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爽晚清》
第10节

作者: 凤城杜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18世纪,自由主义思潮风靡欧洲。资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对贸易的干涉。东方富足的中国,就成为欧洲各国极为看重的贸易对象。欧洲上流社会,以饮茶、收藏中国瓷器为有钱有闲有逼格的身份象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流社会对中国茶叶、瓷器的热爱,也引导了整个欧洲的社会风尚。从事对华贸易的商人们,从中获利不少。欧洲蓬勃而起的近代纺织业、制造业也需要一个稳定、富足的市场,来销售自家的商品。如果全球除了欧洲,到处都是穷哈哈的苦逼,还和谁去做生意呢。所以,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他们还真没动过殖民、蚕食中国的坏心思。他们要的就是一个能好好做生意的贸易伙伴。

  于是,英国巴巴地派使团到中国,希望建立平等的通商关系。先来了马戛尔尼使团,但乾隆皇帝将他们当成进贡的使者。后来又派来阿美士德伯爵率领的使团,结果嘉庆皇帝连他们见都不见,就打发他们回去了。

  英国两次殷勤的外交示好,都被大清冷漠地拒之门外。但通过两次访华,英国将大清的底细摸了个一清二楚。马戛尔尼说,“(大清)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迟早 “不再有纪律和安全”。阿美士德通过到中国转了一圈,把中国沿海和长江的水系和布防,弄了个清清楚楚。这两个使团传递出一个共同的信息:满清虚有其表,真要干一仗,满清根本就不是大英帝国的对手。
  即便如此,英国也没要和中国干仗的心思。作为一个重商国家,他们就想好好和中国平等贸易。战争,这不符合大英帝国的核心利益。
  但是,和中国的贸易,英国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大清帝国牛逼哄哄,不把西洋商人当回事。海关各级官吏肆意敲诈勒索,大清十三行又层层盘剥,让西洋商人在中国过得苦逼无限。跟糟糕的是,他们卖出的东西少,而要买进的东西多。中国小农经济,对西洋的那些毛呢、钟表等等商品,需求量相当有限。而欧洲人如果没有了茶叶、瓷器,就感觉日子过得都没意思。于是,英国逆差了,对一个追求贸易顺差的重商国家,这简直不可容忍。但事实就是逆差了,钱都哗哗地流向了中国,长此以往,大英帝国将国将不国了。

  好在,英国商人发现了中国人对鸦片的特殊嗜好。于是,大量的鸦片运送到中国,白花花的银子流向英国。鸦片贩子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将中英贸易的结果彻底打了个颠倒。英国顺差了,大清逆差了。
  白银花花外流,国力日渐衰微。大清急了,查禁鸦片!

  禁烟时中国内政,英国没话说。况且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还是个鸦片贸易的反对者,他在公文上曾经强调:输出鸦片来获取利润,是英国的耻辱。
  问题是你查禁鸦片可以,要我们签字具结,这坚决不行。
  于是,林则徐和义律就开始撕逼。接着大清的道光皇帝干脆下令,停止贸易,驱逐英夷。
  事情彻底失控了。义律回头向大英帝国呼救,受不鸟了,赶紧帮忙,揍这些不讲理的混蛋吧。

  英国国会开始争论:满清查禁鸦片,这是人家的事,咱不管。可是停止通商咋办,没收的鸦片咋办,欺负我们的子民该咋办?
  最后,英国国会表决,以271票赞成,162票反对的微弱多数,通过对华用兵的决议案。
  英国终于要对大清动手了。
  日期:2016-12-26 12:47:03
  六、打仗到底图个啥

