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6-26 10:31: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178.《金刚经》
王金英孝廉说起,江宁有一书生,住宿在过去大户人家的一个废园中,月夜忽见有一艳女窥窗,心知非鬼即狐,爱其姣丽,亦不畏怖,招艳女入室,艳女也宛转相就。但始终无一语,问亦不答。只是含笑流盼而已。如是过了月余,书生也莫喻其故。一日执而固问之,艳女乃取笔作字曰:妾本是前明某翰林侍姬,不幸早亡,因平生巧于谗构,使一门骨肉如水火,冥司见谴,罚为哑鬼。已经沉沦二百余年,君若能为我书《金刚经》十部,得仗佛力,超拔苦海,则世世衔感矣。书生如其所乞,十部《金刚经》写好之日,哑女来拜谢书生,仍取笔作字曰:藉金经忏悔,已脱鬼趣。然前生罪重,仅能带业往生,尚须三世作哑妇,方能语也。
日期:2016-06-26 18:52: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179. 测字
乾隆甲戌年,我殿试后,尚未得知考试结果。一天在董文恪家,偶遇到一浙江人士能测字。我就书了一“墨”字,浙人说:“龙头竟不属君矣。里字拆之,为二甲;下作四点,其二甲第四乎?然必入翰林,四点庶字脚、士吉字头,是庶吉士矣。”后来果然如此。
戊子年秋天,我因漏言获罪,狱颇急。每日有一军官伴守,一董姓军官说能拆字,我就书一“董”字让他拆,董说:“公要从军矣,而且是千里万里之外也。”我又书一“名”字,董说:“下为口字,上为外字偏旁,是口外矣;日在西为夕,其西域乎?”问将来得归否,答:“字形类君,亦类召,必赐环也。”问在何年,答:“口为四字之外围,而中缺两笔,其不足四年乎?”今年戊子,至四年为辛卯,夕字卯之偏旁,亦相合也。后来我果然从军乌鲁木齐,以辛卯六月还京,盖精神所动,鬼神通之;气机所萌,形象兆之。与揲蓍灼龟,事同一理,似神异而非神异也。
日期:2016-06-26 19:20: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180 正信
1. 太守蔡必昌,以前晚上在阴间做过一段时间判官。朱石君问他如用佛法忏悔,有没有好处。蔡说道:寻常冤孽,佛能置被害人于善处,被害人得了一些好处方便,其中的怨孽自然就解开了,就好像是人世之间和事的人调解一样;但是如果是重业深仇,就不是人世之间可以调解的,也不是佛法所能忏悔的,就算释迦牟尼来了也没有办法。蔡说的话也是平易而近理,儒者谓佛法为必无,佛者谓种种罪恶皆可消灭,应该都是有欠缺的。
2. 我们这边有个张妇人,自己说也曾经做过走无常,但现在已经不做了。曾经到过阴间,问过阴间的官员,礼佛有没有好处,那官员说道:“佛只是劝人为善,做好事自然会受福,而不是佛降福给你。如果供养求佛降福,则一般好官也不受贿赂,佛怎么会受你的贿赂呢?”又问忏悔是否有好处,那官员说道:忏悔须要勇猛精进,勇于弥补自己以前过错。现在的人忏悔,只是首先要免除自己的罪孽,又怎么会有好处呢?”
3. 我的奴仆李福的老婆,是个悍妇,不孝顺公公婆婆,当面责骂背后又诅咒,无所不用。有人稍微讥讽她这样不孝恐怕要招报应,她就讥笑道:“我持观音斋,诵观音咒,菩萨以甚深法力消灭罪愆,阎罗王其奈我何?”后来得了恶疾,痛苦万分,仍然在说:“这是我诵咒没有漱口,焚香用灶火,故得此报应生病,不是其他原因。”愚哉!
日期:2016-06-27 19:38: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181 惜福
刘睞是沧州人,他的母亲是康熙壬申年生的,至乾隆壬子年时,已经一百零一岁,还强健胃口也好,乡里的官员想为她申报上级,这样每年能得到钱粮补贴,她极力推辞。去年,有人想为她建牌坊,也极力推辞。有人询问其推辞之故,她慨然曰:“贫家老妇,赋命困薄,正以一生颠连困苦,为神道所怜,得此寿耳。一邀过分之福,则死期就近了。此媪所见殊高,计其生平,必无胶胶扰扰分外之营求,宜其恬然冲静,颐养天和,得以保此长龄矣。
日期:2016-06-27 19:42:00
182 《永嘉大师证道歌》原文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 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实相,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 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 寂灭性中莫问觅,昔来尘镜未曾磨, 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
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 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 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 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表真僧, 有人不肯任情征,直截根源佛所印, 寻枝摘叶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识, 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眼,得五力, 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 水中捉月怎拈得?
常独行,常独步, 达者同游涅槃路,调古神清风自高, 貌悴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口称贫, 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 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用无尽, 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 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 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 谁能向外夸精进?!
从他谤,任他非, 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 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 何表无生慈忍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