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是齐国统一了六国?假如齐国统一六国,历史会不会不一样?》
第15节

作者: 曼妮伊斯内衣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对列国人力的消耗很厉害,过去大家打仗,打败了签个协议结束了,战败的人举手投降,大家就不打了。秦国却把这个规矩全破坏了,因为军功论人头的,秦军打仗就以打死对方多少人回家立功的,所以就没有俘虏了。能杀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这对于山东六国损耗就很大,大家和秦国打一仗,不管输赢都是会少很多青壮劳力。
  那么齐国打函谷关就采取了相同的策略,大家不为掠地,就是为了杀死更多秦军,这种消耗战,有点像朝战时的上甘岭,志愿军的战法改成消耗美军有生力量,让美军非常害怕,怕到今天。

  秦军露头就射,出战必死人,这种打法,打到最后秦国也怕了,谁都怕这种绞肉机式的战争方式。
  函谷关的失守对于秦国心理上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其后的秦国全面调整了远交近攻的武王战略,弱楚攻齐、全力以赴,而齐国正好相反,齐闵王认为齐国打怕了秦国,就把孟尝君的丞相给罢了,导致齐国被乐毅差点灭掉。
  齐国攻秦的坑是楚国的南阳盆地。
  秦国攻齐拿的坑是宋国。
  大国棋手眼里的小国,一旦成为棋盘上的弃子,命运就很惨了,就像今天的韩国,从种种可能上分析其已成为了美国的弃子,美国可能打算拿韩国来消耗中国。所以弄个萨德,就是弃子。
  三星因此战略室都没有了,日本的安倍为什么疯了一样去美国交投名状?日本也会成为弃子之一,成为弃子的小国会非常危险。

  宋国的命运就决定在秦齐两国手上了,而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逃不掉其悲惨命运——这就是一场宿命。
  齐秦两国强大,楚国的宿命就是只能成为两方争取的棋子,却一直被打的对象,两方都乐见其被削弱——这就是楚国的宿命。
  日期:2017-03-04 10:44:38
  说说匡章:  孔子公开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孟子没有说过自己最喜欢的弟子谁?但他对匡章是很爱护的。
  吴起被曾申逐出师门是因为吴起不孝,后来吴起搅动整个战国,让儒家很是不爽,这个匡章是孟子的学生,相当于吴起的孙子辈,这个时候的孟子是真正修成了,所以孟子到任何一个地方的那种气场,即使那些杀人如麻的君王也会感到气场逼人。孟子这本书,很多帝王都想把这本书给销毁了,但却传承了下来,为什么呢?
  因为后世有志向之人来说,这就是一本《九阴真经》式的武林秘籍,谁练谁收益!

  对于匡章,孟子却没有因为其不孝而逐其出师门,孟子这个人是很讲原则的,那些君王都经常被他骂,自己弟子犯错那肯定也是少不得被修理的,但是这个匡章却总能得到孟子的支持和认可,而这个匡章也一直在执行齐国的大战略,而且成功的概率还非常高。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公都子在这里质疑孟子,齐国那个时候比较复杂,匡章在魏国被惠施所不容,而奔齐。说明儒家一开始是打算全力支持魏国统一天下的,但魏王却用了惠施。一直打胜仗,而匡章自己本人声名也开始在列国大了起来,此人攻战全是改变大格局之战。齐国一些公知无能之徒就开始四处说匡章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有记载的是匡章在攻楚的时候,打了半年,齐宣王派了一个叫周最的人去把他大骂了一顿,但匡章却对周最说:“对我来说,撤了我的职务、杀了我,甚至杀了我的全家,这是大王能够做到的;战机不成熟的时候要求出战,战机成熟的时候不要求出战,这是大王在我这里不能够做到的。”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
  孟子对匡章是有正确的评价的,为什么齐国人说匡章不好呢?孟子也是心里洞明的。
  假如孟子说匡章不孝,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不容于齐国了,其后的很多大战略的实现就很难了,齐国在儒家制订的战略里是打算灭了秦国的,而且差点灭了秦国,战国史上第一个打进函谷关的山东战将,孟尝君同意秦昭王的求和使得本来可以灭秦的大好时机错失了。
  孟子没有正面回答公都子的话,而是提出新观点,就是不孝的标准是什么?你不能动不动就给别人扣一个大帽子,上纲上线!
  什么叫不孝,不勤快,不去帮父母做事,一种;吃喝嫖赌,不顾父母之养,二种;贪婪无度,只顾把钱往自己家里装,不顾父母,三种;纵情声色,四种;好勇斗狠危及父母,五种。这五种没有一种是在匡章身上发生。
  关于匡章不孝,齐威王就是也碰到过相关的流言。
  齐秦第一次大战是桑丘之战,开战前夕,让双方使者多次互相来往。匡章用的是迷魂阵,开战前就变更了部分齐军的旗帜标记,混杂到了秦军当中,等待配合齐国的主攻部队破敌。
  齐威王派往前线的探子不明白匡章的用意,悄悄向齐威王回报说:“章子让齐军加入秦军。”齐威王听了置之不理。过了不久,又有前线回来的探子向齐威王回报:“匡章让齐军向秦军投降。”齐威王仍旧不理会。如此反复多次。朝廷众大臣见此情景,向齐威王请求说:“说章子失败降秦的探子,人不相同而言辞相同,大王为何还不发兵前去讨伐他呢?”齐威王胸有成竹地回答:“这很明显的不是背叛寡人的行动,为何要讨伐他呢!”不久之后,匡章的战术大获成功,秦军被混进军营的齐军士兵和匡章的大部队内外夹攻,原本战意就不甚坚决的秦军一触即溃。齐国朝中得知前线传来齐军大胜的捷报。左右大臣吃惊,询问齐威王何以有此先见之明。齐威王告诉“章子的母亲启,由于得罪他的父亲,就被他的父亲杀死埋在马棚下,当寡人任命章子为将军时,寡人曾勉励他说:‘先生的能力很强,过几天率领全部军队回来时,一定要改葬将军的母亲。’当时章子说:‘臣并非不能改葬先母,只因臣的先母得罪先父,而臣父没有允许改葬先母而去世。臣没得到父亲的允许而改葬母亲,岂不是等于背弃亡父的在天之灵。所以臣才不敢为亡母改葬。’由此可见,作为人子不敢欺辱死去的父亲,难道他作人臣还会欺辱活着的君王吗?”

  孟子继续说:“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朱子注:夫章之夫,音扶。为,去声。屏,必井反。养,去声。言章子非不欲身有夫妻之配、子有子母之属,但为身不得近于父,故不敢受妻子之养,以自责罚。其心以为不如此,则其罪益大也。此章之旨,于众所恶而必察焉,可以见圣贤至公至仁之心矣。杨氏曰:「章子之行,孟子非取之也,特哀其志而不与之绝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