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远——千古“心”圣王阳明》
第14节

作者: 阳光明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选来选去,王华最终为王守仁选定的未来岳父大人叫诸介庵,是王华的至交好友,知根知底,现任江西布政司参议(江西省民政厅长)。话说在王守仁小的时候,诸介庵到王家串门,就非常欣赏小王守仁,那个时候就对王华允诺过要将女儿许配给他。
  王诸两家家长迅速合拍,就定下来了这一桩包办婚姻,事情定下来之后王华叫来了刚满十七岁的王守仁,告诉他马上收拾行李,去江西结婚,少在自己跟前瞎晃悠。
  弘治元年,也就是超级“御姐控”明宪宗朱见深驾崩的第二年,十七岁的王守仁带着如何成圣的疑问,也为了报答未来岳父的知遇之恩,不远千里,亲自到南昌迎娶夫人诸氏。
  话说王守仁到南昌之后,拜见了未来的岳父大人,王守仁出身官宦,礼仪周到,再加上颜值颇高,这位岳父大人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心里面颇是赞许自己的决定,也为自己女儿未来有这样一个好的归宿而安慰。
  但是这位岳父大人作为地方官员,估计不常上京城,也没听王华讲过王守仁长大之后的英雄事迹,不过不要紧,因为很快,他就会领略到自己这位女婿的厉害,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和决定。

  结婚典礼的这一天终于到了,官家结婚,新郎又是状元的儿子,自然要热闹隆重一点,诸介庵家里忙碌非凡。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实乃人生大事、人生乐事,可惜我们的王守仁同学心里面心心念念的却是成为“圣人”,他看到大家都在那里忙前忙后,心里想着反正暂时也没有自己什么事情,就一个人跑到外面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着成为“圣人”的方法。
  就这样走着走着,他猛一抬头,只见眼前一个道观,匾额上写着:“铁柱宫”。既来之则安之,不妨进去瞧瞧,进去之后只见道观里坐着一个闭目养神的道士,一问之下得知他懂养生之术,大喜!
  话说,王守仁虽然长得很帅又善骑射,但是王守仁确实从小身体较弱,同时也受明王朝的崇道氛围和家世(隐士世家)影响,因此王阳明早期钟爱道教养生更有很深的道教情结。 

  历史对这王守仁在这里发生的事情的记载是“相与对坐忘归”,也就是说这个道士并没有跟王守仁说太多的话,也没有传授他养生之法,两人更谈不上有养生的学术交流,就只是闭目养神、对坐无言,17岁的王守仁的境界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也不知道王守仁在这里静坐的时候心里面在想什么,估计应该是参悟“论静坐与成为圣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深刻学术问题,竟然忘记了今天是要拜堂举办婚礼的,暮色四合、暗夜无星,就这样静坐到了第二天东方之既白。
  大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可千万不要笑,静坐同成为圣人之间还真是有一定的关系!而事实上这个道士虽然跟王守仁讲的话不多,但是王守仁都听到心里面去了!
  道教养生术里法门众多,既有提倡性命双修的内丹术,也有很多旁门小术。那么后面王阳明学的是什么法门呢?《年谱》里记载了“行导引术”。
  导引术是一种以肢体运动和呼吸意念相结合的养生方法。现存最早的导引术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比较有名的是五禽戏和八段锦,道教里导引术众多,但都是以练形为主,对强身健体是有效的,但是导引术不能达到“先知”。
  其实“行导引术”是练形,要达到“先知”必须要静坐练神,也就是练“心”。

  冯梦龙《王阳明先生出生靖乱录》中记载了铁柱宫道士对王阳明说的一段话:“养生之说,无过一静。老子清静,庄子逍遥,惟清静而后能逍遥也。因教先生以导引之法,先生恍然有悟。”
  在道教里“行导引术”是一种动功,而静坐是一种静功。王阳明在阳明洞天所练应该主要是静坐而不是导引术,阳明弟子王龙溪记载的王阳明在阳明洞天的静坐经历也说明王阳明的静坐功夫已达到了一定水平:
  “自谓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空虚同体,光耀神奇、恍惚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
  宋代以前主要是道教、佛教提倡静坐,宋代以来大多数儒者也提倡静坐,静坐成了三教的入门功夫。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仍多次教人静坐,只是不以静坐为终极目的而已,怕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而不去“省察克治”。
  由此可见静坐多王阳明影响很大,王阳明自己也说静坐能够“全耳目,一‘心’志”,静坐确实对于王阳明后面的龙场悟道以及走向“圣人”之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言归正传,话说岳父大人这边大家都忙完了,准备行礼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关键的人—新郎。
  岳父大人这下是急的满头冒汗,打发手下的所有人出去寻找,可怎么找也找不到,诸介庵急得连寻死的心都有了,新郎逃婚,别说我们诸家丢不起这个人,而且弄丢了新郎也没有办法给状元大人交代,最可怜的还是自己的女儿,还没圆房就开始玩冷暴力。
  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们才在城郊的铁柱宫里找到了王守仁,大家都十分生气和激动,可是失踪一天的王守仁却一点都不激动,他惊讶地看着那些满身大汗的人们,说出了他的疑问:“找我干啥?”
  众人问明缘由,个个哭笑不得。

  后面的事,最终无论如何,王守仁还是成功地结了婚,他的岳父大人虽然深感王守仁的不靠谱,但也无可奈何,而王守仁新婚之夜的逸事也由此传遍了洪都。
  结婚之后,诸介庵为了防止这个“落跑新郎”到处乱跑,也为了帮助自己的至交好友王华教育引导王守仁,免得他做出出格的事情或者有其它出格的想法,便让他到自己的官署上班。
  王守仁每天按时报到,帮着处理一些公文,别人两个时辰才能干完的活儿他半个时辰就搞定了,剩下的时间就练习书法。王守仁在办公室里准备好几箩筐纸张,天天在办公室里笔走游龙,直到把几箩筐纸都给报销了,史载“书法大进”。
  但是此时十七岁的王守仁书法也只是“大进”,而没有达到“大成”的境界。
  那么历史上王阳明的书法造诣究竟如何呢?若单论书法成就,王阳明堪称大家。明代大家徐渭曾称书圣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阳明则是“以人掩其书”。后面他更将心学融入书法,直书胸臆。细看他的书法,犹如风卷云舒,呈现出灵动飞舞的气势,字体修长,行笔快捷,骨力内涵,豪放中见沉着,遒劲中见秀丽,有米芾书法“沉着飞翥”的神韵。

  王阳明的书法造诣名列中国书法史前十当无异议,这一点还真是不给他的祖先“书圣”王羲之丢脸,以致徐渭(徐文长)在评价王阳明的书法时都是拿王羲之做对比的,只是因为王阳明其它方面造诣太高,名声太大而掩盖了他的书法造诣而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