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远——千古“心”圣王阳明》
第9节作者:
阳光明远
邋遢道人即是本师:邋里邋遢,无垢无净,说它混沌,分外清明。他知道人人具足,所以谆谆善诱,广启善根;看似专骗小孩,实际上专与纯真德厚之人结缘。
我们的王圣人也遇到了这样一个人,话说这个慈眉善目的大和尚对一群孩子谁也不搭理,径直向王云走了过去,到了跟前,把王云从头到脚细细的打量了一番,然后故作深沉,笑颜盈盈,用手掌摸了下王云的大脑袋,说了一句:“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然后就走了。
王云瞪着他那圆咕噜的大眼睛不知道这个大和尚讲的是什么意思,众人也是不解其意,最后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王家的大家长王云他爷爷王天叙。
竹轩公又结合着祖上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周易》学说揣摩良久,突然大悟,眼前一亮:“云者,说也。好个孩儿,道破了天机,天机不可说,即不可云,云这个字不适合这个孩子,王云这孩子果非凡人!”。心念及此,竹轩公当即决定给王云改名字。
就这样,“王云”这个使用了五年的名字在王圣人五岁那年便退出了历史舞台,“王守仁”正式宣告诞生。
话说也是神奇,改了名字以后,我们的王圣人便能够开口说话了。
王守仁跟王云果然大不一样,王守仁约摸着六岁左右的一个下午,他妈妈郑氏坐在床上做针线活,他老爸全神贯注的准备着高考,竹轩公呢则坐在一堆竹子中间得意的吟诵着自己那些自以为能够传给后世的文章(可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竹轩公究竟留下来了哪些好的文献,汗),正在物我两忘之间,这个时候王守仁跑到爷爷那里也突然吟诵了起来,吟诵的正是竹轩公曾经读过的书,“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竹轩公大为惊讶,看着王守仁洋洋得意、一本正经的样子,而且对于那些书竟然能够做到字字准确,便问道:“你是怎么会背诵这些书的?”
王守仁昂起了他高傲的小头颅,说道:“你天天在这里吟诵,当你吟诵的时候,我就已经默默的记在心里了!”
竹轩公和王华以及郑氏全部呆若木鸡,惊愕不已,忽而欣喜若狂,“守仁果然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儿童啊!”
就这样在王守仁十岁的那一年,父亲王华被竹轩公压制太久,这一次终于扬眉吐气了,这一扬眉吐气不要紧,竹轩公也感觉到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的家长位置估计快要保不住了。
十有七年辛丑,先生十岁,皆在越。是年龙山公举进士第一甲第一人。也就是说这一年父亲王华高中状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想一想那“御赐游街,他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蟒袍,手捧钦点皇圣诏,足跨金鞍朱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欢声雷动,喜炮震天,遍街张灯结彩。到处人山人海,气势非凡,热闹异常”
王华终于扬眉吐气了!
就在王华中状元的第二年,也就是王守仁同学十一岁的时候,他们全家搬到了京师去住,从此王圣人开始了自己在帝都的生活。
当然也伴随着更加精彩的故事,且听后面慢慢道来……
日期:2017-07-31 19:35:34
第一章|||第三节:少年孟浪,立志成圣(上)
王圣人的父亲王华高中状元,在帝都跨马游街、一举成名天下知之后,又回到余姚衣锦还乡了一番,王天叙这个时候也是非常的老大安慰,毕竟自己的儿子“文曲星”下凡,高中状元,几代人的祖坟上都冒了青烟,想着自己的这个王家大家长的位置是肯定保不住了,谁让自己的儿子这么争气呢。
王华在家乡大宴宾客,在十里八乡做了好几场成功学的讲座之后,便准备在朝廷规定的时间内定期之内赴京履职,王华本想载着自己的一大家子人一起迁往京师,但是仔细盘算下来,发现可操作性实在不高。
首先,王家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名望之家,家大业大,需要搬迁的东西那叫一个多啊,别的不说,自己的父亲王天叙在后花园种了几十年的竹子就搬不走,而王天叙又是一个爱竹如命的人,恨不能把自己的整个后花园整片搬往京师,这种情形可以参见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苏察哈尔灿准备赴京考武举时候举家搬迁的场景,但是这个儿子实在是做不到啊!
其次,父亲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这么多年,怎么能说搬就搬,故土乡情,总是心中情节所在,这一去京师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归乡,王华一方面安慰父亲,说自己在北京买的房子可比老家的大多了(虽说“长安居,大不易”,但是谁让王家有钱呢!),到了北京之后您老人家还可以在后花园种更多的竹子,北京天气好(那个时候还没有雾霾),日光充足,那里的竹子比老家的长得更大更高更密,另一方面心里面决定还是给自己的父亲足够的时间让他在家乡好好缅怀一番。
朝廷给的报道时间不能够耽搁,王华必须尽快赴京履职,一大家子人合计之后,决定王华先轻装上阵,赶赴京师,按期履职,父亲王天叙断后,带着一大家子人和行李包裹徐徐出发。
王华率先到达了京师,王天叙在自己的后花园深情的凝望着自己种下的竹子,又邀请自己的至交好友在后花园竹林之中纵情豪饮了几番之后,依依不舍的扶老携幼向京师出发。
这一年王守仁十一岁,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余姚,跟随着自己的爷爷王天叙、祖母岑氏、母亲郑氏举家出发搬迁前往帝都。
王天叙“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是一个典型的风度翩翩的骚人墨客,从家乡余姚至京师千里之遥,王天叙又不用赶着去办公,可不想快马加鞭的赶时间,毕竟这沿途的大好风光也是要好好欣赏吟诵一番的,说不定就有几篇文章才情极高可以流传千古呢!
事实证明,王天叙真的是想多了,自己没有在沿途中留下绝妙诗文,反而成就了自己的孙子,年仅十一岁的王守仁。
话说,这一天王天叙一家路过金山寺,找到了自己非常称心的至交好友,恰逢自己的儿子高中状元,人生得意,众人也合计着为竹轩公接风洗尘,好好庆贺一番。王天叙得意之余便带着自己的孙子王守仁去赴酒宴,准备纵情恣意一下。
王天叙的好友也都是一帮文人墨客,就在大家酒过三巡、风月俱佳的时候,众人来了兴致,开始了一件文人墨客聚会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即兴作诗。
当大家一一发表了自己的诗作之后,终于轮到王天叙了,王天叙也是憋足了劲儿准备留下一首才思极佳的诗词,不过可能是准备不足,也可能酒喝的太多影响了思绪,也可能是儿子高中状元给自己的压力太大,王天叙这个时候愣是一个字也憋不出来,眼看着自己的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王天叙不由得头上沁出了微微汗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