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决战之长平大战》
第16节

作者: 福建大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4)吞并中山国,中山国位于赵国的领土以西,而且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赵国的国土分成南、北两块,首尾不能相连,因此剿灭中山,将赵国的领土合二为一,对于赵国来说,拥有者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期,多次派兵进攻中山国,最后灭了中山国,赵国不仅扩地五百里以上,而且还打通了任督二脉,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绝世高手。
  (5)接受韩国上党郡,赵国接受了韩国的上党十七城,给邯郸增加了三百多里的战略纵深,并且进逼秦国河东、河内两郡,取得了居高临下的态势,在战略上取得了主动的地位。
  综上所述,我估计此时的赵国国土疆域应该有方圆3000多里,国土面积、变法的深度、广度都不及秦国,所以赵国的综合国力在秦国之下。虽如此,想当年孙膑不也凭借着国力稍逊一筹的齐国,在桂陵、马陵两次大败魏国霸主,使得魏国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国家的实力是一部分,但是出色的将领谋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此时秦、赵两国的出色将领有谁呢?请看下集。
  日期:2016-09-09 12:29:59

  第三十六章【白起的四大战将】
  我们先来看一下秦国的几位出色将领吧,第一位肯定是武安君白起,数十万秦军奉为“战神”,纵观其一生,百战百胜,而且每一战都打得干净利落,又狠又刁又猛,几十年来威震天下,白起挂帅,天下几无人敢抗。当然在这一集中,我想主要来介绍一下白起手下的“四大战将”。
  (1)四大战将之首
  王龁,此时为秦国的左庶长,军政实权大臣,寻常战事一般都是他出马。王龁作战勇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这次秦军先期增兵河内郡,之后进攻上党,都是王龁为主将,独当一面。可惜,王龁一生中最大的败绩是进攻邯郸之时,被信陵君率领的魏、楚数十万援军打的大败,损失了十几万秦军将士,这次大败也导致了王龁后来没有成为秦国的上将军。之后,王龁在秦庄襄王三年,再次攻破上党,并且还辅佐了秦王嬴政。一生中,历经四朝为将,功勋卓著。

  (2)四大战将之二
  蒙骜,以前是齐国人,后投靠秦国为将,他为人谨慎,性格沉稳,在白起时期,大多数时候都是担任中军主将,负责前军(王龁)与后军粮草辎重等等各项繁杂的事物。他的儿子蒙武、孙子蒙恬和蒙毅都是非常著名的朝廷重臣,可以说是名将一门,光耀千古。
  蒙骜一生中,也是历经四朝,战功卓著,特别是在白起死后,担任秦国的上将军,这时他的战功才更加突显出来,可以说是大器晚成。蒙骜一生中夺韩十余座城池、破赵三十余城、下魏近五十城,并且设立三川郡(周室)和东郡(与齐国相连),可以说是秦国的勾股重臣。
  当然,蒙骜一生中最大的战绩是:在秦庄襄王三年攻打魏、赵两国,攻下三十七座城池。可是后来因为秦国的战线过长,信陵君又率领数十万的五国联军(除了齐国),第二次击败了秦军,秦军损失十余万。
  总的来说,就战功和一生中对秦国的贡献而言,四大战将中蒙骜应该是排在第一位,可是在白起时期,他的锋芒还没有真正显露出来,所以暂时屈居第二了。

  (3)四大战将之三
  王陵,很奇怪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非常少,但是他为人机敏,办事练达,善于骑兵作战。比如这次,白起将镇守野王,修筑粮仓,扩宽道路的重担交给了他,足以见白起对他的器重。王陵可以说是白起手下的一支尖兵,往往在战场最胶着时,插向敌军的心脏。
  我觉的王陵比较适合去实施主帅布置的任务,不太适合做独当一面的统帅,后来在围攻邯郸时,王陵率领二十万大军,猛攻邯郸,可是赵国军民殊死抵抗,竟然折了秦军五校人马(将近五万),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绩了。
  (4)四大战将之末
  桓齮(yi)或者叫桓龁,此时为秦军的步军主将,办事老成。可是在这一时期正史上记载比较少,在后来秦始皇时期倒是较多。他的一生中,历经百余战,屡立战功。最大的一次战绩是在:秦始皇十三年十月,攻赵平阳,斩杀十万人(后被李牧大败,秦军损失十万)。可说是功过相抵,这战白打了。

  在这一集中,我们介绍了白起的四大战将,大家也对他们性格、能力、才华、战功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此时赵国的名将,请看下集。
  日期:2016-09-11 09:25:23
  第三十七章【赵国的名将】
  此时是赵孝成王五年,这位赵王继位称王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他的父亲赵惠文王不仅给他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也给他留下许多名将名相,一个国家最宝贵的是什么?人才。此时赵国的名相有蔺相如、虞卿、平原君赵胜,在这一集中,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赵国的名将。

  (1)乐毅
  乐毅是燕国的上将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后来被燕昭王封为昌国君。主要功绩是辅佐弱燕,振兴燕国,联合秦、魏、赵、韩四国结盟,之后乐毅亲自率领五国联军,在公元前284年,攻打齐国,连下齐国70余城(除了即墨、莒城),使得燕国一举成为方圆5000余里的大国。可惜后来,一代雄主燕昭王死后,乐毅被继位的燕惠王罢免(田单趁机大摆火牛阵,收复齐国全境),乐毅就跑到了赵国,被赵国封为望诸君。

  此时的乐毅在赵国已经居住了十几年,每天深居简出,淡薄名利。所以,我觉得乐毅也不适合为赵军的统帅(指挥长平大战),因为一是乐毅的心气没有了,他以前已经取得过了举世闻名的战绩,现在基本算是隐居了;二是他是从燕国外来的,赵王会把举国的兵马交给他吗?三是乐毅已经近十八年没有统军,他对军队的情况、战力、后勤、各位将军等等都不了解。所以赵国不会让他成为统帅,率赵军抵抗秦军的。

  (2)廉颇

  廉颇,赵国名将,早年就曾率赵军屡败秦师,身经百战,屡立战功,特别是在公元前283年,廉颇率赵军伐齐,长驱直入,夺下阳晋,以勇气闻名于天下诸侯。
  在廉颇的一生中,几乎有五十年的时间在赵国为将,截止于此时(公元前261年),廉颇为赵将有将近三十多年,很早以前就是赵国的上卿、上将军,他对四十余万赵军了如指掌,指挥大军如指臂膀。所以,廉颇肯定是抗秦大军统帅的不二人选。
  (3)乐乘、乐闲
  乐乘是乐毅的同宗,乐闲是乐毅之子,他们都是赵国将领,才能虽比不上乐毅、廉颇,但是他们统帅十万大军之才还是有的。
  (4)许历
  他的故事要好好讲一讲。许历成名于秦、赵两国的阏与之战,当时他是赵奢援军中的一员,只是一个小小的百夫长。赵奢当时知道秦军在半道上设下了埋伏,于是就在邯郸城外30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深沟高垒,麻痹秦军。28天后,秦军撤走埋伏,赵奢军经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迅速迂回切断了秦军的退路,秦军回军,想要拼死打开退路,一场血战一触即发。正是在这时,许历向赵奢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秦军势大,厚阵以待(赵军要建立多道防线,严阵以待);二是先占北山者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