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枯坐意未足,又想起鲥鱼的梗。既然海棠有香,那鲥鱼是否真的刺多呢?
有关鲥鱼的资料很少,只好从同类间做比照。平时常见的鲤鱼、鲢鱼、鲫鱼、鳙鱼等属于“鲤形目”,其中鲤鱼刺最少,在90根左右,鲢鱼最多,有130根上下;而鲥鱼属于“鲱形目”,鱼刺多寡没有答案。但既然四大名鱼中它的刺最多,那么鱼刺数量定在鲤形目之上,应该大于130根。
鲥鱼重量一般在一斤上下,摆在盘中都不起眼,遇到小庙此等粗汉,筷子伸出去也就是三五口的事,这个体积对应130根以上的鱼刺,想想就觉得嘴疼。
很想弄一条鲥鱼数数到底有多少刺,可惜野生鲥鱼已绝迹三十年,用科学的说法叫“功能性消失”,若再过二十年还不出现,就可以用另一个词形容——“灭绝”。可再过二十年会出现吗?三十年都不见踪影了,难道还会有未来?很是令人怀疑。
鲥鱼不复见。
君子如子路者,亦不复见。
日期:2016-07-24 11:28:40
酒畔文谭:不醉不罢休
深秋时节秋酒蒸出,忙活着把藏酒从坛子里倒出来,再把新蒸秋酒存到坛子里,密封好归了位,倒一杯启封老酒朝桌面上一放,转身下楼直奔街面上小城卤兔去也。启封老酒佐深秋肥兔,有点像提前过年的感觉。
小庙钟意的一家卤兔,常在三圣庙十字街头,老板姓马。马老板年轻时候拜师学艺,专业打野兔。后来因为野兔逐渐稀少,家兔成为主流,马老板无奈之下入了勤行,从猎户转身做起了商贩。
但马老板不忘本,总爱唠叨当年往事。马老板言之凿凿,说打野兔的行业水很深,没三五年下来学不得真本领。若不得明师授业,自己买把枪拎着满世界瞎转,逛一年下来,准准地也是空手而归。
打野兔首先要学找野兔,师承口诀谓:“蒿找茅,茅找蒿,高找洼,洼找高,长找横头短找腰”。
细讲起来是说,田野里遇见蒿草地时,这蒿草地里的茅草丛里有兔子;而遇见茅草地时,这茅草地里的蒿草丛里也有兔子;遇见高地要找其中洼地;碰到洼地要找其中高地;长形地块找两头;小型地块找中间。
有本事在田野里把野兔找到,基本上就十拿九稳了,有道是“枪口见毛,有命难逃”,把枪端起来,只要眼睛扫到兔子的影子,扳机一扣,小钢珠成片的飞过去,任它草上如飞、不免枪下成鬼。
可找到兔子与打到兔子之间,还隔着各种撵追的法门。马老板举例说麦苗刚长出来时,成窝的兔子在田里待着,人找兔子,往往会先被兔子找到人。因为人的目标大,兔子的目标小,人没找见兔子呢,兔子已经把人瞧得清清楚楚。兔儿们看见人不怀好意的走过来,立即稳稳地爬在地面上,有点像小孩藏猫猫,以为捂着自己的眼睛别人就找不到了。
猎手们有诀窍,原本他们在行进中都是低头快步,一路上只用余光瞄着田野,发现有兔子的踪迹时,脚下更是快步疾走,装成没看见似的,目的是要麻痹兔子们,让它们以为猎手只是行路的过客。
猎手一般两人同行,一师一徒。他们假装过客在兔子周围磨圈,走几圈后找一块高处,师傅端起枪就等上了。而徒弟则慢步撵兔子,把兔子们朝枪手的方向赶。
枪手待看见第一只兔子露出来,“砰”的一枪先把领头的拿下。随着枪声响起,撵兔子的徒弟如同被摁下了定格键,一动不动凝神静气,不再发出一丝声响。
这是因为受了惊吓的兔子会排着队顺着沟壑逃命,每窜上几步就会停一停,竖起耳朵判断危险是否仍在。徒弟的动作一定格,就又一次麻痹住了兔子们,它们听不到声响就会以为危险解除,于是也像被摁下了定格键,就地匍匐静止不前。
这样一来,猎手就争取到上火药装弹的时间。因为兔子枪每次只能开一枪,距离第二枪之间是一系列上火药塞钢珠的流程。
待到枪手装弹完毕,远远地给徒弟做个手势,徒弟就继续开始撵兔子,如此循环往复,一块田里的兔子常常就被连窝端走,片甲不留。
偶尔也有漏网的,不过没关系,受了伤的兔子会就近找座小土堆,围着土堆转圈跑。遇到这情况,万一猎手忙着追兔子来不及装弹,便寄希望能遇见同行,“调个侃”请同行补一枪。而同行但凡遇见,只要对方能调出侃来,也是必然相助。
“调侃儿”就是说“春点”。正经拜师做打野兔这个行业的,都算是“老合”中人,皖北地方称为“老海”,俗称的江湖人。同行之间遇见了,几句春点对的上就好相处,相互帮衬是江湖规矩。哪怕不是同行,只要同是江湖人,有了春点也就有了默契。
江湖人把春点看的极其重要,有言“宁给十两金,不给一句春”,总要师傅觉得这个徒弟可以端起江湖饭了,临到出师的最后关头,才会把春点传授。
曾经从一个当丨警丨察的朋友那里,看到过一本内部小册子,好像叫《黑话大全》,里面分门别类的详述了各地春点的释义,例如:天叫“顶”、地叫“躺”、东“倒”、西“切”、南“阳”、北“密”;男叫“孙食”女叫“果”;从一到十称为:“柳月汪载中申行掌爱句”…...。
而酒,春点称之为“山”,传统白酒因为度数高,称之为“火山”。 买酒叫“肘山”、 喝酒叫“抿山”、 喝醉了叫“串山”。两个老合约酒,电话一通调上侃:“并肩儿浑天抿山”,这意思是说:“兄弟,晚上喝酒”。不是江湖人,谁能听得懂呢?
曾经介绍过酿酒行业的一些春点,也是这么个意思,同行之间说点机密,哪怕买酒的在身边站着,用上了春点,让你听了去也没关系。在他们眼里,你是外行,所谓的“空子”,任你想烂脑袋也猜不出话里的意思。
春点也算传统文化之一隅,徐克重拍《智取威虎山》,电影里用了很多春点,瞧起来像模像样,非常有趣。不过春点只是江湖人的交流工具,没有真本事,仅靠会几句黑话在道上根本混不下去。而事实上也只有学到了真本事,才有可能被传授春点的秘密。所以江湖人之间相互敬重,他们深知能操一口正宗春点的,必有几手绝艺在身。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不多,内容翔实的首推连阔如《江湖丛谈》。
连先生笔下的江湖,春点只是敲门砖,那些或正或邪的“杵门子”才是构成江湖的根本所在。例如连先生在书里讲了个江湖秘籍《玄关》,这是一本什么书呢?这是很多算命先生的铁饭碗,凡是算卦的人,如能学到了《玄关》,不论是谁来问卦都能当时就灵。
《玄关》开篇说: “一入门先猜来意,未开言先要拿心。洞口半开,由此挨身而进,机关一露,即宜就决雌雄”。几句话锋芒毕露,可见秘籍的厉害。
《玄关》的作者是皖南桐城方家的方观承。桐城方家自方苞始,被视为桐城学派的代表,明清之际大放异彩。原本方观承也算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世家子弟,但是因戴名世《南山集》案,一夜之间成为靠别人接济为生的孤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