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 顾鼎臣》
第60节作者:
金笺
日期:2017-03-25 16:47:07
正德皇帝贪玩成性,最恨有人阻挡他游戏玩乐,这时听了刘瑾的撺掇和挑拨,不由得心生怒火,拍案大怒道:“谁敢干预朕的私事?你们不要害怕,朕赦免你们无罪。”刘瑾率八虎叩首拜谢,极力劝说正德皇帝恢复东厂、西厂,监督这班造反的朝臣。这东厂、西厂在他父皇弘治初年就废除了,如今正德皇帝对内阁大臣和他手下的朝臣们很不喜欢也不放心,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同意重设东厂、西厂,由刘瑾兼任东厂、西总监督。刘瑾又指派手下丘聚主事东厂,谷大用主事西厂,其他几虎亦各据要害,唯独张永没有得到重用。
第二天早朝,内阁刘健、谢迁、李东阳和六部九卿等满怀信心,指望正德皇帝惩办刘瑾等八虎,哪里想到正德皇帝不仅不惩办刘瑾等八虎,还重设东厂,并授刘瑾为东厂监督。谕旨宣布,刘健、谢迁和李东阳不觉心灰意冷,下朝后立即上疏请求辞职退休。起初有旨挽留,他们再三上疏,结果正德准予刘健、谢迁辞呈,李东阳仍留职内阁。
刘瑾假借东厂、西厂总监督之名,肆无忌惮地公报私仇,株连无辜,以掩盖他结党营私,独揽大权,谋财害命的卑鄙企图。小人得志,首排异己。一个月之内,凡是前朝忠臣,罢黜殆尽。但刘瑾尤不解气,又矫旨刘健、谢迁等五十三位忠臣为奸党。他对东厂、西厂特务仍然不放心,还矫旨设立了统管东西二厂的内行厂,由其独断专行。内行厂比东厂、西厂更加残酷无情。刘瑾派出无数心腹小太监去刺探官民隐私,稍有不顺眼的,私下议论八虎专制的,无论官职高低,还是富商巨贾、平头百姓,都可以任意逮捕,滥施酷刑。
凡重金贿赂刘瑾者,可以越级升迁,其乡朋亲友因此获官者不计其数。刘瑾视朝臣为奴仆,稍不如意,轻则廷杖,重则下狱处死。民间街坊稍有一点议论宦官八虎的就有东厂、西厂太监报知刘瑾,立即捕捉到厂中,用厂刑拷打。刘瑾嫌朝廷准许的国刑太轻,有一些硬汉照样能坚挺过去,于是发明了二十几种酷刑,例如有一种极刑是在一张铁皮里面密密麻麻钉上针尖,用刑时将铁皮裹在犯人身上,做成一只铁桶,一名太监按住铁桶,一名太监抓住犯人的发髻从桶中倒拉出来,只见他身上的肌肤被针尖划得一丝一丝地化开,就像脱掉衣服,再把盐卤倒在他身上,这撕心裂肝的疼痛,犯人就昏死过去了,刘瑾美其名曰“猢狲倒脱衣”。还有一种最残酷的刑罚叫披蓑衣。就是把青铅融化后,和着滚烫的油浇在犯人的身上。只见铅油将灼散的肌肤点点滴滴的四散淋下来,人就像穿了一件大红蓑衣一样。其他还有”仙人驾雾”、“挂绣球”、“掮葫芦飞蜻蜓”等等多达二十几种酷刑。对于重罪疑犯,或者东西二厂办案不力者,刘瑾就指派内行厂特务追杀。
顾履方听父亲讲述后气愤地说:“刘瑾为首的八虎太监气焰嚣张,可惜弘治留下的三人内阁,走了忠心耿耿、能谋善断的刘健、谢迁,留下能写能算的笔杆子李东阳也成不了大事。难道没有朝臣敢于上疏挽留刘健、谢迁?”
