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畔文谭:你熟悉却又陌生的酒》
第15节

作者: cjnsy12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酒不应仅是交际应酬的工具,它还是精神鸦片,让咱在普通人的生活挣扎中,有那么顷刻的怡然自得。
  酒有三赏,所谓赏,就是能佐酒的景致。一是赏花,赏花最好是赏桃花。每年农历二月,惊蛰以后,桃花盛开。这个时节虽然阳光充足但春寒料峭,是乍暖还寒时候,嘿嘿。或邀三两好友或携荆妻幼子至野外,桃树下面阳光斑驳,春风拂面,稍稍的冷意,一壶陈年老酒细酌慢饮,醺醺然席地而卧,小憩片刻,感受万物复苏,泥土芳菲。

  二赏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刘十九听到老白这句话,想来当时的心情就是个心旷神怡。大雪纷飞,万籁俱寂,小院落的小房子里,知己好友围着火炉,烫一壶新酒,漫谈天地之悠悠。可惜唐朝时候蒸馏酒还没出现,那时候酒不烫热可真是越喝越寒。直至宋朝,高度酒独领风*,一时间美酒如云,各种名目各种样式,那可都是品质一点问题没有的粮食酒,多如牛毛的美酒,全是比着一家比一家好,酒做到精致的时候,据说喝酒的都能感受到酿酒师在酿酒时的心情,酿酒师当时心情不好,酒都能喝出苦味来。哈哈哈哈。南宋有个高人,写了本《武林旧事》,这书里面有关酒的记录,最是让我在雪夜读起来心向往之。武林,是杭州的一个地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试想南宋的夜晚,盛宴过后,其中一个爱酒的夜不能寐,把这酒宴的点滴一一录下,才使得我们后来人能一窥南宋的繁华。现在杭州有个武林广场,中心地带是个公交车站,我去过那里,看一眼滚滚红尘,心里想着周密那个人。

  三赏月。入秋以后,最是人喝酒最多的时候,因为一个夏天过来,烈酒喝的少,天一凉快瘾可就上来了。赏月最好在水边,因为视线没有遮挡,所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嘿嘿(今天就跟文艺较上劲了)。总想着有一天,能秋夜泛舟在洞庭湖上,带一坛好酒,感受一下张孝祥的境界,“尽吸西江,细酌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日期:2016-07-24 10:32:28
  真相在哪里?我们永远不可能从别人的诉说中得到真相,我们能得到的只是观点,因此我们不应该去讨论真相是什么,我们只能列举出多项可能,在这些可能中通过主观去得到自己以为的真相。
  不管酒厂有多大,也不管它每年收购多少粮食,虽然我们可以肯定酒厂是出酒的,但这不意味着酒厂所有的瓶装酒里装的都是原酒。这样说任然不严谨,严谨的说:我们不知道酒厂的哪个瓶子里装的是原酒。
  再咬文嚼字一下,其实每一个瓶子里都有原酒,只不过多少而已。固液结合的不用说了,就是液态发酵的也会放一些原酒进去,我们纠结的其实是纯固态发酵的装在了哪个瓶子里。而这个和它买了多少粮食关系并不大。
  粮食,固态发酵的基础材料,更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但粮食作为商品,也是迷雾重重。
  酒厂,醋厂,面粉厂,淀粉厂………………,只要是以粮食为原料的企业,都要采购粮食,这些粮食从哪里来呢?茅x五xx的粮食肯定不是从农户手里零星采购的,从农户手里买一是品质控制不了,并且农户也开不了发票给酒厂,它们入不了帐。它们采购粮食只有两个途径,一是从粮库竞拍,一是从粮食贩子手里买。
  自12年以后,表面上看粮食贩子的日子不好过,因为国有粮库的粮食只面向生产企业销售,粮贩子买不出来了。原来,粮贩子从粮库买回来卖给生产企业,而现在粮贩子却要通过生产企业才能买到粮食。但事实不是这样,因为绝大多数的粮贩子赚的并不是商品差价。
  歪歪楼,说说粮贩子怎么赚钱。粮贩子先要修个仓库,例如一万吨的粮仓,在农村租块田,然后找专业的施工建设这个粮库,总体成本应该就在120万左右吧,建好仓库就找x粮或中x粮谈,为它们代购代储。然后用农发行的贷款从农户手里收粮食,一万吨粮价假设是2000万吧,这个钱是贷款,贷款是有利息的,但利息的年终还会有农业补贴冲掉这个利息,总之一万吨粮食买回来放到仓库里之间花不着自己的钱。

  怎么赚钱呢?赚中x粮的保管费。这个粮食是为中x粮代管的,就是说粮食是中x粮的,那么中x粮就得支付保管费,据说现在一年的保管费是每吨100元,好了,120万建个粮仓,一年赚回来100万。粮食赚不赚钱无所谓了,哪怕平价卖出去都没关系,该赚的钱早就赚足了。
  介绍这一段粮食的情况是为了回答前面哥们提的问题,就是酒厂可能用霉变的粮食酿酒的疑问。只要粮仓出来的粮食,绝大多数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小作坊里做酒的也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从农户手里收来的其实最安全,哪个农民也不会把粮食放霉了卖,做酒的也不会去买。一般这个真的不担心,担心的是水以及别的一些我们想不到的地方的问题,那才是穷凶极恶的所在。
  咱们开贴以来,其中在讨论的不是有没有原酒的问题,而是原酒在哪里的问题。
  一坛好酒,守上三年五载,选一个自我精神状态超好的时间,打开封口,呼吸瞬间弥漫出来的浓郁醇香,这是酒徒最快乐的时候。

  窖存足够的酒,呈现微微的淡黄色,那是很神秘的颜色,我的感觉那就是时间的颜色。
  一个酒端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这种淡黄色,说是多少多少年的窖存的话我是绝对不相信的。而且这种淡黄的颜色,目前应该没有哪种添加剂能够调的出来。如果天气晴朗,用玻璃杯通过阳光观察,可以看见这种完全的溶于酒的黄色,很光泽很丰润的颜色。我愿意理解为这不是水分子被染色,而是水分子自身的色彩转变的原因。
  时间酝酿了酒,酒蕴涵了岁月。
  酒喝得得法,绝对有益身心,而喝酒的路子不对,则危害颇多。酒不能是情绪的催化剂,它应该是美好生活的提升机,善待酒也就是善待自己,不然就陷入另一个尴尬的境地,酒徒戒酒。
  戒酒之人不少,我见过不少怪招。真人真事,有哥们戒酒的办法是狂喝。话说十几年前,我们这边有个高人,爱酒。某种原因不得不戒酒,他的办法是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喝个灵魂出窍,过足瘾。结果接下来果然二十四小时都是泡在酒缸里,随时酒醒随时喝醉,具体多少天没发计算,反正没出三个月就真的把酒戒掉了,从此再也不饮酒。说不好是把一生的酒瘾都过完了,还是连续喝酒喝恶心了,总之一段时间的纵酒狂欢之后,与酒形同陌路。

  这个办法不见得好,除了这个高人没见谁用过这个办法,多数戒酒都是从总量控制。其实如果不是特别原因,酒完全不必戒,尤其是那些打算戒酒不戒烟的,还不如戒烟不戒酒呢。
  个人以为,戒酒最好的方法是爱上酒,珍惜酒。多琢磨酒的好,酒的喝,多体会不同的饮酒体验,逐渐的把醉瘾转变到真正的酒瘾上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