻燕,就是走的一步非常厉害的棋,这步棋叫弃子。
2、楚国的实际形势
前334年,齐国和魏国在徐州相王,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徐州相王意味着马陵之战中的两个对手齐国和魏国化敌为友,结成了盟国。那么谁将成为这个联盟的敌人呢?齐国和魏国都把矛头指向的赵国,赵国没有来得及做反应,楚国却来了。
楚国人认为,这次相王之后国际形势对楚国极其不利,楚国借口对徐州相王表示高度不满,由楚王亲自出马,倾楚国之兵对齐国发起猛烈进攻,并在徐州击败了齐军。这场战役让魏国也很是害怕,魏国单独的实力既不是楚国的对手,也不是齐国的对手,现在联楚,齐攻,联齐楚攻的局面就摆在眼前。
但楚国的进攻对象不是魏国,而是齐国,史书上记载相王是由魏国发起的,惠施也就是庄子的一个同学提议搞成的。
楚国大概只是直观的判断,不管是谁先提出徐州相王的主意,不管外交的具体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两个国家中齐国强大的多,在联盟中它肯定处于主导者的地位。要想破解联盟,直接把强的一方给打倒了,那么弱的一方也不敢怎么样?
楚国也没有把秦国考虑进他的战略里,这是当时楚国最至命的国家战略,一个国家对于身边最危险的对手,没有任何应对的策略,一旦发生战争,就是二战中一边倒苏德分波兰,或者德军攻法那样。
3、齐国的实际形势
站在齐国的角度,为什么要联魏呢?灭魏得罪的国家太多了且不说魏本身就很难灭,很有可能齐国陷进一个非常麻烦的四面是敌的境地,魏弱,够了,齐国的战略是从北往南,一步步吃,先吃燕,再灭赵,最后灭魏。
楚国是个大国,怎么对付楚国,这是齐国也必须要慎重的问题,所以,一下子灭了魏国,那样齐国就和楚国全面对抗,很可能会面临北方燕赵两国的攻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