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中国政治的格局就由两个阵营的对抗变成了一群人的牌局,不受约束的军阀混战历史也从此而开始了。而当董卓退守长安并表现出彻底放弃帝国东部领土的控制权后,隐藏于反董联盟中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一场以袁绍和袁术之间斗争为核心的大对决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袁绍与袁术的矛盾我们已在第七讲中有所叙述,不过尽管两人心理上的隔阂一直存在,但相互之间却并没有公开撕破脸。此时东方各军阀之间的斗争仍然是局部的、无组织的行动,其中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当属袁绍,他凭借家族崇高的威望和手下出色谋划而和平夺取了自己盟友、冀州州长韩馥的地盘。身为联盟领袖而做出这样的事情,袁绍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但是他本人却并不在乎,因为毕竟冀州是当时中国最为富庶的一块土地。
其他地方之所以没有快速进入混战阶段,这大概是受到农民暴动影响的缘故。比如当时的陶谦就被黄巾军的余党伤透了脑筋,以至于他不得不请孙坚帮忙派出一位名叫朱治的将领前往徐州协助他平叛。而陶谦的地方自治主义又不可避免地将徐州的黄巾军赶到了青州和幽州,结果公孙瓒被迫在两州交界地带与数十万叛军进行了一场大决战,结果取得了辉煌胜利。这场战争让公孙瓒获得了与刘虞并驾齐驱的声望,但却更加加大了两人在有关幽州地区最高统治权上的分歧。
当农民起义军被暂时打压下去的时候,军阀们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寻找可以结交的盟友。一番外交攻势之后,袁绍和刘表、曹操结成了同盟而袁术与陶谦、公孙瓒站到了一起,一时间双方燃起的战火从长城一带烧到了长江流域,按照曹操后来的回忆,白骨化的尸体充满了荒野,行走上千里的路途都不能听到平民养的家禽的叫声(因为人都死光了)。毫无疑问,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绝不次于黄巾之乱,或者更为甚之。
曹操原本是没有资格参与这场大博弈的,因为自从前线战败后他就过了一段十分糟糕的日子。父亲拒绝资助他继续作战,而南方有权势的朋友帮他招募的士兵走一半便哗变、逃亡得所剩无几,狼狈的他只能再次逃到河南并极有可能接受了袁绍的庇护——作为高级官僚的孩子,两人很早便相识并保持了不错的友谊,这也是曹操最后仍然选择投奔袁绍而对方也愿意接纳他的原因。
但是没有证据显示曹操有再对袁绍提出任何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而且当袁绍重新回到河北时曹操选择了继续呆在河南。这时他的机遇也随之而来,首先是因为郡长被害而陷入混乱局面的东郡请曹操过来成为了新一任郡长,接着杀死曹操前任的那位兖州州长也在与黄巾的战斗中殉了职,他的下级在找不到合适继承人选的时候将曹操推上了州长的位置。
当然,曹操也是在战争中证明了自己,若不是靠成功打退了这些农民叛军,他也不可能稳定占据这两个重要职务。而除了职务上的变动,曹操还收编了三十万来自青州黄巾军(应该是被陶谦和公孙瓒驱赶来的)为己所用,这也让他一跃而成为了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
孙坚的遭遇则颇为让人同情。原本他应该与董卓一较高下的,但袁术并不支持这种损耗实力的行为,所以他压制了孙坚的意图并充分将其当做扩充自己实力的工具。这时刘表已经确立了自己在荆州的地位,而这是袁术与孙坚都比较反感的,于是他们决定南下与正在襄阳工作的刘表进行决战,要么驱逐他,要么杀死他。战争结果出人意料,孙坚遭遇了刘表部将黄祖的伏击,当场阵亡。
孙坚的死去稳定了刘表在荆州的权力,同时给与了袁术和孙坚的家人以重大打击。几乎同时,袁术在北方的盟友公孙瓒也在与袁绍的对抗中落了下风。在一场发生在一座小桥附近的会战中,袁绍以弱势兵力挡住了孙坚的步骑兵大军,同时通过合理的弓箭兵组合狙击了公孙瓒的起兵精锐。袁绍本人在这次战斗中得到了锻炼:当时他被小股敌军包围在了一个角落,他的亲信劝他躲到一处小建筑物下,但被拒绝。袁绍很勇敢地表示要么战死,要么战胜。
结果,他取得了胜利。
随后爆发的对抗来自曹操和陶谦,两人因为各自支持袁绍和公孙瓒的立场而大打出手,结果曹操占据了很大优势。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又突然被陶谦的部下抢劫、杀害,这对曹操是一个极大的侮辱,于是他宣布要与陶谦一直战斗下去。
几乎遭到灭亡的陶谦很意外地在刘备的帮助下守住了徐州,后者是公孙瓒派来援助盟友的人物。刘备随后留在了陶谦身边并极力挽留自己在公孙瓒处认识的河北壮士、号称三国时期最勇敢的武将赵云,但被对方拒绝。当时正遇上赵云的哥哥去世,于是他便向公孙瓒请假以回家参加葬礼。但刘备不知为何却知道赵云这一去是不会再回来了,于是便向对方提出了挽留,但赵云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终究还是做不到背叛道德啊!”
至今我们并不能清楚赵云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话,但我认为他是想表达两个含义。一方面,哥哥去世弟弟理应回去参加葬礼,这是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赵云原本认为公孙瓒是一个正义的将军,结果却发现他最大爱好只是杀戮,所以便失望地要求离开。
赵云不久后便会发现刘备其实也已经在思想上开始与公孙瓒产生了分歧,而他这次前往徐州也是准备彻底离开的对方。老同学在幽州的表现明显与刘备的政治理想不相符合,若不是因为有旧的交情,刘备可能更愿意与曹操等人靠拢而不是继续为嗜血的公孙瓒服务。再加上陶谦在徐州的政绩似乎也得到了刘备的尊重,所以他最终选择了这里而不是幽州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
徐州攻防的另一个历史意义在于它开启了曹操与刘备这两个同时代最杰出政治人物之间长达近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两人从中年鏖战到老年(虽然也有过合作),可以说他们两人确实要为三国后长时间的战乱和分裂负主要责任。不过这两个当事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事业的成败,套用曹操本人对刘备亲口说的话:“这世界上唯一的两个英雄,就是你和我啊!”
现在我们要暂时放下东方的历史,因为就在同时,帝国的西部出现了一件影响更大的事件——董卓死了。而这,也是我们下一讲要叙述的内容。
日期:2016-05-05 10:20:59
第十讲 董卓之死
董卓从洛阳到长安后的转变可以被视作是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的绝佳案例。一开始他仍然可以算是一名合格的政治人物,因为他选择了让自己留守洛阳而让其他人先行抵达长安,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行为无论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值得让人尊重的美德。
当然这并不能改变一个尴尬的事实:董卓是为了躲避孙坚而迁都到的长安,而几乎是在他迁都完毕的同时孙坚便战死在了襄阳。董卓是否因此而后悔迁都我们已不得而知,因为他曾在与手下的交谈中公开高度评价了孙坚并表示东方的反对者中只有此人可以对自己造成威胁,而现在,这个威胁已经消失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