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 顾鼎臣》
第59节作者:
金笺 第十三章 弃禅佛跳墙
福州有名菜, 开坛十里香。
荤香扑鼻来, 弃禅佛跳墙。
酒肉穿肠过, 滋阴又补阳。
饕餮人之乐, 何欲盖弥彰?
顾鼎臣偕同夫人、仨兄弟和凤旃奉旨到苏州探望师母,并为然松园、绩断厅和七十二峰阁题写匾额和诗词,一个月的休假很快过去了,于是赶紧收拾行装日夜兼程赶回京城。正德皇帝要顾鼎臣编修《孝宗实录》,他整天埋头苦干,挑灯夜战,当编修到一半时,传来噩耗,老父亲病逝了。照例应该回家守孝,丁忧三年,正德皇帝说编修《孝宗实录》不能耽搁,特准顾鼎臣在家守孝七七四十九天后,可以使用官署驿道往来于京城和家乡之间,继续编修《孝宗实录》。
文昌君和顾撷冈租下三辆马车,陪同义父母和三弟、凤旃回家奔丧。顾鼎臣祖辈都信奉道教,追悼亡灵时要设斋醮,请道士设坛打醮做道场。按照道教教规,举行斋醮仪式时,要诵念给“天师”的奏章梵文,再焚烧上报“天师”。这种道教奏章梵文,通常是诗词、散曲和骈体文,需要用朱砂笔誊写在青藤纸上,美其名曰“青词。顾鼎臣的祖父和父亲都擅长创作“青词”,而顾鼎臣更是博古通今,文才卓著,写的“青词”情调高雅,韵律柔美,文采华丽,还配有一整套相应的祭祀法典和伴奏音乐。顾鼎臣满怀深情撰写了一篇悼念父亲的“青词”,还撰写了《永思录》。
守灵刚过七七四十九天,文昌君和顾撷冈又陪同义父全家急匆匆赶回京城。顾鼎臣刚到詹事府上班,就听到吏部尚书马文升和兵部尚书刘大夏因为连续不断上书劝说朱厚照,被迫离职回家养老了。在朝堂上还发生了一件詹事杨芳被司礼太监刘瑾辱骂,乃至捆绑挨打的事件,由于正德皇帝偏袒刘瑾,内阁顾命大臣刘健、谢迁已经愤然挂冠归里。
顾鼎臣走访了朝中志同道合的同僚,回到家中给仨兄弟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刘瑾以斗鹌鹑、击球走马和弄些鹰犬鸟兽来博取贪玩成性的少年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欢心,这个继位不久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已经片刻离不开刘瑾,视他为左膀右臂,封他为司礼太监,执掌皇宫礼仪、刑罚、门卫和关防大权柄,虽然只是正四品官职,却权倾朝野,狐假虎威,干预朝政,欺压朝臣。刘瑾与太监马永成、高风、罗祥、魏彬、邱聚、谷大用、张永相勾结,张牙舞爪,结党营私,人称“八虎”。正德皇帝每日与八虎玩乐,他们或者击球走马,或者放鹰犬猎兔鹘,或者排演俳优杂剧,乃至微服出行,日以继夜地游荡玩耍,玩得昏天黑地,天翻地覆,以至于经常不上朝堂听政。朱厚照对三位顾命大臣好言劝告置之不理,将朝政大事统统交给刘瑾处理,他也不批阅奏折,偏听偏信,任由刘瑾独揽大权,排除异己,结党营私,胡作非为。
无论内阁大臣怎么劝阻 朱厚照依然我行我素,不仅没有履行诺言,反而连早朝都不上了,更不要说午朝和经筵了,整天连这位皇帝的影子也见不到。马文升和刘大夏见此状况,非常焦虑,为了不辜负先皇的重托,及早规范这位少年皇帝的行为,把他引上正轨,于是两人联名上书劝说朱厚照,并且表示如若皇上不采纳他们的意见,将一直上书下去,直到皇上改正为止。朱厚照感到不胜其烦,听了刘瑾的谗言,于是对这二位大臣说:“你们不用再上书了,从现在开始收拾东西回家养老去吧。”马文升和刘大夏的离职退休,使内阁三大臣下定决心,必须联合六部九卿和所有正直的朝臣,找准时机,奋力一搏,彻底除掉祸国殃民的太监八虎。
