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些灵异事》
第22节

作者: 上心求
收藏本书TXT下载

  边洁卿听说此事,就找黄过来说话,黄看来就是一村夫。问以鬼道的事情,黄说:“冥界昏昏,无昼无夜。初死,见人饮食,也想吃饭,但靠近后感觉臭味不可近。惟有佛寺香火,村里烧饭的烟气,掬而食之,就感觉肚子饱了。烦闷时就和鬼伴聚谈。一日没有找到鬼伴,见有四个丽服的女子经过,后面跟有三个男子。感觉有异也就跟了上去,到了一个园墅,七人一起进去,自己也跟了进去,不知不觉已经投胎为小猪。自己感到非常厌恶,就想撞墙死掉,但力气太小死不了。看见不洁之物,但闻起来颇香,也忍饥不食。一日母猪带他入一个菜园,见到蔬菜,就大吃起来。这时守园的人来了,众猪都逃走了,他走的最慢,被守园人抓住,拎起一把摔死了。死后又变为鬼,一天,鬼伴聚谈,有皂衣者经过,指着他说:”“此人可一同前去。”后又状如吏胥者也看着他,说:“不错。”就把他驱赶前行。正抗拒时,已经坠地为一婴儿。旁边有一老妇人说:“赶快掐死他。”死后又为鬼。做鬼时也颇自由,初也不希望转生,也未见阎罗及地狱,惟状如吏胥者经常能见到,可能自己也像乡野小民,无事不入官府吧。

  黄所言挺多,洁卿为我叙述如上之事。
  日期:2016-06-10 12:21:00

  《庸闲斋笔记》 清--陈其元
  123 圣人之言 
  父亲曾和我说起,他小时侯读《论语》,一直不服孔子的“及其老也,戒之在得”二句,说:“人老则一切皆淡,何须戒得?”等他到徐州做官时,已是年过六十了,一天有个案件的家属想出万金贿赂他,被他严辞拒绝。平时每日睡觉,一碰上枕头就熟睡,当晚忽然转辗反侧睡不着,一开始也想不明白,过会就自己打自己巴掌,骂道:“陈某,何不长进若此!”于是熟睡如初。第二天对人说:“我乃今始服圣人之言也。”

  日期:2016-06-10 12:42:00
  这个故事出自清代的(子不语),是袁枚写的。

  124 菩萨答拜
  我的祖母柴太夫人经常和我说,她的外祖母杨氏没有生儿子,杨氏就和她的女儿洪夫人住在一起,死时年九十七岁。住在楼上奉佛诵经,三十年没有下楼。性情非常慈善,听见楼下打骂奴婢的声音,便傍徨吃不下饭。或奴婢有人上楼,就把饭分给奴婢吃。九十岁以后拜佛,居然佛像起立答拜,杨氏非常害怕,当时我的祖母柴太夫人还很小,杨氏就拉着我的祖母作伴,说到:“有你在这儿,佛就不会答拜我了。”

  杨氏死前三日,叫人拿盆洗脚。婢女就拿以前用的木盆进来,杨氏说道:“不可以,我此去将踏莲花,必须要用洗脸的铜盆来。”洗好后一会儿,就闻到檀香之气自空缭绕,杨氏端坐盘腿而逝。死后三天三夜檀香才散尽。
  日期:2016-06-10 12:59: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125 阴阳眼

