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底这一锅酒最好,所以在当地几个人要包个池子的话,这一锅归谁也有约定俗成,例如我上一次包池子是我去找池子,垫资,总之是我来跑腿,那么这个池底这一锅就是我的。但也不是说完全的归我,而是在倒入酒缸时,我得留下自己满意为止的量而已,这个池底的酒味道最浓,这个味就是大家说的酒臭味啦。第一次送给大家的酒便是我与朋友合伙包池子得来的池底。所以有群友说后来的不如前一次的味道浓郁,这也是原因之一。
给大家团购包池子时因为数量大,恰好一个池子的量,所以在全部蒸好以后,把五锅酒都倒在一个大缸里混合了一下,没有像上一次那样把池底的留一些不倒,再把混合好的自己的那份倒进留了池底的桶里。但有了这次经验,我想好了解决的办法,今后再为酒友们找池子出酒时,把前面四茬酒早掐一小段,就是为了混合在一起时让池底的比例占比高一些,想来虽有不足,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哪怕相邻半米远的池子,一切工序同步,做出来的酒也有不同,同胞兄弟也相貌各异,没有任何两个池子的酒是相同的。所以酒厂出的成品酒需要调制,也是这个原因,为了统一口感,风格,把不同池子出来的酒调制成统一的标准。常相遇保证做到的是纯粹原酒,因此不同池子的酒一定会有不同,做不到以某一次的标准来要求永恒不变。
假如完全描述一下,我能得到的最好的酒,那就是用冬天浓头酱尾的曲在春天压池子到秋天,然后清蒸清吊,取池底的前面100斤,再窖存两年以上。但这个很小众,很小众………………。
至于“好像说很多烧酒工艺,蒸酒后的粮食,要重新回窖池发酵一段时间,再次烧酒的。不知道楼主的包池酒,只烧一次,是用的什么工艺。”这个问题可能是个误会,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纠正这个问题的提出。粮食在发酵前要蒸一遍,因为生粮食发酵不了,要把粮食蒸熟了才能混合酒曲一起发酵,因此误会可能是,他把蒸粮食的程序当成了蒸酒。
但有一种普遍使用的工艺符合前面所说,重新发酵再次蒸酒的介绍,这个方法叫续渣混蒸,,因为续渣混蒸能大大提高出酒率。这也是我要说明老五净为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净字的原因。据我的了解,续渣混蒸这个工艺的出现本身就有那么一点尴尬。老五净是每一次的蒸馏都把酒完全蒸馏干净,而续渣混蒸是把蒸过的粮食再一次入窖发酵,然后再蒸,这样牺牲的只是外行感觉不太明显的品质,却赚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呵呵呵。
但常相遇是清蒸,清蒸呀。这就好比,你拿着一碗红烧肉问我“你这条鱼,怎么和红烧肉不一样呢?”是呀,怎么会一样呢,鱼和肉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嘛,你拿红烧肉来证明鱼不是红烧肉,这让我怎么回答呢。
甚至有酒友拿着混渣续蒸的酒与常相遇做对比,续渣混蒸的也是粮食酒,兑水也浑浊,烧碱也能合格,但为什么没有常相遇的香味浓郁呢?难道常相遇添加了香料?嘿嘿,哭笑不得!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续渣混蒸的如能和清蒸清吊的相同,那还需要用两个名词来代表吗?!
不说这个了,苦笑不得!
而配料的问题,估计网上不太好百度,呵呵。因为各家的配料都略有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让大家执行,所以也是各家的小秘密,我浅显的说一些,其实我能知道的也一定是能公开的,因为酿酒的告诉我的一定也是不怕别人知道的大概面貌。
先要阐述哪是主料,哪是辅料。群里曾有酒友问过,用的什么料,我不假思索就回答是小麦,但后来想想回答的不严谨,容易造成误会,借这个机会也说明一下。
多数酒友把数量大的当成主料,这是通行的认识。但我们其实把数量较小的酒曲当成主料,把数量大的纯粹只为淀粉含量的那一部分称为辅料。因为酒的好坏可以说百分之八十取决于酒曲,酒曲是重中之重,所以酒曲是主料。一个窖池的酒曲大概在八百斤上下,这八百斤中六百斤是小麦,一百斤豌豆,剩下的是大麦等等,酒曲以外是1000斤左右的红高梁,就是要蒸熟在下池子前要蒸熟的哪一部分。然后混合稻壳等等加进水压在池子里,最少四个月后才能弄出来蒸酒。
要严谨的回答一池子酒要发酵多久,虽然前面帖子已经详述了,这里再重复一遍也无妨,整体算起来,最少要七个月,因为酒曲也要事先发酵三个月左右才能用。我们在计算发酵往往忽略制曲的时间,而只从混合完材料压进池子的时间算起。
日期:2016-07-24 11:00:12
前面讲过,没有任何两个窖池的酒是一样的,所以酿出的原酒差别都是很大的,中间商从窖池买来原酒以后要进行初步的勾兑,什么勾兑呢,就是把不同窖池的酒混装在一个大酒罐里。然后去酒厂交货时,他们必须要去找调酒师疏通,因为企业主都不能决定,这一罐酒能不能用,只有调酒师能决定中间商能否交掉这一单货。怎么疏通,大家都懂得。
在打通了调酒师的环节以后,那么接下来是谁为谁服务呢?我苦笑两声。
这就是原酒中间商能成为一个专门行业的原因。
有没有调酒师自己开酒厂的呢?呵呵,恕我孤陋寡闻,受视野所限,至今还没有看到过。假如你是一个永不会失业的调酒师,你会去自己开酒厂吗?!你不会的。有钱有闲的日子谁不珍惜呢,走钢丝的生意场不是谁都能干,也不是谁都能成功的。
如果已经得到能够满足物质需要的经济基础,或者说有一份工作或者小生意能生活的很惬意时,仍然还去铤而走险的,不要夸夸其谈什么事业心,其实是对金钱的贪婪,是希望自己的钱越多越好,不管是不是需不需要那么多。事业是什么?好像社会上一说事业就是有了多少钱,或者将要赚多少钱,把赚钱当成事业时,已经亵渎了事业二字。
见过很多生意人,动辄就是要做大做强,其实就是嫌自己的钱少呗。读到此处,诸位想一想,当大家做发财梦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可能大多数都是有了钱先买什么车,买什么房。呵呵呵。但假如你们其中有人对我说:追随我吧,赚钱去建孤儿院。那我一定会追随他。因为那才是我认为可以谈得上事业的事业。我甚至会给他出很多坏主意,帮他赚很多的钱,以便孤儿院能早日建成,这就是那句话啊“正人施邪法,邪法亦正”。
有个朋友有部一百多万的越野车,车很大,很宽敞,开起来确实有气势。但每天开着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城市里穿梭,很是不方便的,就像穿着皮鞋在运动场上跑步。我就问他:你干嘛不给自己请个司机呢?他回答是用不着,做个生意而已,自己完全能胜任。那么我就觉得,你都不需要找司机,那你有必要买这么好的车吗?
很多不必要的物质生活成了必需品,二十万的车已经很好了,非要百万级吗?虚荣,炫耀,是金钱至上的表象。人的一生,比钱重要的东西太多了,还不说多么高大上的例子,就说自我的那份安宁,多少钱能买回来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