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远——千古“心”圣王阳明》
第6节

作者: 阳光明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圣人之后再出圣人,难道是历史长河之中的冥冥天意?
  讲完了王圣人的先祖血统,现在就来讲一讲王阳明的家庭吧,毕竟血统再高贵,也是千年以前的事情,近在眼前家庭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影响还是非常重大的。
  日期:2017-07-29 11:28:29
  第一章|||第一节:圣人之后 , 隐士世家(下)

  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是落魄文人当中的一员。当时正是元末明初,天下大乱,而王纲同志文武全才,颇有声名,是块建功立业的料,但王纲经过末世的消磨,已经没有太多的民族大义、壮志雄心,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于是,王纲同志比陶渊明还陶渊明,坚持不懈地穿梭于山水之间,哪没人往哪钻。然而,世事无常,王才子常年隐居田园,淡泊名利的感人事迹不胫而走,愈传愈神。王才子早年曾跟终南山隐士学习《周易》里的卜筮法和相面术,亦即老百姓喜闻乐道的算命,这下更不得了了,要知道《周易》从古到今就是一部天书,虽然被尊为群经之首,其高深莫测使很多人穷极一生也捉摸不透。
  王才子学成下山,遇到的第一个算命对象就惊天动地——明朝开国宰相刘伯温。刘伯温见王才子谈吐不俗,气质非凡,认定他必定是个奇才,当即与之结交。王纲则现学现用,端详了刘伯温半天。大才如刘伯温只想他要感激涕零一番,慷然结拜,临别再来一句“苟富贵,无相忘”。
  但是结果恰恰相反。

  王才子慎重地告诉刘伯温:“你将来肯定会飞黄腾达,但是我呢性本爱丘山,不愿意落入尘网中,所以我们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与谋。”
  能得刘伯温赏识,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大运,但就这样被轻而易举的拒绝了,刘伯温郁闷异常。
  人生弹指芳菲暮。王纲在古稀之年被举荐到兵部担任郎中(国防部司长,正五品)。这可怪了,按照王才子的牛脾气,打死他都不会去做官,难道临老了脑袋开窍了?史书中没有记载原因,但仔细推敲,应该是时也,命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是个穷孩子,一场大灾夺去了自己父母和兄长的生命,年少懵懂的朱重八为了活命到皇觉寺剃度出家,从此过上了一粥一饭的生活,但是在寺庙中,很多和尚仍然欺负他,每次化缘总是派朱元璋到最穷的地方去,朱元璋从小的经历让他对社会和这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已经产生了一种变态的愤恨,因为他还曾经记得自己抬着父母的尸体向地主家求一块坟地时被无情拒绝的场面,于是朱元璋带着这种报复的心理向这些贪官们下手了!

  朱元璋为了惩治贪官,为他们制定了很多酷刑,而这些酷刑简直是血腥之至,那么朱元璋究竟为贪官们制定了哪些酷刑呢?让我们来简单学习一下。
  酷刑一:刷洗——具体而言,就是把犯人剥光了放在铁板上,然后在铁板下面烧水煮沸,并用铁刷子刷人的皮肉,直到把人皮刷下来为止。

  酷刑二:枭令——就是把犯人的脊骨用铁钩子吊起来,然后慢慢上升,吊起来示众,一时半会还死不了,这得有多疼,自己去想。
  酷刑三:称竿——把犯人绑在杆子上,然后另一头挂上石头,慢慢的人的骨骼就被撕裂了。
  酷刑四:抽肠——把犯人绑在杆子上,然后用铁钩子后入,把肠子勾出来,再在杆子的另一头挂上石头,在弹力的作用下,人的肠子就全部被勾出来了,具体请参照杠杆原理。
  酷刑五:剥皮——这就是咱们在前面所提到的,把贪官的皮剥下来做成麻袋,但是怎么剥呢?这里面有个讲究,就是在人的头上开一个小口,然后往里灌盐水,犯人在盐水的刺激下,自己就会顺着头皮上的小口把自己的皮剥下来。
  洪武年间,先后经历了李善长、胡惟庸、蓝玉、郭桓等大案,到了洪武28年,满朝文武在大案的牵连这几种酷刑的作用下都已经换了一茬。
  当时很多读书人宁可做一辈子农民也不愿意去做官,因为在朱元璋时代做官简直是太危险了,动不动就被做成麻袋了,动不动就被五马分尸,腰斩了。即使在这种种的酷刑的威慑之下,朱元璋仍然不放心,还设立了十三道御史、六科给事中,处处设防,纠察百官。
  “惹不起,老子还躲不起吗?老子不当官总可以了吧!”别说,还真不可以,当时官方政府独具匠心的颁布了“诽谤朝廷罪”、“戴死罪办事”,前者就不用说了,后者更是明朝的一道奇观:被判死罪的官员先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刑,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王才子名声在外,在这种情况下,想不当官都不行,徒唤奈何?
  后来的事情,王才子无奈的去做了官,多年以后传来消息:王纲在广东增城征讨苗人的战役中光荣殉职。
  王纲的儿子王彦达,也就是阳明先生的五世祖,当时年少,听闻父亲战死沙场,千里之外,奔赴增城,用羊皮裹着父亲的尸体回家。王纲虽然官做的时间不久,但是毕竟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大义不亏。这时朝中御史郭纯将他的事迹报告给了朝廷,朝廷抚恤将士,便下令在增城为王纲设置庙祀,王彦达年少,经过此事打击,发誓终身不进仕途,专心致志的当隐士,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号------“秘湖渔隐”。大致意思就是,在一个不知名而且非常偏僻的湖泊上,整日过着打打鱼、作作诗的隐士日子。

  王彦达虽然终身不进仕途,但是毕竟是诗书之家,对于儿子的教育那是抓的非常紧,丝毫也不敢怠慢。王彦达生了阳明先生的高祖王与准,史书记载,王与准“精《礼》、《易》、尝著《易微》数千言”,一看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是一个名声在外的有才之人。
  王彦达在才学上以及人生经历上都几乎步了他爷爷王纲的后尘,一个是做官,另外一个跟他爷爷有一个同样的爱好就是算卦。永乐年间,朝廷推举“遗逸”,什么是“遗逸”呢?大致就是忠心贞节之人的后代,但是不能是一般的后代,还要符合一个“逸”字,简单来说就是有才,合起来就是“有才能的忠节臣子之后”,王与准很不幸的全部符合条件,当即被举荐,但是有了自己爷爷的悲痛例子在前,再加上自己父亲长时间的耳提面命、潜移默化、渐渐熏陶,王与准死活不愿意做官,无论你怎么说“不当官就是不行”,而且现在已经是永乐年间,社会渐渐稳定繁荣,白色恐怖虽然还有,但是跟洪武年间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最终在这一点上,王与准没有步他爷爷的后尘,没有去做官,效仿父亲,隐居山林,也给自己取了一个号“遁石翁”,这“遁石翁”跟他老爸的“秘湖渔隐”还真的不是一个风格,“秘湖渔隐”无论怎么说也有一股清俊之气,但是这“遁石翁”怎么看都有些“下里巴人”的感觉,不过这也说明了王与准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而且“翁”这一个字还凸显了长寿,王与准终其一生也是没有做官,效仿他的爷爷算卦,也是自得其乐,乐得其所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