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官了也没有事可干,整天无所事事。正好有个朋友在馆陶当县令,因此就去拜访,住在萧寺里。寺内有藏经一部,无聊中正在取阅,忽然想起妻子(上辈子)的话,于是就沿河寻觅,果然找到了有个姓董的人家住在河曲第三家。董家正好有个女儿未嫁,邵就告诉董家来龙去脉,又求知县朋友帮忙,于是就娶了这个董家女的。
后过了十余年,董女病死了,与邵诀别说:“我此去后当生于襄阳王氏,所居滨江门前有二柳树,你几年后在那里找我,我与你当再为夫妇,还要生二个儿子”。
邵一直记的这话,康熙己末年在京师时,一直对我和同年傅彤臣,潘陈伏说起。
日期:2016-06-10 21:08:00
这个故事出自清代的(子不语),是袁枚写的。
128. 再生
盐城东北乡草堰口小关营村村民孙自成的妻子叫谢氏,他们有个儿子叫年子,因为是除夕生的。年方十八岁,有一天挑鸡入城去卖,半途忽然一阵旋风把鸡都从鸡笼内吹出来,鸡都腾空飞走了。年子由于惊吓过度,回来后就卧病不起。过了不久也奄奄一息了,这时正好他的母亲谢氏要生产了,全家都去守候产妇,没人看护他了。年子忽然觉得好像从门内坠于万丈深潭,但是没有痛楚;只觉身子变得很短小,跟平时不一样,两个眼睛也睁不开了,但是耳朵还能听到父母的声音;他以为是在做梦,也没在意。这个时候谢氏安稳的生了个儿子,孙自成便趁间隙去看看年子,谁知一看儿子已死,不禁失声大哭。年子惊醒,只是不明白原因。就听见母亲哭着说:“生了小的,长大成人的儿子倒死了。”悲号不已。年子这时才明白已经转生了,害怕母气急坏,就大声说:“我就是年子,年子没有死!”谢氏刚死了大儿子,又听见了刚出生的婴儿突然开口讲话了,不禁惊吓过度,晕了过去,没几天就死了。年子的父亲害怕小儿子没有母乳吃,就给他喂粥。小儿三个月就生齿,五个月就能走路,取名“再生”,今年十六岁。这件事盐城县令阎公亲自跟我说的。
日期:2016-06-11 12:46:00
以下是《金瓶梅》中的一段话:
佛法无多止在心,种瓜种果是根因。
珠和玉珀宝和珍,谁人拿得见阎君。
积善之人贫也好,豪家积业枉抛银。
若使年龄身可买,董卓还应活到今。
话说那西门庆捐了长老500两,伯爵便说道:“好个长老,想是果然有德行的。他说话中间,连咱也心动起来,做了施主。”西门庆说道:“你又几时做施主来?疏簿又是几时写的?”应伯爵笑道:“哥,你不知道,佛经上第一重的是心施,第二法施,第三才是财施。难道我从旁撺掇的,不当个心施?”西门庆笑道:“二哥,只怕你有口无心哩。”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129. 无心布施
爱堂先生,曾经有一次喝酒后骑马回家,马忽然惊逸了,跳到灌木丛中乱窜,几次都差点要摔下来,这是有个人从道路左边过来,一手挽住缰绳,一手将他扶下来,并说道:老母曾经蒙你救济,今天救你断骨之劫。爱堂问其姓名,但那人一转眼就不见了。爱堂自己回忆生平好像没有做过这件事情,不知道这鬼怎么知道,这大概是佛经所谓无心布施,功德者最大吧。
心施大多就是有人在处理事情举棋不定时,你在边上说上两句,或许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不是火上浇油。
日期:2016-06-11 12:49: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130. 临终异香
曹觉庵说起:有省元上人者,初为诸生,后来皈依佛门,有高行。晚年驻锡京师拈花寺,学佛者都很推崇他。上人圆寂时,诸弟子都来送行,觉庵也去了。室有异香如檀香味,七日不散,火化后得百余舍利,这样也可基本断定为证果者。又吴中某翁,怀才也不应考,每日茹素持经。年八十余,忽然夜里起来,沐浴更衣正坐,召集家人说: “吾将去矣。气绝时意识未灭,你们不要悲哭,使我心乱。但行善,这样我长乐也。”说完端坐而逝。先是三日前,家人就已经闻到檀香味,现在檀香味更重。后来子孙有疾将要死的时候,三日前必会闻到异香,即使死的时候在外面旅舍也是如此,家人都知道这是翁来导引了。翁固在家僧也,而证果亦同,何必披缁然后成佛。
日期:2016-06-11 13:30: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131. 明印上人
史书言汉代之兴盛,并述文景之治。近代有明印上人者,他自己说是汉文帝后身,说帝王孽最重,故历数十世不得解脱。上人居住在湖南中部偏僻小庵,昼夜坐一石板上,寒暑都穿一布衲衣,如是者数十年,遂能了之过去未来之事。每年必到普陀山斋僧,往往在众中见菩萨及阿罗汉,或听闻罗汉唱经之声。曾说道:“斋僧必普陀,乃有真实功德。”每次花费数万金,也没有听说他募化,不知钱从何而来。一年到普陀,上人在船上遇一人向他求剃度,上人知道这人非普通人,就答应收他弟子。这人屡次入湖南听上人说法,别人也经常见到,但不知此人住在何地,有人说他是龙的儿子。后来数年,又把他的母亲带来皈依在上人门下。他自称笔架山人,别人也这样称呼他。浏阳人刘伯远,刘仲逸兄弟,经常与上人及笔架山人来往,并把此事说给候疑始听。听说上人三年前刚圆寂。
日期:2016-06-11 19:19:00
不好意思,以下这个故事忘了出自哪里了
132.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平阳人石绍孔,是田公家的老仆人。娶了一个十七岁的妻子,妻子也比较漂亮。婚后,妻子从不吃东西,甚至水也不喝。刚开始家人以为新妇害羞,后来觉得不对劲,认为新妇有病。
日子一天天过去,粒米也不进,而且过了一年也是如此,但肌肤反而更加丰满润泽了。又过了年,生下了一个儿子,终日勤劳操持家务,一刻不停。到今年妇人已经五十余岁了,和常人看起来也没有不同,只是晚上睡觉浑身发冷,唯有胸口有一点微热,每天早晨起来必须扑其鼻端才能唤醒她,否则必是一天长眠。每每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则答道:“别处还有一个家庭,丰衣足食。如今我正在梦中,你什么时候见梦中人必须饮食了。”
日期:2016-06-11 19:45: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133. 八哥
高修堪是何梅叟的弟子,工于诗词,与我是好友。说起在乡居时,和一郭姓之人同住。郭的舅舅养了一只八哥鸟,能说话,而且还善解人意。其家人每天在八哥的头颈处挂铜钱,让它去买东西,回来后,所买的东西也在头颈,或有余钱,也挂在头颈带回,其主人爱之如命。一天,又让它去买东西,不愿去。问啥原因,它说:“夜感异梦,被猛虎所食,恐此行不利。”家人一定让它去,它就勉强飞去,但此去就没有回来。家人到菜市场去查看,则听说市场内有一个猫已经相伺数日,是日则被猫所捕食,竟然符合其梦。一鸟之征,乃有梦兆,且生死祸福亦若有数者,殊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