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些灵异事》
第38节

作者: 上心求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190 明器
  明器,是古之葬礼也,后世复造纸车纸马,孟云卿古挽歌曰: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应该是以此表达追思之意吧。
  然而我的长子汝佶病死之时,他的女儿为他焚烧了一纸马,汝佶气绝后又苏醒说道:“我的魂刚出门,茫茫然不知所向,这时遇老仆人王连升牵一马来,送我归。但这马跛了一足,骑着感觉颠簸不舒服。这时焚马之仆人哭着说道:是我之罪也。举火烧纸马时不小心误折其足。
  我的从舅母常氏,弥留之时喃喃自语说道:刚往看新宅颇佳,但东壁损坏,可奈何?侍疾者赶忙去看她的棺材,果然左侧有朽坏,穿有一小孔,木工和督工者都没有察觉。
  日期:2016-07-01 16:42:00

  《履园丛话》 清--钱泳
  191 安顿穷人---人言荡子销金窟,我道贫民觅食乡
  治国之道,第一要务在于安顿穷人。当年陈文恭管理吴地时,禁止妇女入寺烧香,导致春游踏春之人大减,于是娇夫、舟夫、挑夫这些人,无以谋生,因此聚众闹事,于是官府马上取消了这项政策。胡文伯管理苏州时,禁止开戏馆,也搞得怨声载道。苏州金阊处商贩云集,宴会无度,戏馆酒馆共有几十处,每日演戏剧养活小民不下数万人。这也原本不是犯法之事,禁止之也不利于治理地方。当年苏东坡管理杭州时,安排有偿劳役来代替直接救济,到今天以来风俗使然而行起来甚方便,如果要硬性阻止,估计后果也很严重。由此推之,苏州五方杂处,如寺院、戏馆、游船、青楼、蟋蟀、鹌鹑等处,皆是穷人之大养济院。一旦令其改业,则必至流为游民,或为乞丐,或为盗贼,后患无穷,不如听之。潘榕皋农部《游虎丘冶坊浜诗》云:“人言荡子销金窟,我道贫民觅食乡。”真仁者之言也。

  日期:2016-07-01 16:42:00
  这个故事出自清代的《子不语》,是袁枚写的。
  192. 应命
  广东梁观察,他的某个族人,一直供佛,族人妻有身孕了,梦到观音菩萨对这个族人说:“你生了儿子,可以取名兆榜,将来是三甲第八名进士。”梦中惊醒。后果然生下一男孩,夫妇俩非常高兴,就取名为兆榜,并给他捐了一个考试名额,等待入场考试。那小孩岁数越来越大,但是愚蠢异常,连识字都有困难,留这个考试名额也无用,族人就把这个考试名额给了族侄,叫他下场考试,这个族侄就是梁观察。梁果然不负众望,庚午、辛未年考试连捷,会试时,出自侍郎双公门下。将要殿试时,双公想为他送表联于读卷官,考试时坐前面一点。梁推辞道:“门生我已先得梦兆,已定为三甲第八名进士。想殿试时坐在前列,也不在人谋呀。”双公笑而不信。殿试后发榜,梁竟得了二甲六十八名,双公就笑这个梦荒诞,梁也怀疑族人之梦不能相信了。