  英国此次对华战争,还真不是为了殖民侵略。他们的目的十分明确,简单地说就三点:惩治清政府对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侮辱;要求中国赔偿英国商人的鸦片损失;签订条约,改变中英贸易中英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在英国人看来,对华商务监督代表是英国女王陛下,对商务监督的不公正待遇和侮辱,就是对大英帝国、对女王陛下的侮辱。事实上,广州方面对所谓的对华商务监督是不承认的。文书往来还必须有一个“禀”字,即所谓禀帖,否则原封掷回,连看也看。
  林则徐为了收缴鸦片,将对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一群洋商在商馆里关了三天的禁闭。后来,在具结、交凶的一系列纠葛中,干脆下令驱逐,不许逗留澳门。所谓的对华商务监督只能漂泊海上,等待英国大军为他报仇出气。
  其他普通洋商就更惨了,当初李侍尧精心制定了《防范夷商规条》里规定了一系列的永远禁止:
  一、永远禁止外国军舰进入虎门水道,以防军事冲突;
  二、永远禁止外国商人携带任何武器和妇女( 包括自己的母亲、姐妹、妻子和女儿) 进入广东省,免伤风化;
  三、永远禁止中国商人向外国人借贷,以防商欠;
  四、永远禁止外国人雇佣中国员工,永远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
  五、永远禁止外国人乘坐轿子;
  六、永远禁止外国人坐船在中国江河上游玩;
  七、永远禁止外国人向中国官员直接递交诉状,如有诉讼均需由十三行洋商代写代交;
  八、外国商人在广东省居留期间,只许住在广州城西南郊的“夷馆”里,永远不许走进广州城门;
  九、永远禁止外国商人在广东省境内过冬,如因故的确无法出洋,必须去澳门过冬。
  总之,洋商为了赚钱,在中国是不受待见的。就如蒋廷黻先生说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以工商立国,以民意为基础的宪政国家的英国,岂会对本国商人不歧视的现状长期置之不理?况且还有受英王任命,受英国政府委派的商务监督被置于不尊重的态度,英国岂能长期忍受。
  英国对华战争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惩治清政府对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侮辱。
  日期:2016-12-26 17:43:25
  六、打仗到底图个啥
  英国对华战争的第二目的:要求中国赔偿英国商人的鸦片损失。
  要求赔偿鸦片商人的损失这事,就得从义律让鸦片商人将鸦片交给自己,再由自己交给林则徐说起。
  义律本人是反对鸦片贸易的,当时英国政府也认为清政府有权查禁鸦片走私。但问题是,英国法律并不认为鸦片贸易违法。在当时的世界(包括英国),鸦片贸易和今天的香烟买卖一样,是合法正常的。直到1868年英国才制定《丨毒丨品药店法案》,对英国本土的鸦片贸易给予一般性限制,真正禁止鸦片则已经到了1914年。
  当初林则徐勒令洋商交出鸦片,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劝告商人们将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交给清政府。这批鸦片在转交中实际等于偷偷完成了一次概念的转换。

  在林则徐看来,所缴鸦片是违反大清禁烟法令的走私丨毒丨品,付之一炬是天经地义。而在义律和鸦片贩子的眼里,所收缴的鸦片是英国公民的个人财产,这些鸦片不是英商走私时没收的,而是林则徐封闭商馆,强迫洋商上缴的。所收缴的鸦片是英国公民的个人财产,应该受到英国政府的保护。
  鸦片贩子们还私下里集资了一笔钱,送回英国。作为争取英国政府答应赔偿烟价的活动经费。后来,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的法案,鸦片的赔偿就成为战争的目的之一。
  当然,除了这些法理上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鸦片税收在英国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殖民扩张的英国是不会对鸦片贸易所带来的好处视而不见的。所谓认可清政府查禁鸦片的说辞,只是英国政府也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事实上的贩毒集团,不愿承担鸦片贸易的道德责任而已。
  英国对华战争的第三个目的:签订条约。这才是英国此次对华战争的终极目的。
  清政府一直奉行的一口通商,由行商代理的通商政策让英商吃尽苦头,英国要用武力改变这种局面。英国必须要达到的意图是:改变一口通商,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代理,英商有权和华人直接交易;废除对英商的歧视条款,英国人有自由居留权;中英商定统一的进出口关税,除此以外,不得收缴任何税费;购买或租赁一地或一岛供英人居住、经商等等。条约的内容在战争结束后的《中英南京条约》里尽数达成。

  其实,如果清政府是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商业国家,那么英国要求就不必通过战争来实现,通过外交协商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就是,当时的清政府还沉溺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以天下共主自居,根本没有外交这个理念。在当时天朝上国的认识里,天下就是天朝上国、附属番邦和远在天边的化外之地。天朝只有朝贡,何来外交?所谓英吉利者,不过是遥远的化外之地的蛮夷之邦,俺们天朝才懒得搭理你呢。

  故而,东西方之间,在当时是没法交流的。双方都进入不了对方的话语体系,鸡同鸭讲,只能兵戎相见。查禁鸦片只是引发战争的一个由头,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这场战争迟早也会爆发。至于它该叫什么,其实并不重要。真的要较真的话,这个战争应该有另一个比较恰当的名字,通商战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