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不语——记元明时期的一段尘封高人往事》
第27节

作者: 9毫米烟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楼英接住,谢过。鱼仙姑道:“你两无事,收拾明儿出发要带的东西,歇息便可。”
  两小童齐声:“师父早睡,我们这就歇去。”
  待两小童走了,鱼仙姑伸手提壶梁,倒茶在碗中道:“许是凉了,公子将就饮。”
  楼英谢过,接茶碗,啜过一口。
  鱼仙姑:“公子可通音律?”
  楼英:“不敢当,童时与父拜访过音律大家,粗知宫、商、角、徵、羽五音,又略晓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此十二律。”
  鱼仙姑:“也不错,知五音,晓十二律,读书,读到这副样子,算没白读过。”

  楼英:“不敢当,音律虽粗懂,琴也听人抚过许多次,但却,却是从没见过这独弦琴·······”
  鱼仙姑:“不怪。琴有五弦,定的是五音。再加两弦,多的是文,武二弦。五音有阴阳,文武之中亦有阴阳,如此行配,便是司岁月轮转之机的天干。又有十二律,亦同十二支。年年如此,岁岁如此,生生如此。”
  “世间万般事物,万理,万法,亦莫不过如此。”
  “琴为独弦,取无中生一,一生万物之玄理。”
  “一者生的是二,两手便是二,二者,生的是三,三者,便是心。”
  “如是,诸般变化,就是诸般的音律。”
  楼英心中微微一动,暗道,这不是道德经讲的三生万物之理吗?
  鱼仙姑又道:“琴身为铁,铁器铿锵,寻常功夫,难使其出音,欲使铁器成音,下的自然是非人之工。”
  说到这儿,她伸手在楼英面前一晃。
  楼英看的心惊。原来鱼仙姑手上指甲竟比普通人坚厚了数倍有余。月光下,观过去,竟似带了铁指套一般。
  鱼仙姑收手,又探指,轻轻勾了一弦。
  锵音震耳,宛若金铁。
  “琴音最能迷耳,入心。试人心性,以音试之,无人能逃。便是耳聋的人,其耳能逃,其身亦难逃大音之声。”

  “方才,我以一曲广陵,试了你三人心性。公子还好,余下二人,实在无话可说。”
  楼英听此,他拱手道:“仙姑因何要试我等心性?”
  鱼仙姑:“天目山,在你等心中它是一座山。在我心中,却是一座洞府。”
  “洞府隐世修真大士得道之地,内中自然有许多非寻常之事物。你等若无心性,必会受事物影响,到时白白丢性命,岂不是憾事。”
  楼英听罢,心有不通之处,忙问道:“天目山我虽没去过,可却听人说过,那山尽管险峻,有奇秀之景,却罕听人讲那山中有何怪异。”
  鱼仙姑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你读书人烙在心上的话。他不说,当真就是没有吗?再者,何为怪力?心生惊诧,不解为怪力,若知,若解,若不惊,世间还有怪力否?何为乱神?迷迷蒙蒙,人云亦云,知一不知三,胡乱信之,服之,敬之,亲近之,则为乱神。”
  “若明不神之神,人身之识所能识之神,不所能识之神。若能知,力从何处起,因何而生,因何而逝。”
  “子,可语也。”

  锵······
  鱼仙姑抚琴垂目,提壶落茶。
  日期:2016-08-12 21:42:00
  饮过茶,鱼仙姑道:“公子可是知北客推荐过来?”

  楼英拱手:“仙姑明鉴,正是知北客推荐,我这才到这里访您 。”
  鱼仙姑:“既这样,今晚原本欲传你等修心小术。可惜了那二人,无此根性。”
  楼英:“既是小术,为何要看根性?”
  鱼仙姑:“道门小术,亦要心根之性。他二人心根的性子动摇,浮燥,知这小术,除了害他,再无半分帮他之能。”

  楼英:“我又为何能习?”
  鱼仙姑:“听此琴音,能化了胸中郁气,已有非常人的修行。故,能习。”
  楼英:“此术何用?”
  鱼仙姑:“术到用时,自知其用。你且过来,我话与你知。”
  楼英不敢怠慢,放下茶碗,凑近过去。

  鱼仙姑头微仰,伸手,沾茶水,在案上书了一个静字。
  楼英观这个字,心中不解。
  鱼仙姑道:“此为观字筑符之小术。”
  “符为何物?符为气机之眼也。字为何物,字为符也。”
  “单单一个静字,拆开了,青天朗月,互为相争,此为静中本意。你且观这天,这月。”
  鱼仙姑一指头上道:“观过天月,便知静字的符意,知其意不难合其气。合其气,以静度人心神,可助人平定心胸翻涌之气。”
  “诸般字,皆是这个修法,先习字,拆字,知字意,再观字境,知了字的境,便知符意,便可通这一符的气。”
  “有了这一气,拙可以手掌抚其身上气机通转之络枢,平定七情乱志之烦。巧可以心神透目摄之!”

  楼英品味道:“心性不定者为何不能修?”
  鱼仙姑:“心性不定,心思忧动,修这小术,反乱其心。轻则昼夜难寐,重则错乱癫狂,幻象丛生。”
  楼英听罢拱手道:“谢仙姑授术。”
  鱼仙姑闭眼,松肩,独坐不语。
  楼英知其又调合龙虎去了,这就一拱手,闪过身,返回室内。
  回室内,静坐一小会儿。
  楼英记起鱼仙姑授的小术,就借室内案上的文房,研了墨,待其挑火烛的时候,心中一动,执笔在纸上写下一个烛字。
  烛为葵虫之火,古时做烛,多以麻拧撮葵虫状,燃起为烛。
  因故,烛字一意,为葵虫之火。
  幽幽然,温温煦,极弱,惧风,怕水,却又隐含燎原熊熊之势。
  于阴阳为‘丁’,须广借‘乙’,用‘乙’阴吸之态,成助燃之势,由此可化阳阳之极。
  楼英观其境,体其意,不知不觉,时间流逝,转尔身中倦困浮起,这就吹了火烛张两臂,伏案睡去了。

  冥冥的·····
  楼英突见自已入一境,此境飘渺荡荡 ,阴风凄凄。
  忽地有一物,轰然落下,再抬头看时,却是一长了大牛的怪物,狰狞古怪,通体披甲。这怪物现身,却也不冲撞楼英,只是一味胡乱跑动,所过之处,楼英但闻凄哭之音阵阵,血雨腥风漫天。
  看过这般景象,楼英心中一念,厉声喝道:“何方来的怪物,在那里伤人!速速退下。”
  岂料怪物不识人语,仍旧作乱。
  楼英心中悲生,转尔想到鱼仙姑授他的一术。这就忆起一个‘斩’字来。
  斩字分了,车,斤为用。

  车为负载之物,斤指斧钺。
  领过车负重犯,斧钺诛之的意境。
  楼英心中这就生出了斩字一念。
  一念生,锁了那怪物,再起一念斩之。
  刹那间,烟尘激荡,大地雷动。轰的一记巨响,怪物的头已是落到了地上。
  楼英眼见如此,心生一震,正要挣扎,突然就醒转过来。恰也是此时,他听门外有人低语道:“不易,这竟然就小成了。公子,珍重,早睡罢。”
  言尽,门外人已飘然而去。
  今晚就是这些,明天再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