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科级——宜丰人中短篇小说系列》
第27节

作者: 宜丰人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28 09:26:07
  正文三
  十多年前,安子良第一次当上了省劳模。那天毛树生领着他们上省里去开群英会。可能是受了一点风寒,安子良晚上拉开了肚子,结果衣服也弄脏了。就是这个扛着行政十一级的高级干部毛树生毛主席同志像伺候亲人一样的伺候着安子良,又是洗又是弄的……打那以后,安子良就像敬祖宗菩萨一样的敬着毛主席。
  几天后,在市工会办公楼外的围墙边,靠着墙搭起了一间小小的棚屋。安子良就在这间棚屋里做起了小买小卖。
  开张的那天,安子良也像其他的开店的老板一样放了一挂鞭炮。没想到这震天响的鞭炮把城管的引来了,他们还不等鞭炮的硝烟散去就要动手将棚子拆了。
  是毛树生拦住了。当时他很生气的说:“是我帮着搭的……你们可知道他是什么人?他是我们江城多年的劳模!你们来得正好,你们不来我还真要去找你们哩。我跟你们说,对于这些个为我们江城作出过贡献的人就应该照顾一些。现在棚子我给他搭起来了,你们就给他把有关的证办了,以后你们也不要再来找他的麻烦,不然的话我可是不依的。当然,如果你们以为我离休了,管不了事的话,那我就找你们城管的老朱去!”

  毛主席在江城是个几乎尽人皆知的人物,他说了话也就算是定了板。城管的人见是他老人家出了面的,当然也就不好说什么。打那以后还真的没有人来骚扰安子良。
  黎副秘书长伸手扶了扶眼镜,就那样看着安子良有好一会,直看得老安很有些不自然。完了很认真地说道:“好啦,安子良同志,你的问题我们知道了。咱们也不去说什么违章不违章了,事情过去就算了。毛主席也不在了……你这事就到这里。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安子良站起身来说道:“可是……可是,黎副秘书长同志,不可以帮帮我么?”
  “帮你?怎么帮?”
  安子良双手握得紧紧的,终于忍不住说道:“黎副秘书长同志,我本来都不好意思说这个话,但我实在是没有了退路,所以我就……黎副秘书长同志,我可是当了十五年的省劳模哩……”

  原以为黎副秘书长会大吃一惊的,没想到他听了安子良的陈述一点浪花都没打,很平淡地说道:“我知道,你的材料里已经写上了。安子良同志,你的悲剧也就在这里,你都当了十五年的省劳模,为什么就不当一回全国劳模呢?因为有规定,对全国劳模是有一定照顾的,可是省劳模却没有什么条文……再说,你是在食品机械厂当的劳模,如今厂子都不存在了,这十五年的劳模还有什么意义?”

  “可是……我……”安子良说道:“我这个劳模跟人家的有些不一样,当年我是享受副厂长待遇的!”
  “有任命吗?”黎副秘书长依旧很冷地问道。
  “没有。当时是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要我们厂这么做的。”
  “嘿嘿,这不就结。没有任命是不作数的。”黎副秘书长总算是轻轻地笑了一下说道:“还是那句话,厂子已经不存在,慢说是副厂长待遇,就是正厂长也没有用的!”
  “嚓”的一刀砍在安子良的心上,那个疼是没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他几乎没有再看那个姓黎的一眼就走了。他真想问一句:“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话呢?难道现在不是***领导么?”
  他就这样坐在台阶上,拿出那包为了办事才花钱买的阿诗玛来,掏出一枝来点上火。
  大楼门前是一个很广阔的广场。此刻这里几乎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轿车,真是黑压压的一片。别克、红旗、奥迪;甚至还有几台黑色的奔驰闪烁其间。如此看来,江城的官员们的生活水准还真是上了一个台阶的。这眼前的一切对于安子良来说应该说是不陌生的,因为他也曾经坐着小车到过市政府,并被政府的官员接见过。可是,时过境迁,这一切都随着工厂的垮台而彻底消失成了过去!说心里话,他曾经对市政府大楼包括大楼里的所有人都存有一种很美好的印象。特别是有一次,市长握着他的手很亲切的说道:“安子良同志,对食品机械厂,对江城你是有功劳有贡献的,我们一定不会忘记你!有什么困难你可以直接来找我!”当时他几乎感动得要哭出声来。他当时在心里想,有这样的好领导我干吗不好好干呢?