顾撷冈说:“如今是刘瑾独揽朝政大权,谁要上疏挽留,谁就倒霉。我见过李东阳,他是一位心思缜密、深思熟虑的人,他主张八虎只能赶走,不可捕杀。刘健和谢迁对正德皇帝的个性了解不透,也低估了刘瑾为首八虎的卑劣手段。”
文昌君说:“撷冈老弟说得对。朱厚照是个贪玩成性的荒唐皇帝,谁要是阻拦他玩耍私事,谁就没有好果子吃。朱厚照非常宠信刘瑾八虎这些听话的玩伴,他已经离不开八虎,只能把八虎从朱厚照身边赶走,要是把他们捕杀了,朱厚照于心不忍,也下不了手,再说刘瑾八虎也不是好对付的,他们会狗急跳墙,负隅顽抗。”
义父顾鼎臣说:“撷冈和文昌兄弟俩说得对。正德皇帝的性格我最清楚,他是被先皇弘治宠坏了的,玩性难移,谁也不能阻挡他玩乐,也不会同意捕杀他的玩伴。再说刘瑾八虎已成气候,是很难制服的可怕对手,要打倒刘瑾八虎,只有等待更合适的时机。李东阳我了解他,他比刘健、谢迁更加老成持重,坚韧不拔,与我是忘年之交。他之所以留下来是有深谋远虑的计策的,他是在等待诛杀刘谨八虎的时机。刘健、谢迁和许多朝臣都误以为他投靠了刘瑾八虎,其实不然,李东阳是个能忍辱负重,干大事的人。”
顾撷冈说:“我看刘瑾是个心狠手辣的阉奴,他对正德皇帝百般奉承,但对弹劾他的朝臣却千方百计地伺机报复,李东阳能逃避得了他的法眼吗?”义父顾鼎臣说:“撷冈分析得对。奸诈的刘瑾对李东阳并不信任,他千方百计地派人寻找李东阳的把柄,想要把他送进牢狱。但是李东阳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多少年来没有一丁点把柄落在刘瑾手中。李东阳不仅站住了脚跟,还把叛变投靠刘瑾的大学士焦芳拉拢过来,替他说情、办事。要不是李东阳从中斡旋、求情、营救,刘健、谢迁即使退休回家养老也免不了牢狱之灾,甚至于不明不白地冤死狱中。李东阳利用刘瑾对焦芳的信赖还挽救了大学士杨廷和、都察院副都御史杨一清,这二人成了李东阳的左右手,等到将来时机成熟,诛杀刘瑾时,杨廷和就是内应,刘一清就是外援。”
但是许多朝臣并不明白其中的玄机,他们鄙视李东阳,为刘健、谢迁鸣冤叫屈,纷纷上书挽留。以监察院御史薄彦征、南京给事中戴铣为首的二十多名朝臣是第一批上书挽留的,结果被刘瑾全部处以廷杖,一个个被打得皮开肉碇,戴铣居然被当场活活打死。为了挽救戴铣的性命,又有以王守仁为首的第二批朝臣上书,刘瑾照例还是全部处以廷杖了事。
文昌君说:“义父与王守仁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兄弟,你们一个是詹事府的左谕德,一个是刑部的主事,都是六品京官。义父若不方便出面去王守仁府上探望,我和撷冈可以代为前往。”义父顾鼎臣说:“我正有此意。现在东厂、西的特务遍布全城大街小巷,你们一定要小心翼翼的,谨防东厂、西厂在王守仁府外有盯梢的特务。”顾撷冈调侃道:“义父尽管放心,文昌大哥神通广大,法眼无边,他能识破任何妖魔鬼怪。王守仁我见过几次,觉得他脾气古怪,特别喜欢与我侃大山,聊哲学,他志存高远,想做当代的圣贤。”
义父顾鼎臣说:“撷冈看得很准,王守仁确实是个怪人。他成化八年生,年长我一岁,我尊他为学长。他家祖籍浙江余姚,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据说王羲之是他家的先祖,他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那年王守仁十岁,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北京。他父亲聘请了许多名师教他读书,但是他不喜欢坐在书房读四书五经,经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责难老师,他最喜欢到校场舞剑耍枪,学习孙子兵法。父亲没有办法,就带领他到居庸关外纵马驰骋辽阔的草原和荒漠,他看到关外早已不是永乐皇帝时代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鞑靼骑兵经常出没滋扰。于是王守仁对父亲说:‘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奏折,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意挂帅出征,讨伐鞑靼。’他父亲气得用手头的书劈头盖脸地打去,说他太过轻狂。回到京城后,他专心致志地研究朱熹的圣贤书籍,有一天他告诉父亲,他不想考功名做官吏,他要像朱熹一样当个圣贤。他父亲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王家祖宗的英名将要毁坏在你这个混小子的手里!’为了管束这个逆子,他父亲决定给他包办婚姻,要十七岁的儿子立即娶妻生子。他的岳父大人是王家的世交,远在江西南昌做地方长官。就这样他父亲把他赶出了家门,也赶出了京城,让他独自到江西南昌去相亲,免得他在跟前晃悠,在京城惹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