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些灵异事》
第41节

作者: 上心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7-08 12:30: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206 生魂
  我的舅氏张健亭说起,沧州官员王某,有个女儿病的很重,已经躺在床上起不来了。一天家人晚上去书斋,忽然看见她对月独立在花阴下,然后又匆忙想返回,家人怀疑为狐魅托形,就让狗上去扑她,狗扑过去时人突然消失了。过来一会听见屋内的女儿说起:“刚梦到去书斋看月,意殊爽适,不想犬至,几不得免。现在心有余悸。”家人这时知道所见乃是她的生魂。医者听闻此事,说:“是形神已离,虽扁鹊再世也没有办法了。”不久果然去世了。

  日期:2016-07-08 12:31: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207. 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之书,坊间也很多。但皆非真传,真传不过口诀数语,不著诸纸墨也。德州的宋清远说起,他曾经拜访一朋友,雨后泥泞,骑着借来的一骡子前往,友人居住的也不远。友留清远住宿,说道:“良夜月明,观一戏剧可乎?”

  然后取十几个长凳,纵横摆布在院中,与清远点着蜡烛,在堂上饮酒。二鼓后,只见一人越墙而入,在院中台阶前转来转去,每遇一凳子,辄蹒跚,努力良久才能跨过去,刚开始顺行,跨越一二百次,接着逆行;又跨越一二百次,那人也极度疲劳卧倒在地上。这时天已经有点开始亮了,友就引那人到堂上,询问为何而来,那人叩首说道:“我是个小偷,入宅以后,只见层层皆短墙,愈越愈不能尽,于是又想退回来,又愈越愈不能尽。困顿故被擒住,死生惟命。”

  友笑着把小偷放了。对清远说:“我昨天占卜,预测有此小偷过来,故戏以小术。”清远问此是何术,友答:“奇门法也,他人得之恐召祸,你是端谨之人,如愿学习,我就传授给你。”清远称谢说不愿学,友叹息道:“愿学者不可传,可传者不愿学,此术其终绝矣。”友意若有失,怅怅然送清远回家。
  日期:2016-07-11 12:30: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208. 爱杀
  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子,因骄纵跋扈被杀,死了数年。亲戚中有扶乩召仙的人,一天他忽然附乩自道姓名,且陈愧悔,接着又写了如下字句:我家家法本严,我之所以遇祸,也因太夫人过于溺爱,养成骄恣的性格,因此我陷于陷井还不知道。但我也不怨太夫人,我于过去生中曾经欠太夫人命,因此此世以爱之者杀之。隐藏其冤,因果牵缠,非偶然也。
  围观的人看了都叹息不已。夫偿冤而为逆子,古有之矣,偿冤而为慈母,载籍之所未睹也。然据其所言,乃凿然中理。

  日期:2016-07-11 12:31: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209. 讨债鬼
  世称夭折的小孩为讨债鬼,可能也有这么回事。卢南石说起,朱元亭有一个儿子病死之际,呻*自言自语说道:“还欠我十九金。”这时刚好医者在药中投了人参,但药刚煎好,人已经去世逝。药价恰好是十九金。此事是近日之事。有人说四海之中,一日之内,夭折的小孩不知有多少,前生欠债者,安得如许之众?夫死生转毂,因果循环,如恒河之沙,积数不可以测算;如太空之云,变态不可以思议,是诚难拘一格。然计其大势,则冤愆纠结,生于财货者居多。老子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一生,盖无不役志于是者。顾天地生财,只有此数。此得则彼失,此盈则彼亏。机械于是而生,恩仇于是而起,业缘报复,延及三生。观谋利者之多,可知索偿者之不少矣。史迁有言,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君子宁信其有,或可发人深省也。

  日期:2016-07-11 12:34: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210. 术书
  我的伯高祖爱堂公,明朝时有声誉,无论冬夏,读书一直到半夜,一晚梦中到一公堂,公堂内十多人正在处理公务,一一恍惚如旧相识。他们看见爱堂都惊讶说道:你还有七年才会归来这里,现在还早了。爱堂在梦中霍然惊醒,自知时间不长了,于是每日与方外之人往来。一天偶遇一道士,相谈很愉快,于是一起饮酒吃饭,道士走后,在路途遇到仆人胡门德,对他说:刚才有一书,忘了交给你主人爱堂,你可拿回给你主人。

  爱堂拿到书一看,都是驱神役鬼符咒,于是闭门练习,不久就尽通其术,时时用来戏剧,以逍遣岁月,过了七年至祟祯丁丑年,果然病逝。死后半日内又苏醒过来,说:我以乱用五雷法,获阴间惩罚,阴间要追还此书,快把那本书焚烧了。焚烧后,又死去了,但半日后又苏醒过来,说:阴间查检,书还缺了三页,你们快去看看。家人查看灰中果然还有三页没有烧尽,于是又重新焚烧。
  我的父亲把这件事记录在家谱中,父亲是听曾祖说的,曾祖是听先高祖说的,高祖就是焚书的那个人。孰谓竟无鬼神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