  (未完待续)
  日期:2017-03-01 07:48:36
  正文四
  他很清楚地感觉到,那时在他的心里就好像有一座伟岸的丰碑……十多年前,那时他是在一个很是边远的粮站工作。他就是那样认真地干着一份工作才得到领导们的赏识,进而被评为劳模的。当时,在全县乃至全地区都知道他安子良随身带着的两件宝,一是小扫把,二是针线包。前者是专门用来扫地上散落的粮食的;后者则是为了补麻袋。几年间,他用那把小扫把通共扫起了二十多吨粮食;用他的针线包缝补了几千条麻袋。他对工作的认真是尽人皆知的。有一回,搬运工将一包霉变了的大米给装上了发往灾区的船。他发现后,愣是开着机帆船追了七十多里把那包霉大米给追了回来……他就是带着这样骄人然而又很是平凡的成绩走上省劳模的光荣榜的!以后,他被调到食品机械厂,工作岗位换了,但他的工作态度却没有换,还是那样认认真真地干着,于是在厂里也是连年的被评为省劳模……

  如今这印象只剩下了一些支离破碎的影子。更为严重的是,那座时刻都给予他力量的丰碑几乎是全部的坍塌了!
  现在棚子没有了,生计就没有着落,一家三口就只能指望老婆的那一点子退休金。如果光是为了糊几张嘴那也还是没有问题的,无非是吃得差一点,穿得少一点而已,最不济还可以上菜场去捡菜叶……可是,女儿正在读高中,而且女儿还在学弹钢琴;这可都是要花钱的,而且是花大价钱的!一个星期两节课,每节课的授课费是一百元!原先棚子在,紧巴紧凑还能勉强支撑。现在棚子没了,那可怎么办呢?难道不让女儿去学么?就女儿所表露的在音乐方面的特殊感受,怎么可能忍心这样做呢?江城最有名气的钢琴老师冯老太太听了女儿的演奏都说:“这姑娘是可造之才!她对钢琴的理解有特殊的感受!这么说吧,五年后我就教不了她啦!”冯老太太的话令安子良大为振奋。要知道,冯老太太可不是一般的角,她可是得过国际大奖的音乐学院的退休教授!

  就在安子良海阔天空地思想着之际,突然有人在他的背上捅了一下,然后就听一个人说道:“喂,什么人,怎么可以坐在这里吸烟?你没看见这里有不准吸烟的标识么?走走走,快走!”
  这是大楼的门卫,是个很精干的老头。他一边说一边作着要赶人的样子。
  安子良真想臭骂他一顿。你喊什么呢?不就是个看门的么?这地方又不是没来过?真是狗眼看人低!
  安子良俩眼瞪圆了盯着门卫看了有差不多十分钟,然后一声不吭地走了。
  炎炎的天,热的了不得;长街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但屋檐下摆摊设点做买卖的却很不少。俗话说:三千个老爷八百个兵,这是形容官多兵少;现如今是三千生意人只有三百个买主,有时甚至只有三十个三个买主。这些人大都是怀着一种企盼打量着过往的每一个行人,希望行人能买上一点什么。
  安子良就这样慢慢地在他们面前走过。于是那些摆摊人的目光就跟蜘蛛吐出的丝线一样地扯着安子良……
  安子良回到家里,一声不吭地坐在客厅。妻子罗英是个半残的人,由于很严重的风湿,以至于她的脚几乎都不能站立。就是这个原因让她过早地从老师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此刻,她见丈夫沉个脸,就问道:“怎么,没有说成么?”
  安子良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
  “我早就说了,这种事去说是不会有结果的,可你偏不信。算啦,咱就还是紧一点吧……”罗英很轻柔地说道。她一向就是这样,凡是安子良或者家里有什么困难,她都会很轻柔地将事情引开;就是对女儿在学习上所碰到的困难她也一样是这样来劝慰的。
  “我知道紧,问题是怎么样能紧得过去呢?”安子良也不看妻子:“且不说别的,光是蕾蕾学琴的钱就……”
  安子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很有些内疚地看着妻子。
  (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