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古往今来——通俗西藏史》
第49节

作者: 白发布衣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宝应元年,唐蕃会盟的主基调也是肃宗政策对蕃的延续,故此对于这次割地赔款的会盟,唐史才会语焉不详。肃宗驾崩,代宗继位,年轻气盛的代宗皇帝,认为安史之乱已近终结,唐朝对于吐蕃应有一战之力,在对吐蕃的整车上采取比较强硬的策略,结果导致吐蕃君臣不爽,大举进攻陇右之地,而唐军此时确实无力与之争锋,陇右州郡即刻倾覆。最终,吐蕃大将论 �6�1 悉诺玛祥仲巴杰(汉地称马重英),率军二十万,破大震关(陕西陇县西境),直捣京师,代宗弃长安东逃陕州。

  日期:2016-06-29 08:08:22
  吐蕃兵入长安
  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吐蕃军队突破大震关(陕西陇县西境),兵锋直指长安。泾州(甘肃泾川县北),刺史高晖投降,并给蕃军充当向导,引蕃军深入。吐蕃随即连克邠州(陕西彬县)、奉天(陕西乾县)、武功(陕西武功县西北),随即兵入长安,代宗东逃陕州。按说以唐朝在陇右的军事实力,无力抵抗二十万吐蕃、党项等诸羌部落的联军也算正常,毕竟唐军的硬实力在那儿摆着呢,但是围绕着吐蕃君入长安之事,周边发生的事情却十分令人玩味。

  在此次吐蕃联军进攻关中的战役中,初始阶段,唐朝的抵抗十分凌乱和无力,完全不像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调度的军事体系该有的反应。对于这种现象,《资政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吐蕃之初入寇也、边将告急,程元振皆不以闻。冬十月、吐蕃寇泾州,刺史高晖以城降之,遂为之乡导、引吐蕃深入,过宾州、上始闻之。”可见《资政通鉴》将其归罪于宦官程元振,认为程元振专权误国,将边镇的军报压下不报,导致唐军失利。

  但仔细分析起来,似乎也略有偏颇之处,程元振在朝中宦海半生,应该不是无知之辈,更何况陇右诸郡屡次陷于敌手,程元振应该对于吐蕃的军事实力心知肚明,此次吐蕃来袭,如何会将这种塌天之祸隐瞒不报?!要知道隐瞒这种消息,所要承担的后果和收益简直无法相提并论,宦官虽然身体残疾,但智商不见得也残疾呀!
  再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代宗登基未久,程元振却有拥立之功,刺杀了另一个宦官李辅国后,程元振在朝中弄权是可以肯定的,对于领兵大将的猜忌和打压,从唐朝几员大将的反应就可以看出。中兴名将郭子仪被罢副元帅之职,充任肃宗山陵使,督建皇陵。李光弼、仆固怀恩畏惧宦官,拒不来朝。由此可见,代宗初期,唐庭和边将互相之间极度的不信任。
  待到吐蕃攻入长安,代宗东奔陕州,召集将领勤王,身在河东的仆固怀恩和李光弼坐视不救,名将之中只有郭子仪在关中奔走募兵,抗击吐蕃,都城被袭尚且如此,吐蕃兵犯陇右之时,是否也出现过,将领不从将令的情况呢?!
  另外,唐代宗可能也没想到,此次吐蕃军队的战略目标会放在长安城,参照吐蕃之前对于陇右的进攻,多以占据州县,掠夺人口物资为目的,可能在战争之初,唐庭也认为吐蕃这次也会像以前一样,尝到甜头后就撤兵而去,不了这次吐蕃却是奔着皇帝而来。

  这次吐蕃占领长安得手,应该是各种因素综合叠加造成的结果,把所有脏水都泼在一个“身残志坚”的宦官身上,总觉得略有不当。其实,我觉得真正应该为此承担责任的,应该是唐朝的最高决策人---唐代宗李豫。
  吐蕃撤军后,代宗返朝,程元振因误国之名,被贬溱州,旋即离奇被杀,朝中除此大奸,可能是此事件中唯一对唐朝有利的事情。
  吐蕃军队进入长安这座历史名城,马上就被长安的繁华富庶,迷住了眼睛。最初,估计吐蕃是想长期占据关中之地,所以他们研究决定,打跑了的那个唐朝皇帝我们不认可了,干脆我们自己立一个皇帝,替我们统治唐朝。这多好,这家伙什么都得听我们的,省的老皇帝死了,新皇帝上来,说好的每年5万匹的绢帛就不给了,我自己立一个皇帝,我说要多少就得给多少。
  于是,也不知道是谁推荐的,吐蕃将帅把广武王李承宏找了出来。李承宏这倒霉孩子,估计这辈子估计做梦也没想到,天上会掉下这种要人命馅饼,坚辞不受,可是吐蕃统帅不答应:“就是你了,你还是金城公主的兄弟,跟我们带着拐弯儿亲呢,不干不行,必须干!”。于是,倒霉的李承宏挥泪当了皇帝。
  日期:2016-06-30 08:19:38

