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决战之长平大战》
第10节

作者: 福建大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维护社会稳定
  秦法中举用了著名而严厉的“什五连坐制”,十家一保,五保一亭,只要有一家犯罪,其余九家必须向官府揭发,否则是连坐同罪。这样使得所有的人都成为了国家的眼睛,每家每户都时时提醒邻人,遵守秦法,注意新的秦法颁布,使得秦国的百姓都敬法、畏法、不敢犯法。

  秦法的这些战时特点,能够迅速激起国家的潜力,为秦国这个强大的战争机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秦法高度的公平公正
  秦法中的激赏、严刑、赏勤惩疲靠什么来维持?靠的是立法和执法的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平衡。
  为什么秦法能够吸引六国的平民入秦,成为秦人?无论你是老秦人,还是新秦人,秦法都是一样公平公正的对待,换句话说:只有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才会真正被人们所接受、尊重。正是由于这样,从秦国商鞅变法之后,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大规模庶民反抗秦法,罪犯也甘愿接受法律的制裁[5]。

  秦法的严密导致了秦国的罪犯极多,可是秦国的监狱却是极少,全国只有咸阳一座云阳狱。大多数的罪犯都接受了徭役、惩罚,比如:搬运城墙的石头、木材、扫大街、打铁、搬运器械等等,罪犯晚上还可以回家睡觉,第二天再来接着干活。如此法制,如此秦法,闻所未闻。秦国朝野之清明,秦人之守法,世界各国难以望其项背。
  那么除了这些,秦法还有一些什么特点呢?请看下集。
  [5]在大秦商鞅变法之后的150多年的历史中,正史中只记载了一例逃刑事件:那就是黥(英)布逃刑事件。如此法治,已经深入人心,可以说庶民敬法,愿意守法服刑。
  日期:2016-08-24 11:54:12

  第二十二章【秦法(下)】
  (4)秦法的威慑作用
  “弃灰于道,断其臂。”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这一条秦法吧。这条法律条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太严厉了,随便乱扔垃圾就要砍手。这一条,就是被儒家猛烈批判的“苛政酷法”,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
  从商君的“徙木立信”开始,秦法说一不二,法律具有巨大的威慑作用。秦法中这一条如此严厉,更是为了震慑人们,不要犯法。其实,我们要遵守这一条很简单,只要自己时刻注意不要乱扔垃圾,就永不触法,那“断其臂”又与我们何干?秦法中的这一严刑,换来的是秦国一百五十多年的道路永远干净、整洁、宽敞,国家不要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负责卫生问题。在这个有着方圆三千多里,人口近千万(后期方圆五千多里,人口近两千万)的大秦帝国中,因为违反这一条,而受到法律制裁的犯人,大约只有三四十个。按照时间推算,平均五年一人;按照人口计算,大概是五十万分之一以上;无论如何,这个犯罪率可以说是极低极低的了。

  曾经,十万日本人的广场集会,几个小时后,人群散去,广场上竟然没有一片垃圾,全世界惊呼“可敬、可怕”的民族;今昔,中国数万人的环保广场集会,两个小时,人群离去,广场上竟然有几千个瓶子,几吨垃圾,留下几十位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在清扫,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还说出了这样的话:“他们(环卫工人)应该感谢我们,是我们给了他们工作。”
  悲呼,嗟呼,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建设法制化国家,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为此付出很大很大的努力。

  (5)秦法的细致性、完善性
  秦国的法律非常的多,非常的细致、完善。比如:最近几年在陕西西安发现的一些刚出土的秦法竹简残片,有着对耕牛记载:
  如果耕牛是母牛的话,但在两年内母牛不生育幼崽,那么养牛的人将会受到处罚。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秦法的细致,细致到你想象不到,真的是完善的法律制度,依法治国。
  在讲完秦法的这些特点之后,让我们回到正文,来看看关于秦国的通天大计中的战略实施,请看下集——占领外围。
  日期:2016-08-25 12:38:16

  第二十三章【占领外围】
  前面我们讲到了秦昭襄王、范雎、白起君臣三人秘密制定好了与赵国大决战的战略,现在正是扫清外围的时侯,在公元前263年,秦国发动了对韩国南阳、太行道的进攻[6],关于这次的战役,历史书上记载的很少,只有:
  “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资治通鉴》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史记》

  由此可见,这场的战斗并不激烈,胜负结果毫无悬念。这是为什么呢?我觉的主要有:
  (1)此战是白起领兵,白起何人?我想不用过多的介绍,赫赫战神,巍巍武安君,攻打韩国的南阳、太行道,那不是杀鸡用宰牛刀。
  (2)韩国国力羸弱已久,军纪松弛,屡战屡败,文恬武嬉,根本无法抵抗秦国的大军。
  (3)此战不是灭国之战,对于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几乎年年有战,战败国失地割城那是常有的事,没有引起其余五国的警觉,六国合纵无法形成,五国不援,韩国无法单独抗秦。

  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这次战役的过程,我又去查了一下《战国策》,发现里面记载着两个故事,间接的介绍了此次战役的过程。
  第一个故事是讲:一开始,秦军大举进攻,迅速攻下了南阳,韩国呢,没有办法,就把南阳割给了秦国,希望秦国不要再攻韩。也许大家会有些奇怪,秦国不是已经攻下南阳了,南阳已经姓秦,为什么还要韩国割让?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开始只是秦国非法入侵占领南阳,现在韩国的割地,表示秦国的占领是合法的。更重要的是韩国的割南阳,就相当于韩国把南阳人口、户籍、田亩、税收、财物、山川、河流等这些地区的重要文献、记录、典籍直接给秦国了,这样就大大加快了秦国的化地速度。可是秦国却继续进攻陉地,陈轸就劝说秦昭襄王不能背信弃义,否则其他国家就不会再割地给秦国了,秦昭襄王当然不会听,因为这是他们君臣三人通天大计中占领外围的第一步。

  第二个故事也是讲:秦国攻韩时的故事。范雎就对秦王说了这么几点:
  (1)土地是一个国家最珍贵的财富,任何国家和人都不会轻易抛弃,他们会拼死守护。例如:以前穰侯十次攻打魏国,都并未取得较大的战果。
  (2)这是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提醒秦王,注意民心、民愿。
  (3)第三句比较难理解,也比较长,范雎举张仪为例,我这边就不直接翻译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一下《战国策》。我就直接解释一下范雎的引申之意了:我们(秦国)可以不用直接重兵攻韩国的每一个险隘,因为那些险隘易守难攻,强攻损失较大,且耗费的时间较久,不利于秦国的下一步计划。我们可以攻击韩国的首都新郑,兵临城下,一开始先假装要灭韩国,之后再派使者说韩国割让秦国想要的那些关隘土地就行了。如果当今的韩王是个聪明人的话,他就会直接割让土地给秦国,保存韩国;如果韩王没有头脑,那么秦国就扶植愿意割让土地的韩国公子当韩王,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