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平叛 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
第4节作者:
陟云子
剩余的黄巾军见到主帅投降后被斩首,一时群情激愤,再次推举孙夏为首领,退到宛城中负隅顽抗。朱俊命大军全力攻城,属下的佐军司马孙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人随之入城,大破宛城黄巾。混乱中孙夏率兵突围,朱俊引兵穷追不舍,双方在西鄂精山再次发生战斗,孙夏兵败,又有万余人被杀,在南阳的黄巾军遂被完全镇压了下去。
八月,皇甫嵩在仓亭(今山东阳谷东北,位于古黄河边)大破东郡黄巾,生擒卜己,斩首七千余级。因为进攻广宗的东中郎将董卓劳师无功,朝廷遂命皇甫嵩替代董卓进攻广宗。因张角已于城中病死,皇甫嵩于是和张梁交战,张梁所统都是精锐之师,皇甫嵩仓促难以攻克,于是再次施展诈术,他闭营休士,表面上看起来意甚闲适,其实是在用心理战术瓦解城内黄巾军的斗志。正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广宗城内黄巾军在精神紧张了一段时间后,逐渐松懈下来。皇甫嵩抓住机会,趁夜勒兵,等到第二天早上鸡鸣时分驰赴敌阵,突然发起总攻。这时正是人的精神最为倦怠的时候,黄巾军阵势大乱,经过了短促的突袭和乱斗,到了申时黄巾军败局已定,官军斩杀张梁,共得首级三万余,黄巾军另有五万多人不愿投降,纷纷赴河而死。皇甫嵩焚烧车重三万余辆,将黄巾军遗留的妇女儿童全都抓获。张角虽然已死,也被开棺戮尸。皇甫嵩命人把张角的首级送往洛阳,以示元凶巨恶已除。
随后,皇甫嵩乘胜北攻,与巨鹿太守郭典合兵一处,攻打张宝拒守的下曲阳。不久下曲阳失守,汉军斩杀张宝,并杀黄巾军十余万人。皇甫嵩以这些人的尸首筑起京观,一方面炫耀自己的武功,一方面也是对其他附逆之人的威慑。黄巾军在坚持了九个月后遂告全面失败。
日期:2016-05-23 19:55:49
(正文)
点评: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依托宗教、有组织有纲领的大规模起义,它和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隋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起义一起成为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代名词。在张角的信徒中,不仅有大量平民,甚至还有皇宫中的中常侍充当内应,因此尽管叛徒唐周的告密打乱了约定的时间部署,但还是对东汉王朝造成了极大冲击。在起义初期,黄巾军在各地首领的指引下以磅礴无畏的气概,横扫关东地区,内中又以冀州、豫州和荆州位于长江以北的地区成为起义军的核心分布地域,在这些地方黄巾军驱逐当地官吏,打击豪强统治,成功地建立了大片根据地。
然而张角的举措也有不当之处,因而使得黄巾军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概括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张角对起义军全局缺乏规划,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从目前史料上看,张角在叛徒告密后,仅仅是派人通知各地义军首领火速起义,而在此之后却没有任何联络其他义军的记载,这就使得黄巾军各自为战,被反过神来的东汉官军分割打击。而且张角在义军初起时没有任何战略层面的规划,缺乏清晰的进军目标,相比较来说,东汉政府的举措就切实而迅速的多了,灵帝在得知义军起事后,很快就做出了固守洛阳,由近及远的战略计划,他设置了八关拱卫京师,又派遣皇甫嵩、朱俊、卢植等一批得力将领率领禁军分头平叛,他们先拿下对洛阳威胁最大的颍川黄巾,切断了黄巾军南北两部之间的联系,随后在宛城击败南阳黄巾军,平息了荆州的反叛,最后再移师冀州,彻底扑灭黄巾军。
其次,张角对黄巾军组织层级设定不明晰,除了设定军政合一的“方”之外,我们没有看到张角对下一级组织的明确规定,当然就更没有各层级领导的缺位递补和合理晋升了,所以一旦黄巾军首领出现变故,就一定会对全军造成重大打击,这一点在南阳黄巾军中表现最为明显。在首领张曼成牺牲后,起义军需要靠推举才决定出下一任领导人赵弘。而在赵弘死后,义军也是依靠同样的方法决定出韩忠、孙夏继任义军领袖。众人推选的领袖当然是最具人望的,但却未必是最能带领组织走出困境的,这一点来自更上一层的张角是清楚的,可惜他没有在此前做好预案和安排。黄巾军的几个主要领导故去,剩下的便是一盘散沙,很容易便被朝廷平定。
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黄巾军利用宗教发动了大规模起义,但在起义过程中,宗教却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所以起义军一开始攻势很猛,但遭到挫折后很快便难以为继,后程发力不足。
不管怎么说,黄巾起义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里程碑似的重要起义,它虽然很快就陷入低谷,但却瓦解了东汉政府对地方州郡的控制力,成为续后军阀独立的原始动因,更促进了三国时代的诞生。
日期:2016-05-24 17:22:37
(正文)
2、黑山军起义
领导者:张牛角、张燕、于毒、眭固、白绕、杨凤等
地域范围:★★★★(中山、常山、上党、赵郡、河内等)
起讫时间:★★★★★(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二月至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
叛乱规模:★★★★★
影响力:★★★
组织目标:无
最终结局:张牛角战死,张燕降于曹操,其他部众被袁绍、曹操等镇压
黑山别称墨山,是太行山南端的一个地名。受黄巾起义的影响,在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二月,这里也陆续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军,共有数十部之多,有黑山、白波、黄龙、左校、牛角(青牛角)、五鹿、羝根(于氐根)、苦蝤、刘石、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飞燕、白爵、杨凤、于毒、郭大贤、左髭丈八等(据《后汉书》和《三国志》整理),这里的起义军领袖称呼有些类似明末义军的诨号,特别朴实和生动,比如声音大的就被称为雷公,骑白马的就被称为张白骑,胡须茂密的就被称为于氐根,眼睛大的便被称作大目,身体轻捷的就叫飞燕等等,他们之中人数多的有两三万人,人数少的也有六七千人,因黑山军是其中较大的一支,故统以黑山为名。
黑山军最早的领袖是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张牛角,他自号将兵从事,在并、冀两州的交界处与官军交战。另外还有一支义军,领导人是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张燕,他本为褚姓,在黄巾起义爆发后聚合当地的少年为群盗,辗转进攻于山泽之间,后来又回到真定县,有部众万余人。两股义军后来合流,张燕主动推张牛角为帅,共同进攻瘿陶(今河北宁晋西南),但是张牛角不幸中箭身亡,临终前嘱托属下一定要拥立张燕继为黑山军首领,众人允诺,于是张燕就担任了这支义军的领袖,并且改姓张氏。张燕本人性情剽悍,行动迅捷,在黑山军中聚集了极高的人气,黑山军趁着朝廷中枢混乱,无力平叛的时机,逐渐扩张自己的兵力和统治范围,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郡国诸处山谷皆被黑山军控制,另有别部孙轻、王当等人率众投奔张燕,因此张燕人众寝广,号称有百万之众。不过这里的百万并非实指,而且很可能还包含家属在内,但即使如此,张燕的黑山军也成了河北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