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畔文谭:你熟悉却又陌生的酒》
第22节

作者: cjnsy123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幸好我也会百度,我百度了一下,这个甲醛貌似是1855年才被科学家发现,1855年是哪一年呢?是清末闹太平天国的时期。
  那这个逻辑就变成这样了,我们来罗列一下是,几千年来都喝的传统白酒,到了1855年被发现里面有甲醛这个东西,或者乙醇呀,丙醇呀,杂醇油等等现代科学发现的物质,然后传统白酒就被枪毙了,不能喝了,有毒!要喝得喝调制酒。但调制酒也得有这些物质呀,比如杂醇酒,没有这个酒不香,那好,那就单独生产杂醇油来勾兑。
  想明白了这个,我怎么不敢喝呢?
  所以有些问题不是好问题,哲学上好像有个说法是,在提出一个问题时首先要研究这个问题是不是问题。像传统白酒能不能喝这样的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而像只有调制酒才能喝的问题简直是傻问题。
  中午的帖子说了酒头,又延续说了果酒,其实也是延续了原来的话题,酒得自己弄,想喝喜欢的酒就不能懒,得花些功夫在上面。
  今天在淘宝又上线了常相遇的另一款酒,有了这个酒,常相遇就相对完善了。这款有“老”字样的瓶子里装的是老酒,我定义老酒就是窖存一年以上的酒,也可能是两年三年,但不会低于一年,这一款算是常相遇的高端了。但我并不建议酒友买它,自己窖藏的酒才有味道,人生其实也很漫长,何必急于尝那一口时间的味道呢。
  发布这个酒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酒友能先行体会到老酒与新酒的差别,先了解你手中的新酒两年以后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比对一下新酒,判断自己更喜欢哪一种,以此决定是不是要窖藏酒。所以真的想提前尝尝老酒的味道的话拍两瓶未尝不可,经常拍则无必要。还是建议大家拍些新酒,同一个时期的新酒,每隔两三个月开一瓶,感觉酒因时间而起的不同变化,才是有趣。
  这个酒我能找到的并不多,现在推出来的也只是我个人的收藏。好在我联系了当地的一些酒友,必要时可以让他们贡献一些,但仍然数量不算太多。我会在今年多窖藏一些,但不管怎么准备,它依然是有数量的上限。
  有了好酒还不够,怎么喝也是玩酒的内容之一。你有100瓶好酒,可能也就一两瓶能喝出心旷神怡的感觉来,把好酒喝好了是有诸多条件的,这得机缘巧凑。

  有个朋友在上海的某个观光餐厅里和美女对饮,目光所到皆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窗外就是外滩,喝的也是难得的佳酿。但他那顿酒喝的并不好,为什么呢,据他说,一切条件都很好,但喝酒的对象是别人的媳妇,老感觉像自己媳妇在监视着似的,鬼鬼祟祟的感觉。这样的酒哪能喝出情趣来呢。
  而我有一次在长沙火车站等车,遇见一打工还乡的中年男子,面前一瓶十几块的劣质酒,一瓶百事可乐,喝一口酒喝一口可乐,我就觉得特有意思。这哥们喝的很飘逸,眼神空洞,每喝完一口酒时嘴立即闭的严严的,面无表情,马上凑上一口可乐,然后嘴张的老大,面目狰狞。仿佛刚从集中营出来看见第一缕自由的阳光。
  后来我凑上去和他简单聊了一会,递给他一小壶我出门常带着的酒,他也不客气,拿起来就喝,仍是一会面无表情一会面目狰狞。我问他我这酒喝着怎么样,他说“我喝啥都是一个味”。我这心里乐呀,两个人就喝上了。我酒量小,喝的慢,但他比我喝的都慢。他就着可乐下酒,我掏了半天找出一块小蛋糕来,就这样,候车室里人潮人海,而我和他我行我素,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闲淡,喝着都是一个味的酒,那一刻真的有点恍惚,似醉非醉,似梦非梦的感觉。

