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畔文谭:你熟悉却又陌生的酒》
第44节

作者: cjnsy123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话说牌越打越薄,酒越喝越厚,酒逢知己,喝着聊着就相互交心起来,李黑嗟叹自己这个喝酒的病,比较起来比老李还重,不喝酒真是不能活。怎么能天天不干活也能有酒喝呢,愁得睡不着觉。老李见多识广,听李黑有此苦恼,略一沉思,随即给李黑指了一条康庄大道。轻轻松松有酒喝,最好的去处是拜理发店的双喜为师,学做吹鼓手。
  吹鼓手代指响器班子,无论谁家婚丧嫁娶都离不了,红白喜事上响器班子去表演称之为“上事”,上一次事一般是两天,东家除谢仪之外,这期间还要款待四顿饭,饭菜随大席一致,烟酒管够。李黑一琢磨,高兴的直拍大腿,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当下谢过老李指点迷津,同时又向老李借了点钱备上四样礼品,忙不迭的去理发店找双喜去了。
  开理发店的双喜在小城小有名气,幼年从师,专攻唢呐。吹鼓手是他的主业,理发是副业,不出去上活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店里给顾客理发。小城这边吹鼓手都兼营理发店,

  两个行当合二为一。虽说理发的未必都是吹鼓手,但吹鼓手绝大多数都理发剃头。曾向很多吹鼓手求证这是为什么,他们众口一词:这是惯例,自古皆是如此。可惯例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自古皆是如此,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两个行当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从行规来看,也确实不分彼此。例如:响器班子给婚丧嫁娶的上事,吹吹打打的招摇过市,遇到路边有理发店时就得“息鼓”,所有乐器都停下来,等从人家门口走过去以后,才能再次起鼓演奏。
  “息鼓”明显是把理发的视为同行,遇见同行把乐器藏起来这是美德,表达谦逊的姿态。但如果不是两个行当有渊源,吹鼓手凭什么要给理发的谦逊呢?遇见理发的就当成同行相敬,可见两个行当的渊源之深,果然有自古皆是如此的可能。
  双喜和李黑的父亲原本是多年酒友交情不浅,视李黑为子侄一般看待,如今李黑求上门了,双喜也不矫情,满口答应,只不过怎么把他带入行颇伤脑筋。吹鼓手一个班子基本设置是五个人,一个唢呐,两个笙,一个司鼓,一个敲锣打镲,任哪一样都得磨练个三年五载。可李黑乐盲一个,别说宫商角徵羽,一般简谱也不认得。这么大年龄了,求入行就是求个饭碗,从头学起肯定是来不及。
  思前想后,双喜想出了主意,让李黑在班子里敲梆子。梆子是一大一小两根木棍,班子演奏时,跟着节奏拿小的去敲另一个大的,发出“梆梆”的声音。原本梆子也是响器班子的配置之一,只不过作用与鼓重复,多数情况下可有可无。遇到非用不可时,鼓手也能就便敲一敲,所以都不会专门配一位敲梆子的。这明显是有心关照,把自己碗里的给李黑分一份,李黑自然无比感激。

  双喜师傅自此每天一早开课,悉心调教李黑打梆子的技巧,好在响器班的那一套大家都已耳熟能详,李黑又是个有点灵性的,学的又认真,很快就熟稔了。半个多月后,双喜接了一个郊外村子里的活,李黑按捺不住,一脸猴急样的想跟着去,双喜看他敲的有板有眼,也想让他历练历练,就带上了他
  去的这个地方,东家办的是婚宴。当年结婚程序复杂,虽说那时业已提倡新事新办,但很多老礼简化不了。响器在婚礼头天中午以前要到位,东家事先已经在最敞亮的地方摆好了桌椅板凳,响器到后放上一挂鞭炮,这就开始起鼓奏乐。
  吹吹打打无需详记,总之两个字“热闹”。民间响器班图的也就是个热闹,前面介绍的响器班五件乐器中,笙鼓镲都是传统老玩意,而其中主奏的唢呐却是波斯国传来的舶来品,能为主奏就因为它的声大,嘹亮,能烘托起热闹的劲。从上午开始,响器班演奏的四平八稳,诸事顺利。到了晚饭以后,照惯例,响器班子得另有表演,不再像白天那样把演奏当成背景音乐,要唱歌、唱戏,或杂耍、或曲艺,总之出节目让酒足饭饱的围观群众娱乐娱乐热闹热闹。

  这类表演有专门的演员,他们不属于吹鼓手的行当,而是专业演员,有一技在身,游走在各类演出现场。其中不乏业内高手,偶尔出来走个穴,一来挣点钱,二来也能历练历练。他们与各处的响器班都有联系,响器班会根据东家的要求邀请不同的演员临时参演。这次双喜请的是一个外省的女将唱戏,唱的是豫剧包青天。
  皖北小城与河南接壤,豫剧在皖北民间很盛行,名家也常来此处献艺,记得马金凤就来过三次,这三次小庙都有现场瞻仰,第一次时还幼小也就六七岁的样子,当时演的有一出《甩大辫》,故事什么的都记不住了,印象最深的是马金凤在台上大辫子一甩,台下雷霆万钧般的喝彩声。十几年后第二次看的是一出《贵妃醉酒》,那时青春年少看不进去,没留下特别印象。又过了许多年,马金凤最后一次来小城,连演了一周,最后一天演的是《穆桂英挂帅》,戏是真热闹,看的眼花缭乱,表演结束后,马金凤穿着戏服率全体演员谢幕,她说:“我老了,演不动了,今天给大家道个别……”。如今想起她这段话,心里仍有些许惆怅。

  马金凤以外,申凤梅在皖北也有盛誉,她是越调宗师,女扮男装演诸葛亮,凭一己之力把起源于南阳梆子的越调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被称为“申派”。虽是幼时从大街上的唱片机里听到过几段,可至今仍能回想起那个稳健婉转的韵味。
  申凤梅的诸葛亮没在现场看过,有幸几次得见反串,都是女版包青天,可能因为女人唱包公反差过大,更容易出彩的缘故吧。双喜这天请的这位,唱的也确实好,几段下来观众喝彩不绝,女演员很兴奋,即兴与观众互动:大家还想听什么?随便点!
  人家本就是唱包公的,何况最受欢迎的那几段还没唱,就是要留给观众点出来,所以观众也都朝包公的唱段上起哄。有点包龙图坐监的,有点驸马爷休要性急的,都很热情很踊跃,七嘴八舌闹闹哄哄,就在一派祥和的欢乐气氛中,突然冷飕飕的飘过来一句“想听排球女将”。这句话与现场氛围十分违和,十分的不协调,也因此很有喜感。哄堂大笑以后观众像着了魔似得,众口一词要听“排球女将”。

  大家口中的“排球女将”是指当时热播的一部日本电视剧的主题歌。那个时代很提倡中日友好,电视里播过不少日本片子,很多也是脍炙人口,相信给不少人留下过难以磨灭印象,小庙如今一看日本片子就会条件反射的想起大岛茂。
  彼时男优尚不猥琐,如高仓健,三浦友和;女优也很阳光,像山口百惠,荒木由美子。荒木由美子就是排球女将的女一号,剧中名叫小鹿纯子。这个片子播出是1985年,当时正处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巅峰时期,神州大地各族人民都深受女排精神所鼓舞。排球女将暗合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小鹿纯子青春无敌再加上励志的狗血剧情,开播伊始一时风头无两。而这部片子的主题歌节奏明快悦耳动听,也广受欢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