  谁知这科进呈十卷,第一名为某相国之子,皇上改为杭州吴鸿为状元,又觉得二甲八十名太多,就命人分二十卷,置三甲,于是梁仍为三甲第八名进士。
  双公叹曰:“《易》称『圣人先天而天不违,』斯言信矣。”
  为了成就梁观察,菩萨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看来菩萨也不乏幽默呀……。
  日期:2016-07-02 08:57:00
  这个故事是我同事前天在班车上讲的,说的是陕西合阳县一个老中医的故事。
  193 悬壶济世
  我同事家小孩两三岁的时候,突然吃饭胃口不行,而且吃一点还要吐,去医院看也没有检查出毛病,家人也比较担心。有人就推荐附近有个老中医,水平不错。
  于是我同事就带他小孩去看老中医家了,过去一看,排队的人还挺多。由于同事带着小孩,排队的人还让他插了队,老中医给小孩号了号脉,说小孩是因为之前吃撑的缘故导致的,饿一饿就没有事了。我同事想给钱,老中医说这不收钱。
  于是我同事就坐了一会,过了一会,轮到一个中年男的,那人脸色发暗,是两个人搀着过来的。老中医号了号脉,问了一下简单情况,说道:“你药吃反了,再吃下去,命肯定没了,当务之急把药立即停了。我给你开些药,过一阵开始吃。”
  又过了一会,是一个老太,眼睛看不清楚,而且迎风流眼泪,老中医看了看,号了号脉,说道:“我给你针灸,扎进去后如果你感觉麻了,和我说一下。”于是老中医在老太头上扎了三针,扎完后,据老太说,感觉眼睛比原来清楚了。
  同事回去后,给小孩饿了一两顿,果然小孩马上就胃口大开了。据我同事的描述,这老中医80左右,戴一副老花眼镜,看病的地方环境很差,房间破旧而且人多,灯是100瓦的白炽电灯,写药方的纸是他孙子的破烂的作业本,笔是孙子用剩下的小半截铅笔。他儿子在附近开了间药店的,一般老中医开的药方,都到他那里抓药。抓药费用我同事不大清楚,如果按照老中医任性的只看病不要钱的话,抓药费用肯定也是良心价。 古人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我看这个老中医不简单呀。

  日期:2016-07-02 13:30:00
  这个是昨天和客户吃中饭时,客户讲的故事。
  194. 经验
  他说他有个供应商,一天公司派车出差,目的地距离也不是很远,回程时很快大家都要到目的地了。这时司机突然说太疲劳了,一定要服务区休息一会。车上的人其实都想急着回家,但司机既然这么说了,当然安全更重要,于是就去服务区休息了。
  休息了个把小时,又重新出发,路上看到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轿车和大客车相撞,死了几个人。这时司机就和车上几人说了,我当时是故意说太疲劳了,其实是看到有鬼坐在前面的轿车里,凭着职业经验,估计要出事,就让你们一起休息一下再走。车上的人听了,也后怕不已。
  日期:2016-07-03 10:37: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195 人有三魂
  俗传人有三魂,死后各散,一入冥,一守主,一居墓。在未出殡时,其二魂必在主人附近。前志中记录了陈仲文,王彦超守孝时在棺材前诵经,都出现了灵影。又听说汪义门先生去世时,仲虎兄弟夜晚守灵时,听见桌子上供的水烟袋有嘘欱声音,茶壶都有声音,他所住的房间也一直有脚步声。有人偷偷观看,见房内隐隐有人影,和平日里的一样。但开门进去,则什么也没有。出殡后,就没有异常情况了。

  这些应该都是阴魂不离的证据吧。
  日期:2016-07-03 10:39: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196. 冥官
  任仲文说起:之前在广东居住时,听闻有广东人麦某,客居香港,为人做书记工作。麦某自言还兼职冥司,每月必长睡七天,那时必然把卧室门关紧,嘱咐家人不要打扰,特别忌人动他的衣服,说如果动了,自己就回不来了。他在冥司掌管亡魂转生的事情,每次由其手放者经常以数十万计。据他说共事的有多人,综合统计每月放魂数量过亿。其册编列人名,及投生去处,种类繁多,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有。曾经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说其中一个忤逆亲人,另一人贪赃枉法,将要死于水火。二个朋友都不信,后一人乘船去广州,翻船淹死,另一人房屋着火,勉强逃出,但由于火毒攻心不久就去世,所言都应验了。麦某又说冥间最重佛法,与人言必劝其诵佛持经。有人问他一些前程之事,他说:“但行善事,无不获福,不必问也。”麦某十年前还在,仲文也见过其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