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逻辑 ——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41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3-31 09:38:35
  但是施里芬计划也有其不足之处。第一,施里芬要求进攻比利时,这必将引发英国的强烈不满。比利时的中立地位是被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大国所承认的,施里芬此举必将使德国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挫。而且当时英德两国因为海军军备竞赛关系已经非常紧张,虽然英国出于共同遏制德国的目的调整了与法俄两国的关系但英国却并没有对法俄承担明确的军事义务,也就是说英国在未来的战争中仍有可能保持中立。但施里芬入侵比利时将很可能导致英国直接参战,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英国的本土安全完全依赖并不宽阔的英吉利海峡,所以英国对于海峡对岸任何领土变更都非常敏感。英国是绝对无法接受德国占领比利时从而直接威胁英国本土这一可怕后果的,所以施里芬计划绕道比利时迂回进攻法国北部在政治和外交上并不可取。施里芬颠倒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他忘记了克劳塞维茨的教导,“战争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2)。也就是说战争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工具,是为政治目的而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将战争置于政治之上,让政治为战争服务。

  第二,由于俄国将于开战后6到8周内即可完成军队集结,所以留给德军打败法国的时间并不充裕,一旦德军没有能够在6到8周内打败法国并迫使法国投降,那么德国将不得不面对极为糟糕的两线作战的困境。为了在这一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打败法国,施里芬计划对德军进攻计划规定之详细真让人怀疑这不是一份战争计划而是一份建筑施工进度表。它要求德军自开战后第十二天前通过列日,第十九日攻下布鲁塞尔,第二十二日进入法国,第三十一日到达提翁维尔——圣康坦一线,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施里芬简直就把比利时人和法国人当成了任他摆布的木头人,一向以战略大师克劳塞维茨学生自居的他却忘记了克劳塞维茨的教导,“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作为战争的一方怎么可能完全左右战场的态势,万一德军的进攻受阻怎么办?届时德军主力深陷法国战场,而俄军在东线则可真是入无人之境了。

  但站在施里芬的角度来看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第三,德军西线左翼只有8个师的部队,但却要面对法军主力的进攻,一旦左翼抵挡不住法军的攻势,那么法军将直扑德国腹地,而此时的德国国内却没有一兵一卒,德军的主力全都在法国北部。假如真的出现这种局面,那么德国就完蛋了,一百多万失去了祖国、也失去了后勤补给的德军除了投降别无他路。
  正是出于对这一后果的恐惧,继任施里芬的的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注:老毛奇的侄子)小心翼翼的修改了施里芬计划,他通过削弱右翼来加强左翼,也就是说小毛奇通过削弱进攻来加强防御,而这恰恰是施里芬最为担心的。施里芬在临死前还一再叮嘱,“必有一战时,切莫削弱我的右翼!”
  经过小毛奇的调整,德军西线右翼兵力从79个师被削弱到了53个师,这是一个致命的修改,使得施里芬计划的灵魂和精华顿失,只剩下了一个空洞洞的躯壳。果然不出施里芬所料,被削弱的右翼在攻到距离巴黎仅仅24公里的马恩河一带被法军打败,德军势如破竹的进攻势头终于被法军遏制,战争不可避免的陷入令德国人最为恐惧的持久战和消耗战,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在得知马恩河战役失败的消息后黯然对德皇威廉二世说:“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三天后小毛奇被威廉二世解除总参谋长的职务。 而此时距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才不过短短的一个月,德国在一战中随后四年的战争只不过是挣扎而已,小毛奇知道德国是无法与掌握海洋霸权的协约国集团打消耗战的,德国的战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第四,单纯从军事技术的角度考虑施里芬计划也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后勤补给。
  按照施里芬计划,右翼将部署79个师的部队,一个师大约1.8万人,总计约142.2万人,仅仅是为这一百多万人提供食品补给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德军还有大量的骑兵部队,当时汽车刚刚问世不久,性能尚不稳定,数量也很少,牵引大炮主要还是依靠马匹。从火车站卸载的大量作战物资也要依靠马匹牵引的大车转运至前线,所以为马匹提供饲料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食品和饲料还可以通过抢劫补充一部分,而且恰好一战就爆发于1914年的八月,正是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德军通过抢劫补充了部分食物和饲料。但弹药却无法通过抢劫补给,攻势作战的一百余万大军其弹药的消耗量可想而知,这无疑将是一个最为艰巨的任务。虽然比利时和法国会因为德军的攻击而后退,但在撤退之前他们是一定会把铁路彻底破坏掉的。尤其是比利时的铁路系统虽然极为发达,但却有着众多的隧道和桥梁,更加容易遭到毁灭性的的破坏。德军如果不能及时修复铁路施里芬计划就无法完成。而且后勤补给的困难将随着德军的不断推进而变得越来越大,在最为关键的最后围歼法军主力的时刻德军的后勤供应将面临最大的困难。事实上在一战中德军只推进到巴黎附近的马恩河一带,远远没有推进到施里芬计划所要求他们到达的地域,但即使如此德军的后勤也几近崩溃。可以肯定的说德国没有力量支撑如此庞大的一支部队进行距离如此遥远的一系列战役。

  小毛奇在继任德军总参谋长后之所以会把右翼削减为53个师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考虑到德国没有能力为这么多的部队提供补给。
  第五,德军右翼要在6到8周的时间里连续发动进攻,不断的行军,其精力和体力必将严重透支,即使他们最终到达了指定区域对法军主力形成了合围,但这样的一支疲惫之师还有没有能力歼灭以逸待劳的法军呢?按照施里芬计划的要求其最右翼的部队要行军640公里左右,即使是以8周的时间计算平均每天也要走11.43公里。这个距离似乎并不远,但是考虑到他们还要作战,还要背负大约32公斤重的装备,并且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和饮食,完全依靠步行行军,这就大大超出人体承受的极限了。事实上德军在攻至马恩河一带时就已经精疲力竭了,士兵们饥肠辘辘,军装破破烂烂,个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简直就是一群乞丐。指望他们再继续合围法军主力,并将其一举歼灭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

  虽然施里芬计划有着这么多的不足之处甚至是致命的缺陷,但除此之外德国再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即使是性格谨小慎微的小毛奇也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计划,并将它付诸实施。这就是威廉二世愚蠢的外交政策给德国所带来的伤害,他使德国在战略上处于极为险恶的处境,军事上完全失去了回旋的余地,战争一旦爆发就要以整个国家作为赌注。战争不再是俾斯麦时代以达到政治目的为目标的有限战争,而彻彻底底的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正是因为德国在军事上已经完全没有了回旋余地,不安全感笼罩在整个德国领导层挥之不去,所以对法俄的军事动态才会变态的敏感,只需一颗小小的火星就能立即启动整个德国的战争机器,这就是为什么发生在萨拉热窝的一个与德国毫不相关的刺杀事件就能引发世界大战的真正原因。

  (1)徐弃郁:《脆弱的崛起》,新华出版社,2014,第303页
  (2)[德]克莱塞维茨:《战争论》,商务印书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第一卷,第43页
  (3) [美]汉森·W·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陈月娥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第35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