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5-30 12:52:00
79 乱葬岗
这是我一个同事和我说的,这个有点恐怖……。
他们村里有一个墓地,有点像乱葬岗,其他几个村的也葬在这里,这个墓地有好几代了,缺乏管理,有的就是墓上再建的墓了。
后来村里看看这样不大好,就公开招聘墓园管理员。有个老头去应聘了,这个一般人也知道不是什么好差事,他就顺利上岗了。专门建了一个小屋,那老头就住在里面了。在村民看来感觉也相安无事,但不久那老头就大倒苦水,说你们没事千万不要干这个差事,半夜也不要往这个地方来。原来半夜经常有人敲窗户,不是轻轻的敲,而是“砰砰砰”的敲,模糊还能看到窗上的手。开灯时,灯一直是忽明忽暗的。这老头没过多久就死了,后来又招了一个老头,那老头没过多久也死了。后来也没人敢来应聘了,那个小屋就一直空着了。
看来有些鬼死了还不消停,还要出来吓人,不知悔改,叹……。
日期:2016-05-30 12:54:00
80. 落水鬼
这个是我同事说的,他有个外甥,外甥的丈母娘早年也比较能干,和人合伙做混凝土,也有好几百万身家了,衣食无忧,但不知怎的,突然迷上了赌博,短短几年,千金散尽。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最近居然查出了癌症,病情很重,眼看就要不行了。这时外甥的老婆也急了,就去问仙了。
那仙家就说道:”你们家族里有人是落水鬼。落水鬼的日子过得很惨,所以来缠着你妈了,你们快去做做法事,把这事情化解掉,然后有空多烧烧香。”
原来外甥老婆的奶奶是掉在河里淹死的,这也由不得人不信了,于是赶忙大做法事。
最近,外甥丈母娘的病情倒真的是好转了。不知亡羊补牢,为时晚否……。
日期:2016-05-30 18:55:00
81. 鬼神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
上次说的文丨革丨之前农村每个地方都有很多小庙,文丨革丨后就基本夷为平地了,在有些庙的原地方,其实就是一块平地,很多人会去祭点东西,烧香叩头,保佑家庭平安什么的。我家前方100米左右就有一个,大年30晚上队里的每家女主人基本都会来拜一下。
记得我上初中时,我们家那边有家人造房子,造的地基那也有一个小庙,估计就碰上了一点。然后事情就发生了,他家儿子间歇性的就不正常了,(他家没有精神病史)突然扒自己家的地基,买了香烟后全部扯掉,半夜怪叫,搞的我们很多小孩都很害怕。后来去我家前面那庙拜了一下,就好了,现在回去还经常碰到,好的很。
我妈跟我说了一个离谱的事情,关于我家前面那个庙,自从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后,很多人也感觉唯我独尊了。那是在70年代,我们隔壁队里有个人放鹅到我们那里,看到那个庙那里有几个祭拜的碗,然后不知天高地厚,撒了一泡尿在碗里,说:“大老爷,我给你敬杯酒喝喝。”
那人身体是绝对好的,不过回去没见到第二天的太阳,据说是暴毙,死因不知。但我们队里的好事之人说,我们大老爷是知道回报的人,肯定请那人下去喝酒了。
我想这些带点神秘色彩的故事,造成了这个小庙香火经久不衰。
日期:2016-05-30 19:18:00
82. 问仙
2012年年底,有个同事说认识一个大仙,他朋友想问点事情,想我们几人一起过去看看。
我也特别留意了一下这个大仙,她和我第一个故事中碰到的大仙眼睛很像,瞳孔处像一朵花,附体上身能看的出来,神态明显有变化,但不知是什么仙。
同事先问的事,同事的很多事我也知道,包括这个大仙说了一些后来的事,都是说的挺准的。 然后我问我女儿怎么样,她说挺好的,将来也平平安安,大概就这个意思。
接着我同事的朋友就开始问了。
这时大仙突然话峰一转,转头对我说:“你要好好修,将来还有个儿子,xxxxxxxxxxx.”
这个“好好修”我听得挺震撼的,我也明白它“修”的意思。不过当时有点可惜,没有问她是怎么知道的。
她说的时候我还属于不能生二胎的,后来放开了,不过现在还没有要二胎的计划。
她还说世界的一切都是游戏,不必太执着,一切随缘。这个见解还是很高的,不是一般的人能体悟的。
话说回来,人生如戏,各人的角色不同,可以尽情游戏,尽力演好角色,同时放下执念,雁过不留痕,若太较真的话你就输了。
日期:2016-05-31 12:41:00
自己这边的故事基本讲的差不多了,后续讲一些古代的古代笔记小说中的奇闻异事,有些故事比较有意思,比如轮回,修行,改命等事,这些故事我基本都简单翻译了一下。
日期:2016-05-31 12:47: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83 智慧--瞻言百里
乾隆壬戌癸亥年间,村落男人女人,往往得怪病,男子则尻骨生个尾巴,有点像鹿角和珊瑚枝;女子则患阴挺,有点像葡萄和芝菌。有人能医治这个病,一割病马上就好,如果不医则人必死。这时风言风语说有妖人投药于井,使人饮水成此病,然后医治,因以谋利。当时内阁学士永公为河间太守,有人就请永公捕捉这些看病的人。永公曰:“这件事是可疑,然而也没有证据,一村不过三两井,命人严守视之,那么就没人施其术了,如果抓起来一一逮问,那么就无人再敢看此病了,恐怕死的人更多了。凡事宜熟虑其后,不要太过着急也。”永公坚决不同意把那些会看病的人抓起来。没过多久,怪病也消失了。有人认为永公这是镇定,有人也认为这是纵奸。
后来我到了乌鲁木齐,因为牛少所以牛价很高,农民都买不起,于是我就下令严禁杀牛,牛价果然下来了。但是贩牛者听说牛价低了,也就不肯过来贩牛了,第二年牛价成倍上涨。我赶忙取消禁杀令,牛价才下来了。
又有深山中盗采金矿的人,有几百人,捕捉他们恐怕那些人激变,听之又恐生祸,因此我设策断其粮道,果然那些人因为饥饿都跑出来了。然而散出来之后,这些人因为穷都去做了盗贼,然后后面就是官府巡防缉拿,焦头烂额。处理了半年,才算解决。
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有收目前之效,而贻日后之忧者,始服永公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日期:2016-05-31 15:48:00
以下故事忘了出自哪里了。
84 再来人—不昧前因
昭文的金芗谷,岁数较大但还没有儿子。一天游玩于浙江之西湖灵隐寺,默祝三宝,祈求子嗣。后长老与金在廊间散步,过厨房时,见一跛脚僧人对金而笑。长老点首,但金不知其故。归家后,金的一个小妾就有了身孕,过了10个月左右,一天这个小妾梦一僧人直入卧室,醒来后告诉金,金心里很惊讶,不久小妾就生下了一个儿子。
过了一年,金又来到杭州。到了灵隐寺,长老贺喜道:“公子可安好。”金问何以预知,长老就引金入厨房,见到一佛龛,上面写道:“内则当时相视而笑之烧火做饭僧人也。他圆寂时嘱咐勿烧化其身,等他自来。故相留以待。”长老也书龛际一联云:“此去有缘凭夙慧,归来好认旧菩提。”于是金出资为之砌砖。并回去归告家人,于是家人都呼金的儿子为“小和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