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不语——记元明时期的一段尘封高人往事》
第28节作者:
9毫米烟灰 日期:2016-08-13 15:20:00
楼英恍惚间这才忆起,方才自已竟是做了一个梦。可这梦境如此之真,回味起来,听到的嘶吼,惨叫,还有怪物身上的气势,鼻息居然都清晰浮现。
这梦是怎么生的,是门外鱼仙姑施的什么法术吗?
静静的思过些许,楼英重将灯烛点起,拿过笔,饱了墨。忖了又忖,在纸上写下一行字。
身作识,世作景,颠沛流离白头空。生亦梦,死亦梦,生死相依轮回中。
写罢他收去笔,望纸幽幽叹道:“若按古书记的讲,人生来便是要死的,死了又是死。生死相依,无休无止,所为是何?所图是何?生亦难,死亦是难。若能跳出生死,又是何方光景呢?”
思到深处,楼英摇头一笑,拿了纸,付之一炬。待纸灰烧的干净,小心收起放好,这就吹熄了火烛,上床睡去。
楼英不知,就在他独自念叨完那几句话不久,房外,茶案后,鱼仙姑捧了一碗冷茶,对空喃喃叹道:“生死之外是何景!此子年轻轻就能悟到这一层,了得,着实了得。”
旁有收拾茶案的闷汉石头闻言低语问道:“大师父,什么叫生死之外?”
鱼仙姑放了茶碗道:“常人修仙,拜佛,求神护佑,图的是什么?”
石头道:“这个我知道,修仙图的是长生不死。拜佛求的是来世能入极乐,能获解脱。求神护佑,求的是衣食荣华,不生灾祸。”
鱼仙姑道:“你可仔细想过,这长生,来世入极乐,求解脱,得神护,岂非都是在生死之中打着转?”
石头低头,搬着重重茶案,立原地想了想道:“咦,仙姑说的倒也是对。长生是为不死,入极乐,解脱,是求死后,来世,得神护,亦是求生的快活,安乐。这,这却都是在生死里打着转呢。”
鱼仙姑点头道:“你可想过,生死之外是什么?不生,不死,又是什么?无生,无死,又是什么?”
石头呆住。
鱼仙姑一抖手,将大铁琴安然托住,起身一抖道袍道:“世人若参透了这一层,明了这一层的变化玄机,脱然生死之外,不生,亦不死,那便是大造化喽。”
石头听罢忙道:“师父,望师父明示。”
鱼仙姑冷冷:“你这汉子,休要妄图太多。你来我这里之前,杀过六个鞑子。背负重重命案,身上煞气冲天,若非我将你煞气压住,你是决不会甘心呆在这里的。只是你时机不到,尚不能接上气运。一旦接上气运,你这一身煞有那施展之处,我便会让你去一个地方。”
“到时,你自有一番事业来做。而这生死之外,你这人,尚没修来那份大福德!”
石头一拱手:“谢师父护佑!只是,师父您此行······”
鱼仙姑道:“修行本就是拼了福德化船筏,度得汪洋见真地。我修到这般境地,福德已经拼的所剩无几了,如今呢,却还是在汪洋中打转。不如度些有缘人,助天道行转,也算是给自已攒一点小福德罢。你说的生死安危,只是你俗人生死,与我却是说不着。这里收拾妥当,你睡去吧,好生养精神,明儿,还得你来给我背琴。”
石头闷声,又一番拱手道谢。
鱼仙姑见状道:“明儿寅时,你可把腰上插的刺拔了。”
石头闻方大喜:“谢师父,多谢。”
鱼仙姑:“无谢,自珍重!”
言过,携琴飘然。
石头见鱼仙姑走了,他伸手摸向后腰,那里有两个极微小的突起。
他把这两个突起一一抚过,又仰头望冷月,长长呼出一口气········
唉!
这一口气,吐的虽是惆怅,可隐隐中,却还含着一股子一将功成万骨枯,铁马金戈� 尸行的烈烈杀气!
日期:2016-08-13 20:58:00
次日晨,众人卯时起床,洗漱完毕,先是孔方拉住楼英,拐到背人处,低语问道:“公子昨晚可曾见这院中有何异常之事发生?”
楼英道:“孔公子因何说这话?”
孔方:“怪哉!昨夜里睡好好的,突然梦到夺我意中人的那伙歹人,哼!我拿了一根棒,冲上去,打杀的好不痛快,好不痛快!哼!”
言罢孔方一脸傲然模样儿,一甩袖,闪身而去。
楼英暗暗叹过口气,末了又赞这鱼仙姑的琴音真的是厉害。
收拾行李时,楼英又听洪二与他讲,昨晚梦到一群虎狼来犯,他只身冲出去,提了虎脖子上的一块皮,三两拳就给打翻在地,亦是好不痛快!
楼英听了心有感触。
好不痛快!
这四个字,讲出来,做出来,是痛快。可这痛快背后系着的因缘呢?
那却是不痛快,是一团乱,一团麻了。
世间无有痛快事,唯有翼翼履冰行。
这是楼英赠了自已的两句话。
日期:2016-08-13 21:00:00
行装收拾完毕,用过饭,两小童装了许多干粮在路上给众人吃。鱼仙姑则换了道袍,穿着一件粗布农家女人常穿的褂子。看上去,真如一个行将朽木的老妪一般。
可与寻常老妪又不同的是,这鱼仙姑是一对大脚。(古时,女人大脚为耻,视缠足为美,此为病态之象。泱泱大国,审美之观竟畸在一对缠扭曲的脚上。叹呐,真是叹!)
楼英把目光从鱼仙姑身上挪开,又去看石头,这一看让他着实惊了一下。仅仅一晚过后,石头身上的闷气,已经消散的无影无踪。
此际他头上的帽子已经摘了,身上穿的破衣也除去,换作了一件纯黑的束腰袍子。这般打扮,在楼英看来,全无半分的闷气,呆气,亦是没有什么书生气,有的只是他儿时曾在张七身上见过的杀气!
短短一晚,何来巨大变化?
楼英不解间,正欲思忖根源,却猛地想到自身。他这一晚上,所经历的事,所学到的东西,不也是普通人一生一世都不曾耳闻的吗?
何怪之有?
何怪之有呢?楼英摇头一笑,叫过洪二,一起拿行李,与鱼仙姑道过安。众人这就依次走出了这间小小的道观。
楼英不知此去所为何事,更加不知自已为什么要去天目山。
冥冥中,似有绳引,似有物牵,一步步走过来,便是这般了。
众人行的疾快,初始孔方叹其脚痛。洪二取笑他,说他都不如鱼仙姑一个老妪走的快,这般柔弱,如何担当君子称谓?孔方怒了,好你个洪二,敢说我非君子。我且让你看看,什么叫君子之健。于是,疾行追之!
就这般,众人出杭州,转方向,直奔临安去了。
走出一个时辰,楼英渐觉不对。
抬头见前边鱼仙姑,她一个老妪,走起路来看着松肩,提首,塌腰,陷胸,两只脚平平贴地前移间隙,两只手臂左右摆动,好似一只大鹤游行湖面一般疾速飞快。
这般的速度,直叫后面数人连连叫苦。
楼英两只脚同小腿已是酸痛不已,就连洪二这般壮的人,也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正至于孔方,孔公子,这位立志要表君子之健的读书人,早就面色惨白,上下不接气,喘作急风箱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