  日期:2016-07-24 10:53:45
  这是个开放的平台,谁都能发布观点,这也是网络存在的价值。我们既然在这个平台上,就得接受不同的观点的提出。夸我们的不要当真,骂我们的也一笑而过,凭什么不能听到不同意见呢,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小庙也是渴望能遇见高山,所以今后网友尽管对小庙斧正,如有发现帖子里没有谈到的,或者有疑问的也尽可动询,但凡是好问题,小庙知无不言。
  巡场兄的问题,“给盛世开良方”这位兄台也转发了一次,之所以没有完全回答是因为其中提的大多问题我在前面帖子里已经有回答,例如酒价是怎么算的,我前面其实说的很详细。但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倒是很有意思的,既然盛世兄也再次动问,我合在一起答复,也请巡场兄参考。
  我们这里酿酒的这个方法是沿袭的老传统,一直以来皆是如此,工艺的总得名称叫“老五净”,这三个字是音译,因为我多年以来,从没有找到哪一个酒老板能准确的给我写出这三个字,都是这么叫,但都不知道这是哪三个字,解释各不相同,jing字有的说是上面一个瓦下面一个曾,有的说是干净的净,也有的说是敬礼的敬,只好音译于此。另外提出的“用的什么工艺”问题,让我很难简单回答,因为语境不同,放在整个白酒行业来看,工艺有很多,但就我们这里只有这一个工艺,并不是说酿酒的掌握很多方法然后选择用哪一个,而是就只有这一个,所以不存在用那种工艺的问题。因为传承在先,后来研究酿酒的学院派给这工艺起了个什么样的学术名,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也是跟着他们叫。但不管书本上它叫什么工艺,我只能用这里的语境来回答,这个工艺叫“老五净”。

  也有网友百度后告诉我应该是“甑”字,因为他搜到相同的酿酒方法,人家就用的而这个字,小庙不敢苟同。虽然工艺相同,但这个字估计也是以讹传讹。这个字我也早见有人在用,但他用的对不对,我有怀疑。查了很多字典,这个“甑”字在南北方语系中都不会有jing的发音。因此小庙不认为jing字是这个“甑”,虽然它的意思中有蒸馏用具的含义,但读音和jing靠不上,同时五甑的话应该是指五个蒸馏用具,而蒸酒虽分五次但用的却是同一个锅,也不贴切。假如一定要有个判断的话,我愿意相信是“净”字,因为既然这是个工艺的名称,就应该指明这个工艺的技术特点,而不应该是指该工艺的用具。否则,只要是用五个锅,甚至是分五次蒸馏的都能叫老五甑了。而用净字的话就贴切了,老五净,老是指传统,五是指五次蒸馏,净是指每次都蒸馏的干干净净。干干净净,这个意思用在这里看起来很萌,但却准确,因为明确指明了工艺的特点,区别我下面再谈。

  这个酒的做法的各个环节也都有叫法,比如前面我说过做大曲用的是“浓头酱尾”,蒸馏时用的是“清蒸清吊”,等等。在酿酒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也都有专用的名词,比如说,一池子酒要分成五次来蒸馏,第一锅蒸的是窖池中最上面的粮食,这一锅叫“头茬”,接下来分别是“二茬”“三茬”“四茬”,最后一锅却是另一个专门的词叫“池底”。顾名思义就是窖池里最下面的粮食了,这个池底是这一池子最好的一部分,香味特别浓郁。一个池子的五锅酒要倒在同一个缸里,这个也有专门的叫法,例如“强茬”“压茬”等等。虽然我并不全面了解,但也知道一些,可是只能透漏到这里,不能再说了。因为这是他们的行话,也就像江湖的春点一样,是人家的法门之一,假如一个买酒的到酒池子去了,人家有些话当着客人的面不方便说的就用这些春点来说,目的是多挣些钱,哪能让外行学了去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