  郭子仪收复长安之战
  这边李承宏当了傀儡皇帝,身在陕州的正牌皇帝代宗李豫不干了,他广发召命要求各路兵马速至关中勤王。最先相应的就是在给肃宗修陵的郭子仪,可是此时郭子仪身边只有几十个护卫,他就带着这些护卫踏上了收复长安之路。
  郭子仪带着皇帝的召命,一路招募逃散的官军,到达蓝田之时,终于手下有了四千多人。此时,代宗担心吐蕃军队出潼关东进,召谕郭子仪兵至陕州护驾,郭子仪对上使言到:“臣不收京城无以见陛下,若出兵蓝田,虏必不敢东向”。随即,郭子仪登台对手下的四千余众,流泪宣誓,誓取长安与将卒同生共死,士卒感动,军心稍振。
  但郭子仪心中清楚,凭借自己手中这四千余人,直接进攻长安,无异于羊入虎口。于是,他决定和吐蕃军队玩心眼,他命羽林大将长孙全绪,领二百骑,在蓝田城北,白天擂鼓呐喊,叱马狂奔,弄的烟瘴四起,晚上则遍野然火,佯装大军从蓝田城东进军,自己则亲帅主力,从蓝天城西出兵,直插长安城。同时,郭子仪还派出禁军将领王甫,潜入长安城中,利用他熟悉长安的优势,在城中联络京城豪侠,作为内应,一时间长安城中谣言四起,均言郭子仪率领朔方大军前来进攻,闹得吐蕃、党项的将领人心惶惶。吐蕃军队出长安城至蓝田城北,但见遍地灶坑、火堆,远处山后,唐军旌旗招展,人喊马嘶,不由得胆寒,急忙跑回长安汇报,这下吐蕃军中更加惶恐。吐蕃领兵大将一看长安难以据守,于是放纵手下,大掠三天,长安城中被杀乱军杀死的市民数以万计,城中大火一旬不灭。在满足了个人的劫掠欲望后,吐蕃军队还有组织的“遍抄府库市里,劫掠士、女、百工,万人而去”。

  吐蕃在长安只留驻了十五天便裹挟而去,随即唐军便收复了长安城,代宗回到长安后,怒火中烧,但对吐蕃无可奈何,好在吐蕃还算仗义,没有放火烧毁唐朝宫殿,这也让代宗没有无家可归,据说,吐蕃将领回到拉萨后,还因为此事受到了赞普的训斥。代宗下令将做了十五天皇帝的广武王李承宏找来,痛骂之,将其流放于华州,不到一年,李承宏就糊里糊涂的死在华州。李承宏这倒霉蛋,如果没有这件事,一生做个富贵王爷,求个善终肯定是没有大问题,结果赶上这么一档子事,当了十五天傀儡皇帝,然后就丢了小命。

  代宗在陕州,下召命召集诸将勤王之时,国中大将如仆固怀恩、李光弼等皆不奉召,但唐朝也不是没有英勇可难的豪杰,除了只带几十护卫便奉召出征郭子仪以外,收复长安的战斗中,还有鄜坊、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也带领所部几千人驰援长安。还有一位英雄得到吐蕃攻入长安,代宗东奔的消息后,毅然率部驰援,此人就是时任镇西节度使的马璘。马璘得到消息后,不顾路途遥远,毅然率领四千精锐骑兵,从河西出发奔向关中,行至凤翔之时,从长安撤军的吐蕃军队已经围攻凤翔数日,凤翔节度使闭门孙志直苦守,情形岌岌可危。马璘见状不许将士休息,率众突入重围,入城之后,身不解甲,转头出城与吐蕃军于城下野战,阵斩吐蕃军士千人。次日,再次出城与吐蕃军约战,马璘开城门立马城外,河西精骑列阵而待,鸦雀无声,吐蕃军队为之气夺,纷纷走避,凤翔围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