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一千零一夜』——每晚顺手捡出一个讲给孩子听的中国历史故事》
第17节作者:
鲁西狂人 日期:2017-03-14 20:44:59
55 后生可畏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路上碰见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小孩在厮打着玩儿,另一个小孩则远离他们,自己堆土玩。孔子很奇怪,问那个堆土的小孩:“你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玩啊?”
那小孩很认真的说:“那样打闹会受伤的,即便不受伤也会撕破衣服,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不和他们玩儿。”
孔子点头称是。孔子准备继续赶路时,却发现这个小孩堆的土城挡住了路。孔子让小孩让一下,小孩却说:“我只听说车子绕城走的,没听说城避让车子的。”
孔子非常惊讶,说:“你这么小年纪,懂的还真不少!”
小孩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子生下来三天就能跑,这是很自然的事,哪有什么大小的区别。”
孔子见他伶牙俐齿,问他名字,他回答说叫“项橐(tuó)”。
项橐问孔子:“你知道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吗?”
孔子不知道,项橐笑着说:“我告诉你吧,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孔子感叹地说:“后生可畏,我愿拜你为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肯定有一个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优点我们要学,他的缺点我们则要反省自己有没有。
取材于《战国策》、《论语》
日期:2017-03-16 15:08:46
56 以貌取人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宰予的,长得英俊潇洒,而且能说会道,孔子很看好他,所以着重培养。在孔子的学生中,还有一个叫澹(tán)台灭明的,长相非常丑陋,孔子认为他没什么才能,一直对他很冷淡。后来澹台灭明离开了孔子,自己学习,竟成了有名的学者,后来云游楚国,跟从他学习的学生有三百多人,他的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个诸侯国。可是那个宰予呢,虽然能说会道,但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孔子曾多次批评他,他仍不悔改。
有一次孔子授课,不见了宰予,让学生去找,竟然发现他在大白天里睡觉。孔夫子气愤地说:“朽木不可雕也!”同时孔子反思了自己的过错,说自己以貌取人,结果看错了宰予和澹台灭明。
取材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日期:2017-03-18 12:21:04
57 周游列国
孔子是他父亲的小妾颜氏所生的孩子,孔子的父亲在孔子很小时候就去世了,孔子母子二人被逐出了家门。后来母子二人在曲阜定居下来,过着清贫的日子。
孔子从小好学,博览群书。在十六岁那年,他的母亲去世。孔子年轻时当过仓库管理员,也管理过农场,二十六岁那年,孔子自己开办私人学校,招收学生授课。孔子虽然博学多识,但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五十多岁,鲁国国君才任命孔子为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法院院长。孔子上任后的各项治国措施,都受到了鲁国权臣的阻挠,孔子还与称作“三桓”的三家世袭大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孔子在鲁国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他非常失望,便带领弟子们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向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先抵达了卫国,因为有人进谗言,卫国国君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监视孔子,孔子便离开了卫国。在匡这个地方,孔子被当地群众错认成坏人,围困了五天。孔子经曹国到宋国,宋国的大司马担心孔子威胁到他的地位,计划杀死孔子,这样孔子不得不离开了宋国。
在郑国,孔子与弟子们走散了,弟子们到处寻找孔子。有人说在城东有一个额头大、脖子短、像条丧家犬的人。弟子们慌忙赶过去,果然找到了孔子。弟子子贡把听到的话如实转告给了孔子,孔子笑着说:“说我像条丧家犬,太对了,太形象了!”
孔子又先后到陈国、蔡国、楚国,但都不被重用。孔子打算向西去晋国,但到了黄河边上,面对着滚滚的黄河,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说:“壮美啊黄河,浩浩荡荡,我不能渡黄河西去,这都是天意啊!”孔子最终没有过黄河,他率领着众弟子踏上了返乡之路。
孔子回到鲁国时已经六十九岁,周游列国十四年,却没有一个国君真心实意请孔子来帮助治理国家。孔子回到家乡,重新编定《尚书》、《礼记》,并且把古代流传下来的《诗》三千多篇,重新编排次序,删掉重复的诗句,精选优美的诗句,最终得305篇。孔子又钻研《周易》,详细解释了《周易》的内涵。孔子根据鲁国史书写作了《春秋》,东周前半段乱世称之为春秋,就是因为《春秋》这部史书。孔子用《诗》《书》《礼》《易》《春秋》等书籍教育弟子,来求学的弟子达到了三千多人。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可没人肯接纳孔子的主张,直到孔子去世,孔子的思想主张也没有实现。到了汉朝,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孔子的儒家学说才正式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此后两千多年,儒家学说一直被统治阶级当作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
取材于《史记·孔子世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