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门六鉴]养灵人——存世之人皆有念,枉间之物养作灵》
第15节作者:
申午君 “什么叫给我那笔钱,这次的钱咱俩七三分帐,怎么说这次来也帮了点儿忙。”
我把头抬起来:“我还有钱呢?”
买了当天晚上飞往杭州的机票,上了飞机莫梨这才给我说这趟去浙江的目的。
在唐家开棺以后我们都已经猜到那只玉佛肯定早就被唐老太放到了尸体的口中,所以莫梨也没打算细看,只瞟了一眼,但就是这一瞟,她就发现了那只玉佛不对劲儿的地方。
那只玉佛是头朝里塞在尸体嘴里,莫梨刚好看到它的底部,发现玉佛底部有几处黑点。
棺材里没有大量氧气,况且才放进去没多久,肯定不是被氧化了。
“那是什么原因?”我在旁问道。
“恐怕那只灵不是善灵。”莫梨苦着张脸。
“那你的意思,唐家的问题还真出在那只玉佛上?”
她摇摇头:“不是玉佛的原因导致的,否则唐桦的尸体哪能安安稳稳的躺在那儿。”
“那咱还跑什么,”我把胳膊往头后一靠:“既然那玉佛没问题,还跑浙江来查什么。”
“你记不记得我给你说过的,养灵需还愿?”
我想起来第一次进入莫家养灵屋时候莫梨说的那段话:世间万物灵气于世,终需皆归天入地,今我养灵之人暂收亡人之念以求养育成灵,造福世人,已达心愿,来日必将完成亡人之愿,万灵勿怒,保我平安。这里的确说到一旦收灵则要还愿。
“当时我盗出那位高僧的双唇之后,按照和大师生前的约定,给清耳寺捐了不少香火钱就走了,没曾想几年没见他却多了不少未了的心事。”
日期:2016-04-08 20:59:00
莫梨最早去清耳寺是唐家找到她两年之前,当时她在天台山游玩儿,迷路间才发现在幽闭处有这么一间世外桃源般的寺庙,当时就进入寺庙之中,于清耳大师聊的甚欢,聊到半处莫梨表明身份,讲自己是养灵人的身份告诉了对方。
清耳大师问清养灵一门是做什么的之后,对他们的做法很赞同,认为事件万物存在即合理,况且人身一幅臭皮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能为在世之人做些贡献也是善事一件。
莫梨当时就和大师约定,想要待他死后将其双唇取下,以养善灵。但是按照出家人的规矩,出家人死后尸体最好不要收到损害,所以才来征询当事人的意见。
后者哈哈一笑道:“一幅臭皮囊,何必留于人世,姑娘如果需要,拿去即可。”
莫梨这才在对方死后偷偷将其双唇盗出,想要养一善灵,没想到这灵出了问题。
“还愿不成,必要重来,那只玉佛底部已经出现黑点,可见清耳大师走之前心中之事必然是烦扰了他许久。”
“那这可怎么办,人家是得道高僧都被这事儿困扰,咱们怎么查去?”
“去了再慢慢查吧。”
飞机降在杭州,辗转反侧终于到了台州,找了件酒店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启程前往天台县。
天台山位于天台县城北,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于甬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东北,海拔1098米,由花岗岩构成,多处悬岩,峭壁和瀑布。
天台山地处宁波,绍兴,金华和温州四市的交接地带,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
搜神记中还记载了关于天台山的传说,据《搜神记.天台二女》中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远不得返,经十三日饥。遥望山上有桃子树熟,遂跻险援葛至其下,啖数枚,饥止体充。欲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妍。复有一杯流下,有胡麻饭焉。乃相谓曰:“此近人矣。”遂渡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色甚美,见二人持杯,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杯来。”刘、阮惊。二女遂忻然如旧相识,曰:“来何晚耶?”因邀还家。南东二璧(南东二璧原作雨璧东壁,据明钞本改。黄本作西璧东璧)各有绛罗帐,帐角悬铃,上有金银交错。各有数侍婢使令。其馔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美。食毕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夜后各就一帐宿,婉态殊绝。至十日求还,苦留半年,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乡。归思甚苦。女遂相送,指示还路。乡邑零落,已十世矣。
日期:2016-04-08 22:58:00
随着天台县的旅游发展,天台山中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开发完成,只剩下一些险地还是处丨女丨地,其余地方景区遍地都是,以往的清静早已被打破。
我俩一天的舟车劳顿才到了天台山脚下,入住了山下的一间古色古香的旅馆,当时是旅游淡季,我们进门的时候老板娘正趴在前台打着瞌睡,我过去拍了拍桌子才叫醒她。
老板娘姓李,没想到这个季节还有人来,忙招呼我们进房间。
莫梨没着急,先是和李大姐聊了聊,问了问这几年来旅游的人多不多。
李大姐哭丧着脸:“唉,人早就没前几年多啦,天台山都被开发的差不多了,只要能去的了的地方都开始收费了,就最近两年人一下少了下来,我们这儿生意也更难做了。”
“怎么会人突然少了下来了呢?这山青水秀的。”莫梨在边上问道。
李大姐望着天台山:“我从小在这儿山脚下长大,活了一辈子,这山就是我家。但是说难听点儿,天台山也算是座峻山,这年头有谁愿意花钱来受罪爬山的,有钱的不都是去国外玩儿去了。”
“而且啊,”李大姐继续道:“这天台山上面最多的就是寺庙,无论是大寺小寺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被挖掘出来了,中国信佛的人才多少?大部分人都是图个新鲜来看一次就再也不来了,这人肯定是愈来愈少。”
李大姐抱怨了十几分钟,看了看表:“这天色也不早了,你俩先回房间待着,等下我把饭菜端上去,今天来人了我也刚好跟着改善改善伙食。”
和莫梨回到房间,她想了半天问我:“你有没有什么想法?会不会和这上山人一下少了有关?”
我往床上一趟:“不会有关系吧,你之前不是说那寺庙地处幽闭,也只有有缘人才能到吧,本来去的人应该就不多,再少也少不到哪儿去。”
我劝她别想了,等到明天上山去了庙里就什么都知道了。
第二一早我俩就上了山,莫梨凭借着记忆找了半天,居然没找到当年的路。
一路上我已经累的够呛,坐到路边喘着粗气:“我说莫女侠,你是个路痴啊,这才多久没来就把路给忘了?”
她皱着眉想了半天:“不对啊,我记得就是这附近有条小路,怎么连路都找不到了。”
我起身拉着她往人多的地方走了走,找了个大哥问了问清耳寺在哪儿,大哥指了指我们身后的指示牌,上面写着清耳寺,然后画了个向右的箭头。
莫梨突然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嘀咕道:“我大概猜到原因了。”
日期:2016-04-11 11:18:00
十三:清耳寺
我还没来及的问,莫梨就朝着指示牌的方向走去。
两人走了有两百多米,一座堪称“华丽”的寺庙出现在眼前,庙门上三个金色的大字:清耳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