有一天侍郎王鏊在朝堂上提议,今年信阳灾荒,百姓饥寒交迫,要朝廷减免赋税。刘瑾立即谗言道:“大胆王鏊,你胆敢丰年谎报荒年,这些奏折都是信阳刁民的做作和地方官的谎报,不能以此为凭据说减免国家赋税。最可疑的是信阳籍的朝臣,谁知道他们是否串通舞弊。”王鏊正是信阳籍官员,听了刘瑾诬陷不实之词怎么能忍气吞声,便辩驳道:“刘公公不要谄害忠臣,信阳灾荒是有目共睹之事,如有谎报,可以派人去调查,岂能容你诬告,血口喷人。”刘瑾威胁道:“你既然不是串通作弊之人,何必气急败坏,分明是做贼心虚。”
不等王鏊反驳,也是信阳人的詹事杨芳挺身而出:“刘公公,串通作弊要有证据,谁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诬陷好人?难道没有天理公道了吗?”刘瑾被杨芳拦腰一棒,顿时怒目而视,大声斥喝道:“你算是什么东西,胆敢咆哮朝堂!”杨芳大怒道:“我乃朝廷大员,不在朝堂议政,倒容你一个阉人来干预朝政!”刘瑾被杨芳触及要害,恼羞成怒,立时举手打了杨芳一巴掌,又喝令伺候室侍卫将杨芳捆绑起来。杨芳是正三品的詹事,而刘瑾只是正四品的司礼太监,却在朝堂上耀武扬威欺压朝臣,干预朝政。起初内阁顾命三大臣刘健、谢迁和李东阳还在好言相劝,等到刘瑾动手打人,还捆绑朝臣,再也忍无可忍,一齐怒吼道:“ 太监阉奴可以如此放肆,难道连朝廷王法都没有了!”刘瑾见已经触犯众怒,恐怕局面难以收拾,便乘乱溜之大吉。
这时以刘健为首,六部九卿拉着杨芳、王鏊入宫奏请皇上。只听景阳宫钟鼓齐鸣,清道静鞭击打得啪啪作响。刘健、谢迁、李东阳和六部九卿等三百朝臣纷纷跪下,杨芳哭着上奏刘瑾辱骂捆扎经过,王鏊上奏刘瑾诋毁挑衅行为。刘健捧上弹劾以刘瑾为首的八虎罪状奏折,跪拜叩首道:“陛下要是不严惩八虎,臣等不能再受这些阉奴欺凌,也不能再辅佐皇上治理朝政,只有辞职回家养老了。”
正德皇帝见奏折上列举了以刘瑾为首的八虎种种罪状,更严重的是六部九卿、三百朝臣众口一词,知道刘瑾等八虎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不加惩处已难以平息众怒,于是下谕旨,命令刑部明日拟罪处罚,众臣这才全部散去。
谁知此时刘瑾秘密召集八虎开会商讨对策,被刘瑾收买的朝臣中的败类,大学士焦芳连夜把内阁会议的计划告诉了刘瑾。他说弹劾八虎的奏折是李东阳撰稿的,刘健和谢迁一定要皇上把八虎抓起来杀掉,而李东阳则主张把八虎赶走。焦芳建议八虎赶紧连夜逃跑。
八虎中有的说逃到南京,有的说逃往云南、贵州,刘瑾说:“逃跑不是办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哪怕逃到天涯海角,锦衣卫也能把你抓捕回来。皇上年少无知,贪玩成性,他是一时被六部九卿这班文官逼迫得没有办法,所以才下谕旨抓捕我们。其实他心底里还是喜欢我们这些又听话,又能陪他玩乐的内监,非常讨厌整天扳着面孔训人的内阁大臣和六部九卿这些朝臣们。我可以断言,皇上现在一刻也离不开我们八虎,所以只要我们连夜到皇上那里跪拜哭诉,想必定能打动皇上的心,一举扭转乾坤,逆转败局。”
正德皇帝刚回到后宫,刘瑾等八虎已经跪拜在门前,见正德皇帝进来,就一起放声痛哭。正德本来就宠信这班内监,整天陪着他玩乐,每天都离不开他们,见他们哭得如此伤心,便动了恻隐之心,安慰道:“你们有什么冤情尽管可以如实上奏,自有朕替你们作主!”刘瑾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谄媚道:“内阁大臣、六部九卿欺负陛下年青,在朝堂上骄横无礼,独断专行,骂奴才为阉奴,说我们以鹰犬逐兔,击球走马,微服私行等坏事来诱惑陛下不好好上朝理政。这分明是想要压制陛下,先拿奴才们开刀!陛下若听之任之,不英明决断,听阁臣摆布,问奴才之罪,我们坐牢杀头不要紧,可是以后有谁再敢侍候陛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