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6-16 11:30:21
忽必烈打下南宋以后发现,咦?原来汉人的朝廷中央有个指挥军队的机构叫做枢密院,可以统一军政军令,统计部队情况,这个机构好!比让那些万户们各自为政要好很多,所以,忽必烈一声令下,在元朝的中央也建立了枢密院,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政军令。原来的怯薛是用来保卫大汗的,驻扎在大汗的宫帐周围,现在是皇帝了,住进了皇宫,那么怯薛就驻扎在大都的禁城周围还是负责保卫元朝的皇帝,并且,他们可不归枢密院管,他们还是只属于大汗。枢密院可以管理的军队命名为侍卫亲军,负责保卫大都周围的地区,这些侍卫亲军主要有色目人组成。这就是元朝的中央军制。至于地方军制,蒙古军和探马赤军分布于全国各地,汉军主要在华北地区,新附军主要待在南方。枢密院作为军政机构掌握着全国士兵的人数和布放,可是枢密院里有汉族官员啊?忽必烈觉得不放心了,于是,做了一个规定,全国兵马人数和布防只有枢密院里的蒙古高官才可以知道。
这样的军制建立以后,相信蒙古统治者一定以为蒙古的军队依然可以战无不胜,保证元朝的统治千秋万代吧,也许元朝初期的统治者万万没想到,一些农民斩木揭竿就可以将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骑兵赶回漠北草原吧。由此可见。王朝的长久有时不在武功的卓著,而在民心的向背
日期:2017-06-18 10:31:50
二十九、历史上的汝阳王
看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的读者一定对女主角赵敏的父亲汝阳王察罕特穆尔不陌生,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让人感觉全体蒙元朝廷唯一能打仗肯打仗的就是这位汝阳王。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汝阳王又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这一章就来闲话一下这位汝阳王。
日期:2017-06-19 23:49:19
察罕特穆尔是不是蒙古人一度上引发了很多争议,因为他出生成长与河南,汉文化造诣也很高,再加上种种史料的甫证,比如他有个汉文名:李察罕,一度有人认为察罕特穆尔是汉人或者色目人。直到不久前考古发掘,找到了他家祖坟,才正式证明,察罕特穆尔确系蒙古人,祖籍在北庭,父亲叫阿鲁温,祖父是乃蛮台。
日期:2017-06-20 03:47:22
察罕特穆尔的汉化程度有多高呢?首先他有汉文名字:李察罕。其次他还有字廷瑞。所以叫他李廷瑞也是可以的,这个汉语名字很正宗。当然更重要的是李察罕还参加过科举考试,中过举人。如果不出现以外,我们相信,李察罕的人生轨迹估计是考进士做文官去了。不过英雄与时势总是有分不开的关系,李察罕没有生在太平盛世。所以做一个治世之能臣的命运也就与他无缘了,他注定该做一个乱世之枭雄。
日期:2017-06-21 11:59:03
另外要说一点,在金庸小说中名叫察罕特穆尔的汝阳王其实名字正确翻译方法应该是察汗帖木儿。所以以后我们就使用察罕帖木儿这个正确翻译方法了。至正十一年的时候,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曾经剽悍一时的蒙古铁骑竟然毫不管用,不能取得一丁点像样的胜利。这时候察罕帖木儿发起乡勇百人和汉族地主李思齐合并一处,攻打一个叫罗山的地方,这一战大获全胜。朝廷听闻之后异常欣喜,授予了察罕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的职务,顺便鼓励他继续募集乡勇对付农民起义军。我想察罕怎么也想不到大概五百年后,另一个考铁骑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满清,在其统治末期也遭受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打击,而那些八骑铁骑也同样变得不堪一击,而最后评定了叛乱的也是组织了乡勇曾国藩。当然他也不会知道,他跟曾国藩不一样,曾不仅维护朝廷也维护道统。他做不到。他更不会知道,未来他的对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元璋跟那个一到南京就封了几百个王娘的洪秀全也不一样。
日期:2017-06-24 04:25:15
从至正十二年到至正十五年,察罕帖木儿与农民军的战争中就没有失败的战例。导致整个河北地区的农民军都对察罕恨得牙根痒痒。那么察罕打仗有什么神奇的办法么?其实说出来很简单有两条,第一,察罕组织的是乡勇,说白了是保卫家乡的。当时的农民军的纪律也并不是十分严明,他们打下来一处,不光当地的蒙古人遭到抢掠,汉族地主,甚至普普通通的汉族农民也会遭到抢掠。这是中国古代农民的乡土性导致的,他们起义往往因为活不下去,可是却不明白斗争对象是谁,于是本乡本土,一起起义的就是哥们弟兄,打下来的地方都是战利品,虽然也是穷苦农民,可是却也沦为了被抢的对象。于是察罕只要利用这些农民的乡土情结,自然是可以让他们产生保家“卫国”的情怀,当然保家是首要的。第二,察罕是个身先士卒的人,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一个笑话,如果将领大战前喊的是:兄弟们,跟我上!这样的战争一般很可能赢,如果喊得是兄弟们,给我上,那么多半是要输的。察罕就是那种喊着兄弟们跟我上的将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