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平叛 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
第43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25 19:23:24
  (正文)
  9、淮南二叛
  领导者:毌丘俭、文钦
  地域范围:★★★(淮南等地)
  起讫时间:★★(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乙丑(2月5日)至闰正月甲辰(3月16日))
  叛乱规模:★★★★
  影响力:★★★★

  组织目标:反抗司马师专权
  最终结局:被司马师督率大军镇压
  司马懿平定王凌后,不久即行病逝。代替他位置的乃是长子司马师。司马师担任大将军之后,不诿过饰责,深有古人风范,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一批大臣的亲附。如在嘉平五年(公元253年)春,毌丘俭、王昶等人因为东兴战败,各自烧屯而走,朝廷有人想治统军主将之罪,因为诸葛诞曾经在此前劝说过司马师,所以司马师深自引责,并说道:“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因为安东将军司马昭时任监军一职,所以只是将他的爵位削除。而雍州刺史陈泰上表请求和并州一起平定塞北胡人,但是并州的雁门、新兴二郡的归化胡人因为不愿承担远役,于是起兵作乱,司马师又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但随着司马师地位的渐渐稳固,他开始逐步推行乾纲独断杀伐在躬的专权模式,并诛杀了一些不愿依附自己的大臣。如中书令李丰原先在司马懿和曹爽之间来回摇摆,所以司马懿当时并没有加罪,但李丰的儿子李韬却娶了齐长公主,成为了曹芳可以信赖的近亲,曹芳曾经数次与李丰密谈,内容虽然不得而知,但却是对司马师权威的挑战,这就使得司马师不能容忍。而李丰又和太常夏侯玄、皇后之父张缉交好,夏侯玄因为是曹爽的亲信,所以深为司马师所抑,而张缉在家闲住,亦不得志。所以这几个人就走到了一起,司马师借故用刀镮撞杀李丰,又命廷尉钟毓按治夏侯玄、张缉等人。钟毓忠实地贯彻了司马师的意图,捏造出一份似是而非的口供,声称:“丰与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谋曰:‘拜贵人日,诸营兵皆屯门,陛下临轩,因此同奉陛下,将群僚人兵,就诛大将军;陛下傥不从人,便当劫将去耳。’”又说:“谋以玄为大将军,缉为骠骑将军;玄、缉皆知其谋。”于是司马师就将夏侯玄、张缉、李韬、苏铄、乐敦、刘贤尽行诛杀。李丰之弟李翼时任兖州刺史,亦被司马师收捕处斩。中领军许允也与李丰、夏侯玄相善,本来已经被任命为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曹芳诏会群臣时引许允自近,因此有司承司马师意上奏称许允放散官物,因此许允被廷尉问罪,并被迁徙到乐浪郡,而在途中就不明不白的饿死了。

  日期:2016-08-26 19:20:18
  (正文)
  夏侯玄、李丰等人先后受诛,使得与二人素来交好的毌丘俭内不自安。毌丘俭从明帝时起一直历官外朝,且多在边疆重地负方面之责,如他先后担任荆州刺史、幽州刺史、镇南将军假节监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等职,在诸葛诞东兴之战失利之后,朝廷将两人对调防区,诸葛诞转任镇南将军都督豫州,而毌丘俭则担任了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这是毌丘俭与扬州结缘之始。
  当时在扬州的另外一位主官是从庐江太守升迁上来的扬州刺史文钦。文钦是曹爽的同乡,被曹爽任命为冠军将军,曾借着曹爽的权势目无旁人,也干了不少上不得台面的勾当。曹爽被杀后,文钦心中惊惧,又因为打仗时文钦喜好多报人头增加功绩,司马师毫不客气地将其指了出来,文钦更加觉得司马师对自己不善。毌丘俭因此厚待文钦,两人逐渐在一些观点上达成共识。而这时毌丘俭的儿子毌丘甸也劝说毌丘俭:“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家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矣!”于是毌丘俭更加坚定了反抗司马师的信念。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天象出现异常,有一颗大彗星长达数十丈,从吴、楚的分野显现,并向西北划破长天,毌丘俭和文钦都认为这是吉兆,于是在乙丑日(2月5日),毌丘俭、文钦正式树起反旗,于寿春矫太后诏讨伐司马师,毌丘俭将儿子毌丘宗等四人送往东吴作为人质,并传信州郡请求支持,同时还胁迫在别地屯守的淮南将士都进入寿春城,又在城西设坛歃血为盟,并分派老弱之兵守城。抛去毌丘俭和文钦的特殊身份不谈,仅就淮南地区来说,确实存在不安定因素。首先,淮扬地区是归化魏国较晚的地区,魏国开国前,臧霸、昌豨都是这一地区的豪强,虽然他们陆续归附中央,但这种归附是以中央承认其半独立状态为代价的,无疑朝廷对其控制较弱,昌豨前后三次反叛就是明证。其次,该地区毗邻东吴,是东吴与魏国统治的核心区域司、兖、豫诸州的缓冲地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称“守江必守淮”,也就是说南北对立的两国,南方国家单靠长江作为防守屏障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江左富庶繁华一过江便触手可及,只有在北面形成一定的战略纵深才能遏制住北方军队的攻势。对于东吴来说,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要地有这么几处:其一是国之藩表的西陵、建平,其二是武昌(位于今天的鄂州)及巴丘(今湖南岳阳)、夷道、乐乡、公丨安丨等长江中游据点,其三便是淮南东兴、濡须诸处要点。孙权屡屡从濡须出兵,正是看中了这一地区的战略价值。综上可见,淮南地区屡屡起兵实由各种因素综合构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