  江西的黄桐生能看见鬼物,黄自己说幼时患有近视,少年时生了重病,病好了之后,眼睛能看到虱子等微小东西,同时往来的鬼物也能看的一清二楚。曾去凭吊汪子健夫人的丧事,子健夫妻伉俪感情很好。有人询问黄看见其夫人否。黄就说了所看到的,果然是子健夫人入馆时所穿衣物。
  我曾经也和他深谈,黄说:“闹世间都有鬼,城南先农坛故址最多。黄每次遇到,就诵《往生咒》度他们。一日众鬼群集,念咒也不退,非常窘迫,然后自己偷偷溜走了。第二天黄就去问乩,乩仙授他一句偈语,并说道:“孽深者用这个偈语度之。”于是黄再来到上次的地方,诵了偈语,群鬼果然拜谢,黄也知道他们得度了。偈语共四句话,我仅记得其中两句,云 “众生登于宝地,八宝会于莲池”,偈语看起来也无特别的奥义。黄还能望气,说生人都有直上之气,长的有两丈之多,短的也有数尺。炼性者其气青,夙根者其气紫,贵盛者其气黄红,若黝黑者则乖戾。德盛则炳,身修则明,多忧则繆,有疾则蹙。章茞生曾经和朋友让黄占气,黄说张的气蹙,恐怕不长寿。又有三人也让黄占气。黄说一人气黑,恐怕有凶丧。没有多久就死了,黄的预言都应验了。

  日期:2016-06-10 19:04: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126. 游僧

  丁巳年春,候疑始客居上海,借居在民厚里的吕姓家中。一日一游僧造访,说是年天津有水灾,劫难甚大,将于普陀山设醮,来募捐米以结善缘,所募以一碗起。每见一人就直说是人的年岁,而且都说的对。吕有弟妇得了隐疾,身体一直很冷,僧人也说出来了。于是妇人就乞求治疗,僧人说:“此是夙孽也,非医药可以治疗,必须诵《高王经》,《度人经》各两千遍,诵满其数后病才能好。”坊间缺乏《度人经》,僧人就拿出一卷给她说:“诵满时具香三柱,到灶神前举经焚之。彼时老衲在普陀道场,当为默护。看香烧到半寸之时,中间一炷香先灭,则孽销了。然而也必须出钱,乃能得佛力。”妇人有私人积蓄十圆,都想捐掉。僧人说:“六圆就够了。”妇人进去拿钱时,发现只有六圆了,其他的被她丈夫拿掉了,于是捐了六圆。僧人说: “不用这样,你到里外的香椿肆,把店里的香都买来烧掉就可以了。”于是妇人全部买回后计价,正好六圆。后来妇人也如言诵持佛经,焚经时香烧到了半寸,果然中间一炷香先灭,妇人的病也居然好了。僧人又言妇人已经有了身孕,将生一个女儿,但满月后就会夭折,后两年还会生个儿子,后来都应验了。疑始也叩问僧人,僧人说疑始前世也为僧人,且说他是年会生个儿子。疑始说:“观上人高行似已证罗汉果者。”僧人说:“安有是,吾略知相法耳。”问谛闲僧如何?僧人说:“彼知讲经耳,未谙相法也。”

  疑始说准备五十后出家,僧人说:“何必出家为?在家僧亦可证果。”
  僧人刚离开,其亲戚家正好有一女正好过来。女家在虹口,相距数里,及归去,家人言女出门时,僧人刚到,募米及谈相都相同,这样应该僧人同时出现在女家和吕家。后又过了数日,有镇江人过来,也说是日见同一僧人,言状都一样。当日还有一医者呵斥僧人妄言,僧人就举了他几件隐秘的事,顿时医者哑口无言,僧一笑而去。
  是僧了知过去未来,且能为亿万化身,掉臂人家,其必有大法力者,独于业医者尚未免嗔忿之见,倘犹有愧于忍辱仙人。
  日期:2016-06-10 20:58:00
  《池北偶谈》 清--王士禛

  127. 邵进士三世姻缘
  济宁的邵士梅,是顺治辛卯年举人,登己亥年进士。他自记前生为栖霞人,姓高,名东海。前生的妻子是某氏,某氏死时对他说:“我俩当三世为夫妇,我来世当生在馆陶的董家,居住在滨河河曲的第三家,你来世辞官后,一个人在萧寺翻佛经时,你记得来拜访我。
  邵后来当了登州府教授,安排栖霞办公,一天抽空拜访高东海(自己上辈子的)故居,但已不复存在了。后来找到了高东海的孙子某人,帮他买了些田宅。过了不久邵又升为吴江知县,由于路程远,他就推病辞了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